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要上市了!
9月3日晚间,猫眼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启动上市申请。根据招股书显示,光线及其关联方为猫眼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80%;腾讯持股比例为16.27%;美团为8.56%。
猫眼称,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提升综合平台实力、研究开发及技术基建、潜在的投资和收购以及补充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集金额尚未披露。
综合性服务平台成型
打通娱乐产业生态
招股书信息显示,目前猫眼已经成为集在线票务、内容服务、娱乐社区于一体的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娱乐服务平台。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按2018年上半年电影票务总交易额计,猫眼占据了60.9%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在线电影票务平台。招股书显示,猫眼为中国逾600座城市94.9%的电影院提供在线电影票销售服务,这些影院贡献2018年6月全国票房的99.7%。
在强大的在线票务市场份额的支撑下,猫眼构建了强大的娱乐内容服务平台。今年上半年,猫眼参与宣发的电影拿下了中国综合票房的90%左右。春节档,头部影片《捉妖记2》《红海行动》《熊出没变形记》宣发背后均有猫眼的身影;暑期档,《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三部10亿+爆款的诞生也离不开猫眼的宣发推动。
服务电影行业,目前仅是猫眼平台的基础操作。今年以来,猫眼参与的营销还包括电视剧、综艺的宣发,为行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归去来》《猎毒人》《延禧攻略》等热门剧集,以及偶像养成节目《创造101》等热播剧和综艺背后,猫眼都为其提供了数据支持和专业化的营销服务。依托于大数据支持下的用户分析和受众定位,猫眼为这些剧集量身制定营销策略,实现精准物料投放。其中《猎毒人》便在猫眼的助推下成为了暑期档电视剧市场的黑马。
在内容服务能力逐渐完善的形势下,猫眼已经成为了国内领先的在线娱乐社区。当下,猫眼拥有美团、点评、微信、QQ、猫眼、格瓦拉6大流量入口。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猫眼月度活跃用户超过1.3亿;猫眼平台媒体内容月均浏览量达11亿次;截至2018年6月30日,平台累计产生1.494亿条电影评分及6680万条评论、累积了19亿次电影预告片观看量。
对于面向C端的猫眼APP,猫眼不仅开发了用户评分系统和评论系统,还开放了猫眼问答,集在线购票,电影资讯,影迷互动等服务于一体,来增强用户存留率和社区粘度。猫眼平台的用户评分体系和评论系统,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风向标,同时也是消费者观影决策及从业者经营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
另一方面,面向B端的猫眼专业版APP,已经成为了娱乐行业从业人员的“标配”。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宣发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程度逐渐加深,为了更好地为行业赋能,招股书信息显示,猫眼在2015年-2017年在研发开支分别为达到了894万、1.63亿、1.44亿,2018年上半年已投入研发费用近1亿。
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使得猫眼将更好地服务于出品方、制片方、演出商等,助力业内人士洞悉娱乐行业,从而推进整个娱乐产业走向内容、消费升级。
正在向电影、电视剧、演出等多领域拓展
近一两年,猫眼在不断向电影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不仅承担票务平台的角色,而且已经深入了到电影的制投宣发环节,发挥更积极的价值。
今年上半年,猫眼参与出品了《捉妖记 2》《后来的我们》《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等多部热门影片,国庆档即将上映的《李茶的姑妈》《影》等影片中猫眼也为出品方。
从猫眼的股东结构来看,光线及其关联方、腾讯和美团点评持股比例分别为48.8%、16.27%和8.56%。光线在去年继续增持猫眼股权,可见对其重视程度。未来,光线和猫眼在影视产业上展开的合作自然会进一步加深。
与此同时,猫眼自身也在寻求更高进阶。今年7月,猫眼以9.5亿入股影视公司欢喜传媒,认购后者15%的股权,欢喜传媒近几年在文娱行业动作频繁,先后绑定了徐峥、宁浩,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张一白、贾樟柯、王小帅等多位知名导演,人才资源优势不言而喻。目前,上述多位导演的作品正在筹备中,根据猫眼与欢喜传媒的合约显示,猫眼将拥有欢喜传媒主控的电影和电视剧/网剧项目的投资权及独家宣发权。
电影、电视剧行业全产业链的成功布局,正在被猫眼拓展到更多文娱细分领域。今年暑期档,2018张学友“学友· 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返场东莞,猫眼娱乐旗下演出票务品牌“猫眼演出”则为票务总代理。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猫眼旗下两大生态系统和六大流量入口最大程度上将信息推广给了核心受众,得益于多平台、多渠道的精准曝光,该场演唱会最终线上预售1小时即破千万,最终全部售罄。
可以看到,在演出市场,猫眼也在大力布局。猫眼在提供购票服务的基础上,正在将猫眼生态的10亿用户与在线演出市场链接。2017年年底,猫眼成为了乌镇戏剧节、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国内重要演出场馆的战略合作伙伴。
当下,猫眼正在依靠大数据能力为音乐演出营销拓展多元化场景,推动音乐演出产业数字化升级。
多元化商业模式探索
捕捉娱乐产业黄金期的新机会
招股书显示,猫眼2015年、2016年、2017年营收分别为5.97亿元、13.78亿元、25.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6.6%。2018年上半年,猫眼营业收入达到18. 95亿,较2017年同比增长103.5%。从核心财务数据来看,猫眼的盈利能力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中。
从招股书的财务成绩来看,猫眼的经营状况良好,但是在上市之后,资本市场必然会对猫眼的盈利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猫眼业务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广告服务及其他。
招股书显示,猫眼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收入虽从2015年的5.94亿上升至了2018年上半年的11.48亿,占比却从99.6%下降到了60.6%。在线娱乐票务服务营收占比下降,对猫眼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意味着猫眼不再单纯依赖于票务收入,商业模式正在走向多元化。
整体来看,娱乐电商服务则是猫眼当下的四大业务中前景最为广阔的一个。目前,猫眼已经和5600多家影院合作开通了会员卡,并利用大数据和平台电商能力,帮助影院开拓卖品线上化业务,实现卖品在线预订,与此同时,IP衍生品的开发也在稳步推进。
在猫眼平台上,与《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我不是药神》《精灵旅社3》《蚁人2》《碟中谍6》等IP合作的电影周边正在火热销售中。衍生品一直是电影行业最大的利润来源,只是这块宝地在中国的开发程度并不高,资料显示,国内电影收入的90%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衍生品收入只占10%,而在好莱坞,一部电影的投资回报30%靠票房收入,70%靠衍生等其他收入。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随着中国的娱乐行业及居民购买力持续上升,预期娱乐电商市场将由2017年的人民币9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人民币415亿元,可见IP衍生市场体量不容忽视。目前,猫眼已经与国内外多个影视公司的知名IP达成合作,联手鹅漫U品后,便实现了集上游IP供给、中游IP衍生、下游销售为一体的生态闭环。
中国娱乐市场的规模于2017年达到人民币1.28万亿元,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根据艾瑞咨询报告,中国的娱乐市场将持续增长,并于2022年增至人民币3.21万亿元,相当于自2017年起按复合年增长率20.2%增长,远超该行业的全球增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镜像娱乐。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