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419个字,大概7分钟读完。
金融八卦女频道每日为你送上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彩内容,欢迎置顶关注,八妹等你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咕咕
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国时间当地下午)报道称,中国富豪刘强东上周曾因涉嫌强奸(Rape)被捕,明尼阿波利斯警方周二(当地时间9月4日)称,他们将继续调查这位企业家在明尼苏达大学逗留期间的行为。
不知道,前两天还在疯狂洗地的某些自媒体大号们作何感想?
你洗地的姿势真丑
周一,某公众号发了一篇名叫《刘强东事件:世道变坏,都是从小人狂欢开始的》文章,只用了三步,就成功地为刘强东扳回了舆论导向。
第一步,谴责落井下石的吃瓜群众,点出“旁观者可恶”的中心思想:
第二步,举例论证。
列举08年奥运会刘翔退赛被骂、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复出后被质疑、《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漂亮女主被消费的例子。
再次证实旁观者都是邪恶的,他们期待英雄跌下神坛,然后解恨地喊道:“你也有今天!”
最后一步,回顾刘强东曾经的丰功伟绩——“十大慈善家”、捐赠过亿元助力养老、滴滴事件发生时,他第一个站出来控诉。指责人们对此都选择性失忆了。
结尾还不忘加一句点题鸡汤: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明白了多少道理,而是你守住了多少底线。
整篇文章声泪俱下,可歌可泣,我差点就被打动了。
这篇鸡汤+硬广的文章,妥妥的就是一篇软文啊!为什么平日里只看几行字就能犀利识别软文的读者们,到了这里就被蒙住双眼了呢?
可能是对方的攻势太猛了。
先是一个上纲上线,为善良的吃瓜群众们扣了一顶“旁观者可恶”的帽子,于是大家心里立刻就和坏人们划清了界限。
再来就是精妙的举例,飞人刘翔代表英雄迟暮、陈冠希代表网络暴力、西西里女主代表弱势群体。
这一连串下来,读者们的心灵遭到重重拷问,再坚定的立场也开始动摇了。
可是仔细想想,这是一个偷换概念的陷阱。
刘翔、陈冠希和西西里的女主,他们并没有做任何侵害他人的事情,而是无端遭到了非议,那些指责他们的人确实是可耻的、可恶的、值得抨击的。
可是刘强东呢?
一旦罪名坐实,他就是实实在在的强奸犯,不容置疑。
难道还不许人们质疑了???
世道变坏,都是从混淆是非的洗地开始的
“世道变坏体”,是继“震惊体”和“刚刚体”之外的另一个新媒体爆文题材。
随便在微信里搜索一下,几乎所有的热门事件都能被套进这个标题里,写出一篇阅读量不错的文章。
如果说其他的“世道变坏”文,都只能算是蹭个热点图个热闹,可前两天这篇洗地文可以说是坏到骨子里。
尤其是留言点赞达到8.2万的热评说道:
刘强东事件居然还有一帮公知、大V、傻X在推波助澜,用脚趾想想都知道肯定是被别人放蛇讹诈了,跑到国外去性侵是他这种智商和层次的人干的事?估计是之前第一个站出来怒怼疫苗事件得罪了西方黑暗势力,才出此下作阴招要搞到他身败名裂!这世界到时都是坑,就看你掉进哪一个而已!很简单的道理,请问今时今日的他,需要以性侵来解决生理问题吗???????
请问这位朋友,是怎样的上帝视角才能站出来这么一本正经地,为刘强东打这个“今时今日的他,需要以性侵来解决生理问题吗?”的包票呢?
热评第二,该作者又为“英雄刘强东”再次冠名,这样一个勇敢为“疫苗案”孩子们发声的刘强东,为什么就落得如此可怜的下场呢?
杀人犯杀了人,便有人拿出ta的悲惨身世大做文章:家境贫困、性格孤僻、身负债务;
抢劫犯抢了钱财,又有人搬出了社会底层、不受关爱、被人漠视。
于是偷窃者有了难处,抢劫者有了隐痛,杀人者有了冤屈,混淆视听者有了立场……
刘强东有了理由。
这次涉嫌强奸,很快就有人搬出他之前的种种义举,甚至打上了“英雄”的标签,再加上对女主身份的妄加猜测、各种阴谋论的风吹草动,一个孤胆英雄的形象立马就出现了。
如果你因此质疑、你试图探究原委、甚至你只是闲来吃个瓜,那么你就是小人,你就是把英雄落井下石的罪人。
抛开曾经的荣耀,承认犯下的错误,难道就这么难吗?
世道没变,是坏人会写文章了
说起来世道也挺冤的,时不时就被人拿出来做文章。
要说世道到底变没变?未必。但可以确定的是,有些人心是真的坏。
那句“今时今日的他,需要以性侵来解决生理问题吗???????”带了7个问号,以示震惊。
且不说性侵、强奸是否坐实,这种对于人性过于高估的理论,不知道是蠢、还是恶。
那些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性侵犯们还少吗?从高校教授、到慈善公知,哪个不符合“不需要用性侵来解决生理问题”的标准呢?
为什么在滴滴司机说出“大晚上坐滴滴的不是性工作者就是夜店女郎”时,你们能敏锐地觉察其中的危险并且果断举报,而换成了刘强东这样的“大人物”,就变成“他怎么可能需要性侵来解决生理问题呢?”
为什么在大肆调侃疑似受害女生身材的时候,没有人说出这句正气凛然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呢?
世道就算变坏,始作俑者也是这些会编故事的洗地文们。
那篇文章现在已经达到了10万+的点赞量,阅读量更是可见一斑。但我仍然坚信,大多数人还是会擦亮眼睛、辨明是非、期待正义。
洗地文末,最恶心的就是那句“守住底线”的鸡汤。
但是请问,人这一辈子,要守住的底线,难道不是不伤害他人吗?
那么这篇文章的最后,我也提供一句鸡汤,供大家转发到朋友圈: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守住了多少底线,而是你明白,到底什么才是底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八卦女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