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唯流量时代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如果视频网站哪一天不再显示播放量了,你会如何选择要看的节目?
如果你此时再打开视频网站看《延禧攻略》,你会发现,爱奇艺《延禧攻略》播放量数据已经不再显示。取而代之的是一项热度数据,显示为9760。暑期档热播的宫斗大剧《延禧攻略》一度创下150亿的播放量。如今前台播放量数据关闭,引发多方关注。
9月3日,爱奇艺发表声明,宣布正式关闭显示全网前台播放量,取而代之的是以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多维度播放类指标的内容热度。爱奇艺在声明中表示,播放量攀比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正在日益凸显,公司希望用更科学的热度值指标不断优化内容选择,将更多优质作品推荐给用户,从客观上改变行业“唯数据竞赛”的现状。
播放量追涨之风的背景下,小鲜肉成为流量的催生力量,天价片酬也受到多方质疑。上个月,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300133,股吧)、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大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发布《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在《声明》中,首次明确了演员的最高片酬限额。即三家视频网站和六大影视制作公司采购或制作的所有影视剧,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决定共同抵制偷逃税、“阴阳合同”等违法行为。这一事件轰炸了娱乐圈,这不是第一次限制演员天价片酬,但却是最严厉的一次。
近年,大IP+流量明星的组合是收视率和播放量的保障,这种打法助长了明星片酬一再上涨,最终引发众议,频遭央媒点名批评。破局之势从去年开始显现。《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白夜追凶》、《河神》等精品剧的出现,宣告流量主宰收视的时代已经开始衰落。到今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一大波IP剧高开低走,如翻拍版《流星花园》除了开播时引发讨论,后续鲜有关注。
日前,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联合印发《通知》,旗帜鲜明地反对行业恶性竞争,全国各大电视台联合发布的《恪守媒体社会责任,反对唯收视率自律公约》中也提到,坚决反对追求收视率和短期利益的行为。
播放量仍是市场主流
爱奇艺在声明中表示,对“唯播放量论”现象带给产业链、平台方、制作方、用户的伤害,爱奇艺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决心率先尝试结合内容作品的美誉度、社会影响力、价值导向等因素,搭建一个评价体系多元化、综合权重合理的热度值评估体系。
“唯播放量论”,何尝又不是“唯流量论”的一种。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3.8%,互联网普及率达57.7%。
几大知名视频网站中,目前除爱奇艺外,其他平台依旧能看到播放量的显示。《延禧攻略》之后,《如懿传》便快马上线,成为又一部宫斗剧的接力者。从腾讯视频的数据来看,《如懿传》在该平台的播放量已经达到27.3亿。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数据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