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马云:再见,阿里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3:25:3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下周一,9月10号教师节,也是马云的54岁生日。马先生,将在当天对外宣布传承计划。阿里官方重点强调:不是退休,而是宣布传承计划。而马先生早在9月5号公益大会上直言自己最后还是会回到老师这一行,未来会

下周一,9月10号教师节,也是马云的54岁生日。

马先生,将在当天对外宣布传承计划。

阿里官方重点强调:

不是退休,而是宣布传承计划。

而马先生早在9月5号公益大会上直言

自己最后还是会回到老师这一行,未来会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

“我做老师更得心应手,而且也是性格决定的,我对很多东西充满好奇和想象。”

更早一点,去年的3月27日,马先生在湖畔大学表示:

我离开阿里巴巴只是时间问题…

我已经把退休之后的事情,设计得非常好,我每天期待我有一天往那儿去了。

这么看来,结局已经出来了。

我们不必再纠结官方定论:是,或者不是。

X

仰视这个世界,你会觉得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太大。

俯视这个世界,你我不过是达尔文进化论里的一个途径小站。

这篇文章,我不是来说马先生如何打下阿里江山,如何在商场上厮杀。

我想深挖的是,为什么是马先生成就了这份霸业,而不是别人。

或者更加直白一点,富人为什么会越来越富,而很多老百姓(603883,股吧),却只能过着平庸琐碎的生活,挣扎在中产线以下。

这也是我系列文《富人的十字路口》的开篇。

我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头脑武装到实操。

来,一起深入顶级富豪的世界,并学以致用。

1

马先生,并非凭空创造阿里,其实,马先生在创立阿里前做了什么更值得我们关注。

马先生原先在杭州当英语老师,很多人请他来做翻译,忙不过来,于是成立了翻译社。

因各种原因,翻译社失败了。

上帝关上一扇门,还会开一扇窗。

命运的契机来了,浙江省交通厅在美国有一笔债待追讨,找谁呢?

此时体制内的英语教师,还有丰富的翻译经验的马先生,进入政府的视野。

借此机会,马先生被派遣去了美国西雅图,在那里,他首次见识到互联网

刚学会上网,他就想到了为翻译社打广告,做了个网页挂上去,中午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

马先生立马发现其中的契机,他想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放在网上,向全世界发布,建立一个当时绝无仅有的B2B模式。

中国黄页应运而生。

这里,反映出马先生的血性。

什么是血性?

一人做事做得热火朝天时,你看了一眼,觉得这人是不是傻?

过了几天,你在来看,你会觉得,嗯,小伙子挺有前途的。

再一段时间之后,你又觉得这人是不是傻。

这就是血性,我们也称为企业家精神,执行力极强,发现机遇立马就干。

中国黄页做了一年,营业额做到了700万。

是,在很多小老板还没拿出像样的商业计划书时

马先生已经发现新机遇--做了初步的市场测试--并干出了一套成熟的可执行的商业模式。

天助自助者。

人生不乏机会,有些人在等待机会,而有些人在创造机会。

2

黄页最终卖给了电信

因为马先生接到更大的单子。

他受邀,去北京给外贸经贸部开发网站,200万启动金,还承诺30%的股份。

马先生做起了国际电子商务。

起早抹黑干了15个月后,马先生带领团队平地作起了好几个官方交易网站。

其中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是中国政府首次组织的互联网大型电商网站,净利润做到了287万。

然而,原先许诺的股份是没有的,整个团队每个月就拿几千元的工资。

你们是不是觉得马先生亏了。

不尽然。

此时的马先生,站在当时互联网商业的最前沿。

马先生接触到的人都是政策制定者,看到的信息是全国最权威的,是国内外最及时的。

人脉有了,287万的商业模式是现成的,名气也有了。

体制内,留不住这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马先生再次回到杭州创业。

之后的阿里创建,蔡崇信加盟,孙正义投资,雅虎投资…

是水到渠成,是厚积薄发。

这些故事你们都耳熟能详,我不再说了。

3

马先生给人的印象截然相反,一派人认为他影响力非常大,令一派人认为他是大骗子,大忽悠。

马先生在一次访谈中曾说过:我就是个平常人,有时候我挺同情媒体上那个马云的,我没他们说的那么好,也没那么坏。

两种走极端的刻板印象,大体源于他的现实扭曲场--急剧煽动力的口才。

罗永浩都承认:马云的演讲功力中国第一。

譬如他的这段话:

阿里巴巴公司不承诺任何人加入阿里巴巴会升官发财,因为升官发财,股票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但是我会承诺你在我们公司一定会很倒霉,很冤枉,干得很好领导还是不喜欢你,这些东西我都能承诺。

但是你经历这些后出去一定满怀信心,可以自己创业,可以在任何一家公司做好,你会想:“因为我阿里巴巴都待过,还怕你这样的公司?”

这段话拆解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A 否定现存流行观点

跟着我有钱赚有官当,不是。

B 提出胆大包天的新奇观点

跟着我,我承诺你得倒霉,得吃亏。

C 站在更高层次给新奇观点论证

为什么要跟着我,因为你出去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甩人一大截。

升官发财是人之常情,但马先生一上来就予以否定,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气场。

随后立马提出独特新观点,天!老板承诺员工要倒霉,怎么回事,我必须再听一听。

最后第三部分,用严密的逻辑和事实论证,让听众为新观点买单。

妙啊,是不是立马就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演讲方式,在个人实力的基础上,这种传销头头的演讲方式,能够快的吸纳优秀人才。

当然,这只是加速器的作用,决定基数的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实力和运气。

4

以下,这是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段。

23年前,杭州电台影藏摄像机,对路人进行了心理测试。

马先生是当晚唯一通过测试的路人甲。

那年,杭州发起了好几起因为井盖被偷而发生的伤亡事故,杭州明珠台决定对路人进行测试。

他们找到一个窨井盖,让人假装在偷,然后在50米开外布上摄像机,拍路人反应。

那天,马先生闯进摄像头,他骑着自行车,在井盖边来回数趟。

马先生回忆到:我没什么武力值,而搬井盖的几个人都是大家伙,打不过,所以想找人帮忙,但附近都没有警察。

我脑袋里一直想着有个孩子,掉进窨井盖淹死的新闻,觉得这事不行。

最后马先生停在不远处,一只脚还搭在脚蹬上,随时可以靠跑,他鼓起了勇气,大喝一声“你们给他抬回去”。

可以说是一段佳话了。

有兴趣的可以戳视频看看。

《曾国藩家书》中,才大器大,才根于器,说的也正是此事。

5

另外一件我认为很厉害的是马先生的战略手段:

2008年,淘宝屏蔽了百度引擎。

百度当时国民度很高,很多老百姓网购,是先上百度搜索需要的商品,然后再跳转淘宝页面。

于是很多卖家倾向于在百度上做广告。

当买家和卖家对百度形成强依赖时,百度就大可甩掉淘宝,自己打造最大网购入口,压制淘宝。

马先生大胆切断百度爬虫,你这一部分流量,我不要了。

这让百度在电商上挣扎了2年,最终彻底失去机会。

这一招非常高明,给后来的天猫奠定了非常好的入口资源。

可见马先生胆大,狠,稳,准。

总结一下:马先生的成就,有运气,有企业家的血性,有高超的演讲能力和老辣的战略手段。

所有的这一切,促成了他的商业帝国。

而人无完人,马先生也有一些不那么偶像光环的小癖好。

譬如对寻仙问道,怪力乱神尔尔,没有免疫力,因此常常受到博主的诟病。

笑,大家有没有听过陈朗和李嘉诚的故事。

道人神仙,充当或常常假装充当着先知的角色,对于野心家和位高权重者,杀伤力极强。

我自己也对此有好奇心,只是所知道的太少,不多说。

小信怡情,确是无可厚非。

PS:

2011年冬天,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组织了企业家访问美国。

行程快结束时,杨致远在斯坦福大学美术馆请大家吃饭,当时常住美国的马先生也来了。

饭局上,马先生提到了2011年的七伤拳,提到 了中国自古商人不能善终。

他的情绪不是很好,而听者无不动容。

《菜根谭》有一句话意思是,人要在鼎盛时期隐退。

遵循此道的,前有张良,后有陈廷敬。

马先生此举,无疑是有大智慧(601519,股吧)的。

人生百年,沧海一粟,往前往后再数一千年,一万年,对个人来讲,只是无尽的混沌和无序。

而我们仅有的短短几十年,最值得追求的三件事分别是:真理,公益和自己最真实感觉。

除此之外,皆为浮光幻影。

而马先生在这三件事中,选择了后两个,于社会,于自己都是一种解脱。

最后,祝马先生能够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过上自己想了很久而不得的人生。

此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基金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