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哈罗单车改名哈啰出行,从单车企业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3:50:3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9月17日,共享单车品牌哈罗单车宣布品牌升级,企业正式更名为“哈啰出行”。升级之后,除了原有的共享单车业务,哈啰出行的业务将拓展至整个出行领域。 9月17日,共享单车品牌哈罗单车宣布品牌升级,企业正

9月17日,共享单车品牌哈罗单车宣布品牌升级,企业正式更名为“哈啰出行”。升级之后,除了原有的共享单车业务,哈啰出行的业务将拓展至整个出行领域。

9月17日,共享单车品牌哈罗单车宣布品牌升级,企业正式更名为“哈啰出行”。升级之后,除了原有的共享单车业务,哈啰出行的业务将拓展至整个出行领域。

据哈啰出行方面表示,目前,哈啰出行已经与上海申通地铁(600834,股吧)集团启动合作,此外哈啰出行还联合首汽约车、嘀嗒出行、高德地图等多家出行服务商打造出行平台。

从自行车到大出行

哈罗单车品牌升级早有征兆。据新京报报道,哈啰出行已于今年4月份开始申请“哈啰”系列商标名,包括哈啰出行、哈啰助力车、哈啰汽车、哈啰生活、哈啰共享单车等,商标类别包含“旅游、物流服务”,“保险、金融、不动产”。

升级之前的哈罗单车主要有共享单车和共享助力车两款产品,目前共享单车已经推出到第三代,共享助力车也已经更新到2.0。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哈啰单车已入驻30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超 2亿;哈啰助力车也已进入全国100多个城市,用户累计骑行超过5.8亿公里。

品牌升级后,哈啰出行已经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合作,双方主要在地铁站周边单车的停车换乘展开合作,实现快慢交通的协同。

此外,哈啰出行将与首汽、嘀嗒、高德和饿了么展开合作。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李开逐表示,很快会在哈啰出行的APP内接入嘀嗒、首汽等网约车的服务,与嘀嗒的合作将在10月份落地,与饿了么的合作主要是在生活服务方面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

在美团收购摩拜单车之后,美团在其APP内设置了摩拜单车入口,实现了生活服务与单车出行的连接。可预见的是,哈啰出行与饿了么合作的落地,将与“美团+摩拜”形成竞争。

哈啰出行在共享汽车领域也已经有所动作。哈罗单车CEO杨磊透露,哈啰出行与共享汽车的合作还在持续尝试,会接入更多的共享汽车平台。

易观出行行业分析师孙乃悦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业务拓展可以帮助哈罗单车完善不同出行生态链,打通出行数据,实现不同业务间相互引流。

财务状况良好

共享单车的现金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摩拜单车卖身给美团,ofo陷入被收购的边缘,共享单车能否独立发展和盈利受到不少质疑。

在接受《国际金融报》等媒体采访时,杨磊和李开逐均提到,哈啰出行在发展中并不太敢烧钱,通过高效和精细化的运营,目前亏损有限,接近盈亏平衡,在财务方面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记者从哈啰出行相关人士处得知,哈啰共享助力车目前已经进入100多个城市,由于助力车单次骑行价格比单车高,目前已经基本盈利。

杨磊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共享助力车财务状况较好,虽然也面临着业务挑战,会遇到和共享单车相同的问题,但在财务上共享助力车更具备高效运营的可能,长期比较看好;共享单车在大部分城市已经实现盈利,但由于在技术上投入较大,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

孙乃悦称,哈罗助力车实际是单车在中短途的补充,确实存在市场需求,在一些当地政策允许的城市,有一定发展前景。

共享单车企业如何盈利一直是行业所关注的问题。ofo一直因为现金流问题而饱受质疑,除了用户骑行之外,ofo在广告业务、金融业务、区块链上进行了诸多尝试。

摩拜的盈利情况也堪忧。近日,美团更新的招股书披露了摩拜的运营数据,从美团收购摩拜的4月4日至4月30日,摩拜完成2.6亿次骑行,总收入1.47亿元,折旧3.96亿元,经营成本1.58亿元,总亏损达4.07亿元。

杨磊称,骑行本身就是商业化,尽全力做到主营业务赚钱,然后再去进行其他方面的探索。

(国际金融报 见习记者 蔡淑敏)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