青诗白话
当3个太空人拨开中国科技馆屋顶的天花板,眨巴着好奇的大眼往下探望时,站立在恐龙广场的观众立刻发出了一阵阵尖锐的惊叫声。这是2018年9月17日晚中国科技馆举办的首场“科学之夜”大型科普活动中精彩的一幕。
作为2018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的夜场活动,为期一周的中国科技馆“科学之夜”打破了传统的参观模式,以科幻、奇魔、动漫为主题,精心编排视听享受、展品体验、动手制作、科学表演、精彩实验等活动,用科幻故事将活动内容串联,在5个主展厅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科普活剧。
整个“科学之夜”分为“3DMapping视觉秀”“科幻探秘寻宝”“孙悟空大战钢铁侠Cosplay巡游”“密室逃脱挑战神探柯南”“科学嘉年华”“真人VR绝地求生”等观赏、游玩版块,面向不同观众群体展现不同科幻角色,邀请科学界与传播界的神秘嘉宾出场助阵,让观众感受高科技带来的无穷魅力和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奇妙体验。
开场表演的“3DMapping视觉秀”是“科学之夜”的最大亮点。32台31K流明的投影机在近3000平方米超大室内投影墙上,投射出一幅幅气势磅礴、大气恢宏、变幻莫测的画面,使观众沉浸在回望科学历史、探索科技未来的绚烂氛围之中。这是中国科技馆开馆30年来首次打造夜场活动,超级震撼的动感画面,配上精心设计的音响效果,观众的视听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享受。有感于斯,特作《渔家傲·赞中国科技馆“科学之夜”》,以抒感慨:“3DMapping光绚烂,科学之夜魔奇漫,视觉盛宴享快畅。齐点赞,趣味展教创新办。//悟空大战钢铁汉,绝地求生真亦幻,孩童狂喜情高亢。悄声唤,密室逃脱皆侦探。”
全国科普日由中国科协发起,定在每年9月的第三个双休日,由全国各级科协组织同时举办各类科普活动,宣传贯彻《科普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2018年全国科普日的主题是“创新引领未来,智慧点亮生活”,中国科技馆为此举办了一系列科普活动,为广大公众奉献精彩的科普盛宴。
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一行来到中国科技馆,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他首先参观了“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展区,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获一等奖的德国阿基米德展览工程公司参展的“氢燃料火箭”展品。该展品通过让观众转动手轮发电,使水电离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作为燃料爆燃后把火箭发射升空。展品将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形象展示了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深受观众喜爱。
在“创新决胜未来”展厅,王沪宁专门在一幅囊括了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所有科学家的巨幅海报面前驻足,以表达敬意。陪同讲解的廖红副馆长指着这幅画介绍道:“令我最感动的是,我曾听到一位父亲对他的孩子说,赶紧过来和这些科学家合个影吧!这可是中国最牛的一群人!”
在“放飞科学梦想”展区,王沪宁观看了小学生做的“爱迪生留声机”展品,并与孩子们互动。爱迪生当年根据电话传话筒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震动的现象,通过用短针做试验发现,说话的快慢和声音的高低能使短针相应产生不同的颤动,用短针在锡箔上记录声音的轨迹后,则可反过来还原原先的说话声音。1877年8月15日,爱迪生设计制造了一台由金属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机器,他把一张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然后摇动曲柄,让接有受话机的短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大声对着受话机唱起了“玛丽有只小羊羔……”唱完后,他把针又退回原处,再次摇动曲柄,随着圆筒一圈又一圈地转动,受话机放出了“玛丽有只小羊羔……”的歌声。自此,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诞生了。认真看完孩子们重复爱迪生的录音留声实验,王沪宁表示,科普工作要面向青少年,激发他们的科学热情和创新意识;科协组织要发挥作用,运用好“科普中国”等平台载体,推动全社会科普工作。
全国科普日活动迄今已举办15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届都参加北京主场活动,同时参观中国科技馆。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还专门给9月17日召开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发来贺信,希望与会嘉宾就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积极交流互鉴,为增强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成果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这正是:“科普活动惠民生,素质提升久久功。党和国家极重视,我与大家迅行动。展品大赛萃精品,实验小孩启科蒙。国际交流搭平台,人类命运济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