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猫眼递交招股书:野心不止是做“国内最大票务平台”-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3:07:0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作者|马程 编辑|叶丽丽 成立于2013年的猫眼,2017年与微影合并后,背靠光线、腾讯、美团三大投资方,走上了上市之路。 9月3日晚,港交所披露猫眼娱乐(以下简称“猫眼”)的招股说明书。猫眼从在线

作者|马程 编辑|叶丽丽

成立于2013年的猫眼,2017年与微影合并后,背靠光线、腾讯、美团三大投资方,走上了上市之路。

9月3日晚,港交所披露猫眼娱乐(以下简称“猫眼”)的招股说明书。猫眼从在线票务销售起家,在近几年已经发展成集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和广告服务等的娱乐服务平台。

近年来猫眼业绩高速增长,营业收入总额从2015年的5.9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7年的25.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6.6%。截至2018年6月30日,猫眼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18.95亿元,同比增长103.5%。经调整溢利净额从2015年的-12.7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2.16亿元,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猫眼月度活跃用户超过1.3亿。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按2018 年上半年电影票务交易总额计,猫眼是中国最大的在线电影票务服务平台,市场份额为60.9%;2018 年上半年按票务总交易额计,猫眼在现场娱乐票务服务中排名第二。

招股书中写道,目前,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以总交易额计,中国在线票务市场已经由2012年的31亿元,增至2017年的460亿元,预计于2022年将进一步增至人民币1134亿亿元。

电影市场的商业潜力,也是猫眼得到众多投资方垂青的原因。

招股书显示,光线及其关联方为猫眼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80%;腾讯持股比例为16.27%;美团为8.56%。2017年,猫眼与微影合并,根据招股书,微影旗下多家公司包括合计共持有猫眼娱乐20.62%的股份。

目前,猫眼已经不再只是票务出售平台,而是涵盖了发行、宣传、内容整合营销等的多业务组合。

不过,这种模式也曾受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质疑。今年年初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偷票房事件,一度让猫眼陷入舆论风波中。这也是电影行业在快速发展中存在诸多弊端的表现。猫眼微影合并后实力大增

猫眼是互联网票务平台争夺战的赢家。

2017年9月,猫眼和微影宣布组建新公司“猫眼微影”。新公司将以猫眼为主体合作双方相关业务,猫眼将注入全部业务,包括电影和演出票务业务、行业专业服务、电影投资宣发等。微影时代将电影票务、演出业务及相关资产合并注入新公司。原猫眼CEO郑志昊担任合并后公司的CEO。

在漫长的合并谈判结束前,业内并不确定微影和猫眼谁最终会被合并。经过一番博弈,猫眼成为赢家。

猫眼和微影的合并也改写了行业内猫眼、淘票票和微影曾三足鼎立的局面,进入两强时代。

合并后,猫眼娱乐的市场份额超越淘票票,成为行业第一。

除了市场份额的提升,这次整合也成功引入微影的投资方腾讯作为猫眼另一大股东。2017年11月,腾讯产业共赢基金还向猫眼微影增加10亿元投资。招股书显示,腾讯目前的持股比例为16.27%。

猫眼背后的光线、腾讯、美团三大股东,是猫眼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目前,猫眼一手链接光线影业大量高质量电影的宣发出口,一手依靠与腾讯的战略合作关系,掌握微信及QQ钱包的流量入口。同时,猫眼也拥有美团App及大众点评App娱乐票务渠道的独家入口,这是今后猫眼发展为全方位娱乐服务公司的重要基础。

目前,在线票务销售仍然是猫眼收入的主要来源,2018年上半年收入11.48亿元,占上半年总营收18.95亿元的60.6%。

但是,2015年以来,“票补大战”让电影和在线票务平台都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2018年上半年猫眼净亏损达到2.31亿元。猫眼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净亏损额分别为12.98亿元、5.08亿元及761万元。

猫眼的亏损已经逐渐收窄。相比之下,对手淘票票的亏损更为严重,2018年4月,淘票票的母公司阿里影业发布了业绩预警公告,初步估算在15个月内阿里影业亏损将高达17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2018年春节档淘票票的票补。

票补是行业初期争夺市场的重要方式。为了培育在线购票习惯,各大票务平台纷纷发动票补大战,在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票补的力度更是疯狂。经历这一阶段后,在线购票的用户逐渐超过现场购票的用户。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国94.9%的电影院通过猫眼进行在线销售电影票,覆盖600多个城市。

票补也为平台带来了一大批用户,猫眼通过专业内容、用户评分体系等,提高了用户的留存度。

招股书显示,按2018 年上半年平均月度活跃用户计,猫眼是中国最大的在线电影社区。截至2018年6月30日,猫眼平台上的媒体内容月均浏览量11亿,预告片观看量累计19亿次,电影评分近1.5亿条。

另外,猫眼也建立起自己的用户评分体系和评论系统,目前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的消费选择。向上走,布局全产业链

票务平台终会出现天花板。近几年,在票务销售基础上,猫眼全面升级业务范围,把更多精力放在为电影、电视剧、综艺提供制作、宣传和发行等内容服务。

猫眼CEO郑志昊对猫眼设定的近期目标是,从票务平台升级到一站式互联网+泛娱乐服务平台。平台承担两种角色,第一种角色是能够给产业赋能,提供更多的创造增量价值的能力;第二个角色,是帮助创作者生产更多优质内容。

这一方向在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据招股书显示,2018 年上半年,猫眼提供宣发支持的电影约占中国总票房的90%。同时,截止2018年6月的18个月内,猫眼是排名第一的国产电影发行方。其中,2018年国内票房排名前10的电影中,猫眼参与宣发的就有《我不是药神》、《后来的我们》、《头号玩家》、《前任3:再见前任》4部影片。

同时,招股书显示,2018年,猫眼为《红海行动》、《邪不压正》等影片提供营销服务,还为《延禧攻略》及《创造101》等网络内容提供了数据支持和营销。

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娱乐内容服务收益占总收益29.6%,相较2017同期的25.3%有所上升。

同时,猫眼也开始,探索广告、电商等新的平台业务。

猫眼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布局全产业链的公司。

2017年,猫眼娱乐以9.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亿)入股欢喜传媒,双方将在影视项目投资、宣发以及互联网流量、技术等方面展开战略合作。这也是猫眼娱乐向电影投资、制作的上游延伸的第一步。

同样的,它的竞争对手淘票票也在进行着全产业链的布局。背靠阿里巴巴的淘票票和背靠腾讯的猫眼,在各个业务上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今年年初,《后来的我们》陷入偷票房的舆论风波。淘票票发布声明直指影片发行方猫眼电影虚假购票,欺骗影院和用户。

实际上,目前猫眼电影和淘票票的业务,都涉及到了票务平台、影片发行、制作等环节。这种角色的重叠,利益的交错,在出现票房异常时,发行方极容易成为被怀疑的对象。在猫眼电影和淘票票竞争发展的同时,这也将会是一个隐患。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