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爱奇艺关闭显示播放量,中国影视行业全面进入内容争霸时代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3:08:3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虚假流量的时代即将过去。昨天下午(9月3日),爱奇艺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告别唯流量时代,爱奇艺正式宣布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 。今日,已有一些“刷量”商家表示:目前无法再做爱奇艺的相关业务。爱奇艺在声

虚假流量的时代即将过去。

昨天下午(9月3日),爱奇艺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告别唯流量时代,爱奇艺正式宣布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 。今日,已有一些“刷量”商家表示:目前无法再做爱奇艺的相关业务。


爱奇艺在声明中称:“在‘唯播放量论’的影响下,不少从业者将播放数据作为目标,不仅扭曲了创作和宣传初心,还为吸引眼球而低俗炒作,甚至令行业滋生出刷量等违法行为。制作公司失去了指导内容制作的评判依据,用户在选择内容时得不到有效的参考指标,广告主也无法对营销投放的效果做出合理评估,行业健康可持续成长的土壤遭到破坏。” 爱奇艺在声明中称:“在‘唯播放量论’的影响下,不少从业者将播放数据作为目标,不仅扭曲了创作和宣传初心,还为吸引眼球而低俗炒作,甚至令行业滋生出刷量等违法行为。制作公司失去了指导内容制作的评判依据,用户在选择内容时得不到有效的参考指标,广告主也无法对营销投放的效果做出合理评估,行业健康可持续成长的土壤遭到破坏。”

不久前上线的《天盛长歌》首播收视仅0.55,并持续下滑,网播量也不尽人意。然而,该剧豆瓣评分却达到7.7分,收视率、网播量与口碑严重背离。当时,《天盛长歌》的出品方在官方微博对此发布声明:“《天盛长歌》坚持一真到底,不论面对多么巨大的外部压力,将不以任何形式参与收视数据的买假造假、点击率效据的买假造假。”


由于业内“刷量”之风盛行,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做高的虚假数据不仅抬高了行业真实的收视水平,还进一步影响观众的选择,形成恶性循环。而不参与“刷量”的剧集在行业整体收视虚高的局面下,真实的收视数据显得更加低迷,造成剧集不受欢迎的假象,反而难以生存。在这种情况下,片方往往更迷信播放量,对作品本身的质量反而不加重视。 由于业内“刷量”之风盛行,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做高的虚假数据不仅抬高了行业真实的收视水平,还进一步影响观众的选择,形成恶性循环。而不参与“刷量”的剧集在行业整体收视虚高的局面下,真实的收视数据显得更加低迷,造成剧集不受欢迎的假象,反而难以生存。在这种情况下,片方往往更迷信播放量,对作品本身的质量反而不加重视。

除此之外,“刷量”也会直接影响到视频网站的内容分成和广告分成。十天前,国内首例“刷量”案宣判,由于被告飞益公司通过刷出9.5亿虚假数据获利135万,导致原告方爱奇艺平白支付给片方更多分成。最终,法院判定爱奇艺胜诉,公司获赔50万元。

整体来看,盲目“刷量”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爱奇艺作为三大视频网站之一,率先关闭显示播放量,正式宣布迷信网播量的时代成为过去时。而且,近几年电视台逐渐式微,在版权争夺上话语权大不如前,更多影视受众集中于互联网上。因此,爱奇艺此举将对整个影视行业造成冲击,数据泡沫引发的繁荣表象开始被剔除,中国影视行业将全面进入内容争霸时代。

刷量造成诸多行业弊病

中纪委、中宣部等严令打击数据造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大数据时代到来。网络平台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量化,成为广告投放的考量指标。在视频网站等平台上,“唯流量论”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声量渐高,并催生出“刷量”这一灰色产业链。


爱奇艺关闭显示播放量,中国影视行业全面进入内容争霸时代 北京某影视公司CEO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网络上的点击率90%都是有水分的。”光线传媒(300251,股吧)CEO王长田也曾公开表示:“收视率90%以上都是假的。”尽管注水、造假严重,但“刷量”屡禁不止。在这一产业链背后有着多方利益博弈,最终引发多重行业弊病:

1、扰乱观众选择:通过网播量判断剧集是否受欢迎,已经成为不少观众的习惯。基于此,片方或者播出平台通常以网播量为宣传噱头,博取更多眼球。

2、骗取虚假分成:当前,各大视频网站对于部分自制内容会进行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效播放量数据与片方按一定比例分账。若片方通过“刷量”做高数据,便可借此获取更多来自视频网站的分成收入。

3、加剧资方风险:同时,播放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片方下部戏的融资情况。片方通过“刷量”获取更多市场关注,以此吸引资本,但投资方却因数据造假而面临更大的亏损风险。

4、导致恶意竞争:“刷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集体“刷量”造成视频内容网播量无限上涨:据统计,《幻城》上线十分钟,点击量破6.5亿,《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单日网播量高达15亿,《楚乔传》总播放量超400亿……不断走高的网播量早已超出8亿网民的真实点击能力。全产业数据造假加剧平台恶性竞争,行业环境污浊不堪。
然而,“刷量”现象普遍存在,仅依靠行业自律很难杜绝此类行为,还需要监管介入,进行规范和引导。 然而,“刷量”现象普遍存在,仅依靠行业自律很难杜绝此类行为,还需要监管介入,进行规范和引导。

实际上,监管对“刷量”现象早已频频出手。中央纪委、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多次下发通知,严令打击收视率、网播量造假,肃清行业环境。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官方媒体也曾多次发文抨击网播内容点击量造假等行为,直言“虚假数据信号给不良文艺作品开绿灯,作品就失去公允的评判标准,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就会出现,进而造成文化创造与传播的紊乱。”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官方媒体也曾多次发文抨击网播内容点击量造假等行为,直言“虚假数据信号给不良文艺作品开绿灯,作品就失去公允的评判标准,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就会出现,进而造成文化创造与传播的紊乱。”

从反作弊到关闭显示播放量

视频网站正在成为改变影视行业的关键力量

除了监管施压,视频网站自身也试图做出改变以突破行业现状。

以爱奇艺为例,2014年,爱奇艺便组建了100人的反作弊团队;2016年,爱奇艺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成为全球首家通过人工智能建立反作弊系统的视频平台;2018年,爱奇艺建立了完善的用户、终端、IP等多维黑名单库。

昨天下午,爱奇艺公开宣布不再显示前台播放量数据,正式告别唯流量时代。这一举动,除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也显示了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更为成熟。

以往,视频网站依赖广告收入,而播放量更高则更能吸引广告主的关注。而现在,视频网站逐渐走向产业链上游,营收模式趋于多元化,除了广告收入,付费会员、自制剧、自制综艺、艺人经纪等都成为视频网站营收的增长点。

目前,各大视频网站的自制内容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例如,腾讯视频的《创造101》《双世宠妃》、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河神》、优酷的《火星情报局》《白夜追凶》等,在播出之后不仅播放量高走,口碑也有着相对不错的表现。其中《白夜追凶》《河神》的版权还被Netflix买下,向全球大面积输出。

另外,在《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养成系综艺播出后,视频网站的艺人经纪业务也得到拓展。


视频网站通过自制内容和版权布局构建特色生态,进而持续扩大付费会员规模,增强平台用户粘性。 视频网站通过自制内容和版权布局构建特色生态,进而持续扩大付费会员规模,增强平台用户粘性。

爱奇艺2018Q2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爱奇艺会员规模达6710万,同比增长75%。报告期内,爱奇艺的会员服务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66%;在线广告服务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45%。付费会员收入几乎与广告收入持平,且保持着更高的增长率,前者成为平台营收支柱已然在望。

此外,腾讯中报显示,视频服务订购用户数达7400万,同比增121%;一季报中,腾讯视频披露其会员收入同比增长 85%。

爱奇艺、腾讯视频的会员规模都在扩大,盈利模式逐渐向Netflix靠近。Netflix通过在全球购买优质视频内容,以相对低廉的会员费用吸引用户。平台所覆盖的视频内容在播放全程中并无广告投放。目前,Netflix在全球拥有1.25亿付费会员,平台营收几乎全部依赖会员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视频网站会员数量的增长,主要是受平台优质内容的吸引,而非视频本身网播量的多寡。由于会员有权利不再接收平台的广告投放,会员收入的增长将直接压缩广告收入的比例,平台对广告的依赖减弱,网播量对视频网站的意义也将随之淡化。同时,这也将倒逼片方更加注重影视作品的品质。

市场从盲目追捧到归于冷静

推动影视行业全面进入内容争霸时代

纵观互联网进军影视行业的发展过程,起初,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平台不懂影视,视频网站只是电视台的网络播放器。

2014年,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曾预言:“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当时此言一出,语惊四座,后来却被验证。

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观剧习惯,视频网站凭借更丰富的内容以及更灵活的观看时间,逐渐成为人们观看影视作品的首选平台。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6.09亿。


另一方面,随着版权大战打响,视频网站的版权投入水涨船高,掌握的话语权越来越大,逐渐与电视台甩开差距,一些三四线卫视甚至已经面临招商困境,入不敷出。 另一方面,随着版权大战打响,视频网站的版权投入水涨船高,掌握的话语权越来越大,逐渐与电视台甩开差距,一些三四线卫视甚至已经面临招商困境,入不敷出。

同时,视频网站的自制内容抬头。尽管一开始,网剧普遍有着LOW、劣质、低俗的标签,但后来资本逐渐流入,人才汇聚于此,自制内容走向精品化,并轮番掀起观看热潮。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对视频网站的流量带动力盲目推崇,进而催生“刷量”产业链,不断做大数据,释放泡沫。

如今,市场逐渐归于冷静。爱奇艺率先宣布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倒逼其他互联网平台淡化播放量价值,共同剔除行业乱象。同时,电视台逐渐式微,爱奇艺此举也将影响到整个影视行业,带动业内集体抵制肆意“刷量”行为,拒绝盲目迷信播放量、收视率,推动影视作品回归“内容为王”。

至此,视频网站从“门外汉”成长为影视行业发展的引领者,才真正实现了互联网与影视的融合,影视行业也将在此推动下,正式迈向内容争霸的时代。

泡沫褪去,才看得清真本事,浪潮过去,才看得清谁在裸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镜像娱乐。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