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列表中,EOS币单日内价格回升、七日内涨幅最高的红色数字与周围均一色的绿形成强烈对比。“跟着大盘走,谁不是在赌啊。”炒币者“听”告诉记者,自己没有了解也不想去了解EOS技术,看到币价有上升,跟着朋友就进来了。
力求通过并行链与DPOS解决延迟和数据吞吐量难题,被支持者视为“区块链3.0”的EOS(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上线接近三个月,其4000 TPS的吞吐量,与此前白皮书中声称的百万级存在相当大距离。
以超级节点竞选社群为代表的一批EOS拥趸,似乎对当前表现更有耐心。EOS Canon创始人楷书认为,以太坊上线半年后问题仍旧层出不穷,更何况EOS上线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看好EOS的未来,因为即使技术处在相对不成熟的阶段,每天仍有很高的日活量。不过EOS真正做出现象级落地应用,或许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楷书告诉记者。
与资本同样现实的,是随时准备变更的“信仰”。Hello EOS创始人梓岑告诉《IT时报》记者,曾经火爆的区块链行业峰会,如今只有惨淡的观众数量,这在最近两个月Hello EOS主办的六场粉丝见面会上,更加明显。去年梓岑只需在朋友圈、微博上发一则峰会信息,就会有三五百人亲临峰会现场,而今年Hello EOS联合六家合作媒体精心打造的峰会信息,实际到场人数却只有不到两百人。
DPOS公式机制(Delegated Proof of Stake)赋予EOS持币者决策权,票选自己心目中的超级节点团队。但上线近三个月全网投票率仅25%的结果证实,持币者并不等同于EOS社区构建者。在记者随机联系的八位EOS持币者中,仅有一位表示在关注超级节点竞选及竞选者贡献,另一位表示当前环境下骗子太多,不想关注节点竞选。大多数持币者仅以炒币姿态,将EOS币视为短期套利工具,随时待价而沽。
寻求更多收益路径
尽管短期币价波动不会为超级节点竞选团队带来致命的影响,但收益的缩减在所难免。为此,梓岑和楷书都做好了“过冬”的准备——储备足够资金,寻找能够实现收益的更多路径。
“这是个不缺钱的行业。”梓岑一直强调这点,但他的团队已经在熊市到来后缩减开支。今年EOS6月初刚上线时,Hello EOS社群曾短暂进入前21名的超级节点行列。梓岑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成立一个40人左右规模,以运营为核心的团队,全力支撑Hello EOS做好社区维护和宣传推广。但从EOS币跌破50元开始,Hello EOS团队便停止扩张。
根据EOS规则,进入前21个超级节点,或者获得投票率较高,节点团队将获得一笔来自节点增发的不菲收益。这份收益通过一个复杂的公式计算得出。简而言之,当排名在前21位时,每个出块都会对团队颁发代币奖励,得票率超过0.5%时,还会获得与得票率对应的代币形式的投票奖励。梓岑告诉记者,目前排名第一位的社群每天拥有近1000 EOS币的收益,排名第21位的社群每天约有750 EOS币的收益,排名在第22位的社群虽然没有出块奖励,但会获得400 EOS币左右的投票奖励。目前排名第一位的社群每天收益3万元,排名第21位的社群每天则收益2.2-2.3万元。
根据既往运营经验,梓岑估算一个30人的团队每年需要500-600万人民币,超级节点每年获得的奖励,足够覆盖团队运营成本。但如果考虑排名和币价的波动,这些收益则可能难以支撑团队顺利运营。
备受争议的“币改”
但当选超级节点对于团队而言,除了获得代币的增发,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当节点社群中的意见领袖,是EOS的KOL(意见领袖)。这些KOL对专注于EOS领域的项目方、投资人以及技术团队充满吸引力。
EOS Canon打算利用自身具备特质,成为这个领域的资源整合者,帮助难以上市的企业进行“币改”。楷书解释,在过去中心化服务器中,互联网企业的目标是到证券市场去上市,所谓“币改”是将股票的概念变成Token(通证),币改后的企业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完成上市和交易。
然而,尽管呼声持续已久,但“币改”若要实行,需要克服很多阻碍。巴比特加速器联合创始人胡梦迪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币改”是整个产业链的事情,需要得到所有可能接触到的人的认可,并且符合他们的利益,否则整个产业链中的既得利益者将成为“币改”的最大阻碍。此外,“币改”的形式疑似ICO,在去年9月4日央行联合七部委紧急叫停ICO的政策前提下,企业“币改”在国内受阻可能性很大。楷书认为,当前成熟的币改公司尚未出现。
如今,这家人均持EOS币数量在5万个以上,被币圈视为持币总量最大的EOS Canon社群,成立了一家总计约300万EOS币的社区型基金,旨在孵化优质的EOS项目。如果项目获得收益,收益将由基金建设者——总计约1000人的EOS Canon社群共享。楷书希望呼吁更多人投身到EOS建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