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马云老师的取与舍(多位企业家点评)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3:31:3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岛 君 说9月10日教师节这天,教师出身的马云,宣布一年后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继任者是CEO张勇,他本人将只保留董事和合伙人角色。据外媒报道,“功成身退”的马云,可能效法比尔·盖茨,成立一家以
马云老师的取与舍(多位企业家点评) 岛 君 说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教师出身的马云,宣布一年后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继任者是CEO张勇,他本人将只保留董事和合伙人角色。

据外媒报道,“功成身退”的马云,可能效法比尔·盖茨,成立一家以本人命名的基金,将更多时间和财富用于教育、公益事业。

马云用近20年时间,为阿里打造万亿商业版图,今天他终于有底气宣布:“世界那么大,趁我还年轻,很多事想试试,万一实现了呢?”

编 辑:叶开甫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再见,企业家马云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CEO,都是以自己职位作为认证信息的,但是马云不是,他的认证是“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大自然保护协会全球董事会董事”。

你看看,马云想退休,想了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2016年6月,马云应邀出席第二十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在这次论坛上,他发表了最著名的“悔创业”言论:

我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我从没有想过阿里巴巴会改变我的生活。我明明只想做点小生意而已,没想到它会发展到这么大规模,带给我太多责任与挑战。

“悔创阿里杰克马”名号不胫而走。曾经有人觉得马云虚伪矫情,而今天再看他这段话,或许是真心也未可知。

今天是教师节,也是马云54岁生日,还是阿里巴巴创立19年的纪念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自己生日这天宣布了“传承计划”:张勇将在一年后接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阿里巴巴开始进入“后马云时代”。

这件事,为何比阿里的事业还重要

马云并没有退休。他只是去完成长久以来的梦想,去做更多他更热爱的事,比如去做老师。在公开信中,也多次出现“教师”这个词。

马云1984年考入杭师大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后做了6年老师。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到:

“教师是我最喜欢的职业,我做老师得心应手,而且也是性格决定的。”
马云老师的取与舍(多位企业家点评) 最近在9月5日,马云现身XIN公益大会教育分论坛,分享自己对教育的思考。马云表示:“

我进入商界完全是误打误撞,本来就想玩两年,没想到一搞搞了20年,最后还是会回到当老师这一行。”

此前,马云在湖畔大学、马云乡村教师奖、云谷学校等方面投入的精力,就是他“教师梦”的最好铺垫。

如此一来,身价390亿美元的马云,持有阿里巴巴集团股权6.4%,可以说是全球身价最高的老师了。

未来,他将更多地回归教师这一身份,也包括继续为全球小企业、年轻人和创业者争取利益。


马云新名片的11个头衔,跟教育、公益相关的有8个 马云新名片的11个头衔,跟教育、公益相关的有8个

商界大佬纷纷点赞祝福

针对“马云于一年后辞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这一消息,正和岛岛邻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夏华

依文集团董事长

正和岛副董事长

马总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回归到教育事业,我觉得这件事对他而言并不陌生,对他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包括对于我们来讲其实也是自然而然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教师出身,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伟大梦想。

我曾有幸连续三年参与了马云的乡村教师计划,每一次听马总谈自己教育梦想的时候都会特别兴奋,包括今天在读马总的信时,我发现他以最轻松的方式做了创始人最难做的决定,而他的这个决定恰恰是经过深思熟虑,做了十年的准备。

看完他这封信的时候,我真是既感慨又感动,他说的其中一句话,“只有制度和人、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公司健康持久发展”,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企业家内心最想说的话。马云的这个决定标志着一个企业完成了从依靠个人特质变成了依靠组织机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业制度升级。

其实今天摆在中国企业家面前一个最大的难题,并不是我们创始人带领团队打赢一场又一场胜仗,也不是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的一个又一个难做的决定,而是在这个企业最好的时候,创始人能够即时离场,我觉得这对很多企业家来说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但这一次我能感受到他的那份幸福,体会到他的那种兴奋。

马总曾对我说,做企业的最大快乐是获得成功,但成功的意义不是市值多大,企业多大,赚了多大的钱(这些固然重要),而是“成就他人,功在后代”。看着自己的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相关和不相关的人因为自己的企业而成长、而受益,这种乐趣绝大部分做企业的人很难享受到,但这才是做企业的真正高潮。

所以我相信在这一次的决定之后,他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他的教育梦想当中,同时,他也一定会让我们看到一次真正的创新。

我觉得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讲,或者说对于整个中国而言都特别期待看到马总在教育领域的这次创新,也特别期待马总用他独特的方式重新起航,开启一份伟大的事业。

这么多年我也能够感受到马总在整个乡村教师计划里的投入,虽然过程非常不易,但他一直在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唤醒更多企业家或者更多人跟他一起参与到这份事业当中,参与到这个伟大的梦想当中。

这一次对马总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换,更是一次创新和升级,因为我相信阿里巴巴是一份伟大的事业,但投身教育更是一份功在千秋的事业。

仔细想一想会发现,其实近年来中国企业都面临着一次转型,对于中国的企业家们而言也不仅仅是一次身份的转换,更重要的还是要思考如何从最初的个体梦想变为当下群体的共同梦想。

当然今天很多的中国企业家也都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从事社会公益。25年前刚刚成立依文的时候,我把企业当作一个个体,那时候所思考的多半是企业的内部要素。

但随着你慢慢做大,需要你面对一个更大的群体去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你的思考维度是完全不同的。

当我后来做中国手工坊时我面对的是数万的绣娘,面对的是她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面对的是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个时候我觉得就会激发企业家更大的梦想和更强的创造力,真正的让企业家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思考整个要素的组合问题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就是让企业家有了一个更大的创新空间。

所以在所有企业家创业的路上,我一直在说梦想就宛如一个精灵一样,它会让你在一个目标之后去思考更大的目标,会让你在完成自我的梦想之后,去思考一个更大的梦想。

我相信这次马总的身份转换,其实是给大家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标杆和表率,也会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家产生一种新的思考和启发。

我也相信在未来他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参与、去关注阿里巴巴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正像他在信里最后说的那句话一样,“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他一定会站在更高的格局上,推动阿里变成一家更伟大的企业。

张跃

湖南远大集团总裁

正和岛岛邻

教育是人世间最伟大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因为他的天才教育培养了荷马、苏格拉底、欧几里德等一大批人类精英。孔夫子也是一样,培养了一大批人类精英。

所以,马云现在来做教育的话,这个事业比阿里要重要得多,更能实现马云的价值,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徐少春金蝶集团董事局主席正和岛岛邻

人类所有的事业归根结底是教育事业。马云辞去商业职务,专注教育,这一决定崇高而有意义,令人赞叹和钦佩!

吴国迪

中国国际能源集团董事局主席

正和岛岛邻

向伟大的中国企业领袖马云致敬,他回归教育是他的愿望,但无论他在哪里,阿里永远是他的生命。

傅胜龙

大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正和岛岛邻

企业家的本质是化育人心,回归教育是正道。

吴一坚

金花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正和岛岛邻

现代企业中,企业经营到一定地步,创始人将管理职责转交他人并不少见。公众对于马云此次的关注度如此高,也与他的社会地位和敏感时期有关。

马云之后仍然保留董事身份,并且有精力去从事其他行业,对于丰富他的人生有好处,今后说不定也有可能重返一线舞台。

祝福马云。

张荣华

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

正和岛岛邻

精彩人生,华丽退转;始终如一,领跑未来;革新革心,提质提智;马到成功,云程发轫。

王利芬

北京优势米网络科技创始人

正和岛岛邻

向中国有史以来最牛企业家没有之一的马云致敬,向这位企业家今天开始的教师这一职业身份致敬。

程政

北京全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正和岛岛邻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魏法军

北京海兰信(300065,股吧)数据科技联合创始人

正和岛岛邻

阿里巴巴是马云创造的商业奇迹,无论他是否担任董事长,他一定是阿里巴巴的精神领袖和当家人。转身做教育和公益,是攀登另外一个人生高峰,相信他会做的更好。

孙宇晨

锐波天下(北京)董事长

正和岛岛邻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是否要继续改革开放似乎都成了不确定性问题。马云校长的“退休”“传承”更容易被解读成一种对中国私营经济尴尬现状的不满和担忧。无论如何,我相信,改革开放所代表的历史趋势,是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的。

王林

中国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正和岛首席经济学家

马云很明确地把自己的人生规划过渡到了他的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他的创业,用19年的时间把阿里巴巴打造出来,此阶段是他在企业成长上把自己就做到了极致。

他接着以创办湖畔大学、做公益活动和做公共外交代表的形象进入人生第二个阶段,把教育、慈善、公益作为自己的第二个阶段,这是马云人生的一个升华。

马云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了,现在阿里巴巴的所有岗位他几乎都交出去了,现在他就是一个形象代表,我觉得这非常难得。他懂得取舍之道,年轻时候他懂得取,功成名就以后懂得舍。由做形而下的东西到做形而上的东西,他在向更高的一个层次升华。

为什么马云没有接班人难题

马云今年54岁,在尤其关注民营企业一二代传承的中国,马云从来没有被摆到被讨论的第一序列。相对于74岁的任正非,73岁的宗庆后,72岁的曹德旺,马云实在太年轻了。

有心的人们还记得,2013年,即5年前,马云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结合阿里目前各业务集团的核心骨干历年变迁,不难理解,马云确实是在有条不紊走这条路,54岁的马云在中国民营企业家梯队中尚处壮年,再干20年问题不大。有关教育的事业,再做出一个阿里巴巴,也不是没有可能。

接力棒交给了张勇。张勇,花名逍遥子。2007年加入阿里,今年是他阿里工作的第11年。

独苗不壮。既然马云制定了长达十年的传承计划,接班预案就不可能仅限于核心接班人。张勇之下,阿里一直在着力培养自己各个板块的所谓“二号人物”,并为其独当一面留足了空间。

二号人物之下,三四五六线人才的持续发掘和建设,在阿里也是成体系的。阿里在这些年来先后形成了政委制、合伙人制、班委制和轮值制架构。

阿里的管理逻辑无外乎一个: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到合适的位置,持续推动阿里往前走。

阿里以电商起家,并在之基础上衍生出了金融、云、物流等复杂且不断翻新的事业帝国。一开始,这些制度的诞生是为了应对这种变局挑战,到了后期,这些制度开始反哺阿里帝国的不断壮大。

但直到今天,年轻人这个标签,依然和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这些相对年轻的新公司紧密联系在一起。

民企狂奔了30多年,大多数企业第一代创业者已届退休年龄,开始进入代际传承阶段,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被归类到传统行业的传统公司。

这些公司的人才架构普遍比新兴互联网科技公司更加“老龄”化,第一代创业者完全靠个人能力打拼出一个商业王朝,企业成败和创始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在蒙眼狂奔的前二十年,创始人们甚至没有一套制度化的接班预案。

中国民营企业目前并没有把接力棒交给职业经理人的传统,普遍的做法和想法,是交给下一代。比如,新希望集团刘永好交班给了女儿刘畅福耀玻璃(600660,股吧)的曹德旺终于说服儿子曹晖子承父业,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传位给女儿杨惠妍;恒大集团的许家印瞩意大儿子许智健。

无论是马云式的交接给“花了十年时间寻找”的有能力的商业领袖,还是普遍被采用的交接给“创二代”,这些方案从本质上没有过多的区别,能者上,无论亲疏。

但马云的主动退任和阿里今天的故事有一个启发:

即便接班人十分完美,接班人的背后也需要一整套梯队化的年轻人才培养储备系统,分槽喂马,各尽所能。

越早建立这套制度,越有筹码驾驭剧变的商业环境。

结语

年轻人,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概念和符号。今天,几乎所有的传统公司都在或主动或被动拥抱新技术、新商业逻辑,希望在剧烈变化的新商业环境中,再续“下一春”。

但在现实的体系运转过程中,一个传统成熟的体系,往往容易和战略脱节,留给年轻人的空间其实很小。

一个在某大型制造企业工作了13年的朋友心有抱负,但上升无望,他对我说,再给自己留两年,如果不能熬到顶头上司离开,就换一个环境施展抱负。这两年,这家大型制造企业正决意向“工业互联网”企业转型。他的故事很普遍,也有些讽刺。

年轻人给了马云54岁抽身而退的底气,这能代表中国民营企业的传承之路吗?受制于企业基因、行业周期、企业财力等诸多方面的制约,这条路,方向没错,脚步不同。

马云解决企业事业传承和人才梯队的思路,值得民企老板借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正和岛。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