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瓴张磊带着数亿美元投资京东成为二股东,使得京东在极短时间内确定了自营业务的先发优势;高瓴更是作为腾讯的主要股东,促成了京东与腾讯合作,刘强东也成为了腾讯系的二哥,在去年一度牵头搞起了“十八路诸侯讨马云联盟”...
乌镇饭局中,刘强东正是坐在马化腾和张磊旁边,三人占据了饭局的主位。
今年,真的是东哥“水逆”年。
自今年1月创下50.68美元纪录最高价以来,如今,京东股价已经暴跌四成,股价创下近一年半来最低。半年多时间,京东市值蒸发高达2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12亿元,半年多就跌掉了一个光大银行(601818,股吧)(3日光大银行收盘市值1831亿元)。
祸不单行的是,甚至京东的“初恋男友”高瓴资本(很多年来京东一直是高瓴的第一大重仓股),开始“移情别恋”,牵手了隔壁家、京东的死对头阿里....
有网友调侃:
关于京东和高瓴资本,网上有着许多生动的故事。
2010年,刘强东当时的融资需求只有7500万美元,但是张磊告诉刘强东:这个生意要么让我投3亿美元,要么我一分钱都不投,因为这个生意本身就是需要烧钱的生意,不烧足够的钱在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上是看不出来核心竞争力的。
但张磊很清楚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最适合京东的,因为京东在他眼中恰似当年的亚马逊,而贝索斯的遗憾正是亚马逊成立时美国已经有了UPS这类的物流巨头,因此他丧失了做供应链整合的机会;而在中国,京东不存在这样的对手,因此面临更好的历史机遇。这恐怕就是为什么高瓴愿意出资帮助京东自建物流平台。
时至今日,回头去看,高瓴的这轮大手笔投资确实使京东在极短时间内迅速确立了在B2C电子商务领域不可撼动的领先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威慑了新的资本投向该领域的竞争公司,强化了京东的绝对领袖地位。
张磊在高瓴入资后的第二周就带着刘强东去了美国。刘强东在沃尔玛总部待了四五天,全面了解沃尔玛的物流网络和仓储系统,并很快在京东展开了供应链再造和物流渠道优化。
在运营上,高瓴也帮助京东引进不少富有经验的互联网运营和营销等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
在2014年,在重重阻力之下,张磊让腾讯放弃了自己搞电商的想法,撮合了腾讯入股了京东,使之成为了京东第一大股东。由此,彻底榜上大树的京东彻底一骑绝尘。
于是,在市场上,大家提到张磊就会想到京东,提到京东就会想到张磊。
男人的话果然都是靠不住的,那个曾经要放眼未来的张磊,在京东2014年上市之后,几乎没有停下减持的脚步,终于在这个季度,不再是张磊持仓市值最大的公司。
是的,那个曾经最爱京东的男子,抛弃了她。
火上浇油的是,京东的“现任男友”腾讯,有了“新欢”拼多多,开足马力全力支持砸流量,丝毫不顾拼多多与京东是直接竞争对手,也不对京东“雨露均沾”。
京东在刚上市时,因其持续亏损而饱受诟病,一直在用GMV(成交总额)的高速增长给资本市场以信心。
在连续亏损19年后,京东终于开始盈利了。2016年Q1,京东交出了第一份扭亏为盈的财报。艰苦奋斗19年,终于迎来盈利,对于京东的质疑一瞬间变成了赞美,资本市场对京东的估值依据也开始向净利润过渡。
如今,GMV的故事越来越难以为继,增速大幅下滑。
据了解,2018年京东“6路18全球年中购物节”GMV为1592亿元,同比增长为33%。但对比往年的增长态势,今年6.18越显疲软。2014年京东6.18GMV增速达107%,到2015年增速为84%;2016年增长47%,2017年同比增长50%,总体呈下降趋势。
和GMV增速一起下滑的还有活跃用户增速,以及净营收增速,2018年二季度净营收增速甚至创下上市以来的最低增速。
8月16日,京东(Nasdaq:JD)发布了2018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其中活跃用户与GMV增速均放缓,多项指标均低于预期。第二季度净营收为1223亿元人民币(约合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2%,低于分析师预期,为上市以来的最低增速。
如今,对外,高瓴张磊的新欢、曾经的旧敌阿里,攻城略地,开创盒马鲜生,直接和京东正面开战;对内,业绩下滑,低于预期,GMV增速的故事似乎越来越困难。
内忧外患之下,刘强东真的要遭遇一场“生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