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猎云网CEO靳继磊:新技术推动新场景,企业服务垂直生态下的新机会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2:53:0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文丨 猎云网(ilieyun)2605字,约需8分钟阅读— 8月30日,以“智慧+新服务”为主题的猎云网2018年度企业服务产业创新峰会在上海凯宾斯基大酒店隆重举行,猎云网创始人兼CEO靳继磊代表主
猎云网CEO靳继磊:新技术推动新场景,企业服务垂直生态下的新机会 文丨 猎云网(ilieyun)2605字,约需8分钟阅读—

8月30日,以“智慧+新服务”为主题的猎云网2018年度企业服务产业创新峰会在上海凯宾斯基大酒店隆重举行,猎云网创始人兼CEO靳继磊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国内企业服务赛道内很多领域仍是空白,还未出现特别大的企业,但空白往往也代表着机会,未来中国toB的独角兽很可能产生于这些领域。

B端产业加速发展,其原因在于两点,第一,C端的流量红利消失,大家转而向B端寻求新的突破;第二、新兴技术的发展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更多可能。传统企业级服务都主张管理流程和信息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效率可以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

那么,在新技术、新形势下的企业服务如何创造第二个春天?靳继磊认为,从企业方来说,企业服务领域的垂直化发展趋势已经趋于明显,企业级服务商应快速搭建其垂直生态。同样,现在大家都在讲场景,如何在新技术的基础下,结合新场景产生更大的新市场机会是创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投资人角度来看,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机构从一开始的跑马圈地、只看收益回报的投资逻辑,逐渐趋向于技术导向型的逻辑。现阶段,投资人更加看重企业是否基于用户的场景出发,有效地推进技术和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同时提供多元化的咨询服务,把技术、产品、服务真正结合到一起,解决用户痛点,满足其需求才是根本。

2015年,企业服务市场就开始复苏,发展至今,迎来爆发期,虽然尚未到一个收获期,但浪潮已经开始。靳继磊表示,“企业服务从来不是一门“快生意”,尽管我国企业服务市场规模还不可与美国比拟,但从中国的企业数量上来看,并不比美国少,这也映证着中国企业服务还有很多机会,是一个可堪称为万亿级规模的“超级蓝海”。对于深耕企业服务领域的各位来说,如何抓住机遇,适应2B互联网创业的新方式,如何在触及各个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上发挥无限的可能性都是值得思考的议题。”

本次峰会以《智慧+新服务》为主题,由猎云网主办,锐视角、猎云资本、猎云财经、AI星球、创头条协办。政府领导、投资机构、创业者等嘉宾围绕企业服务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共享办公、法律税务等垂直赛道的多个议题展开探讨,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寻找创业新商机,把脉企业服务未来新方向。


金秋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值此之际,欢迎各位领导,嘉宾、媒体朋友们莅临猎云网2018企业服务产业创新峰会现场,共同探讨企业服务的未来与新风向,同时也十分感谢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以及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对猎云网的大力支持。 金秋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值此之际,欢迎各位领导,嘉宾、媒体朋友们莅临猎云网2018企业服务产业创新峰会现场,共同探讨企业服务的未来与新风向,同时也十分感谢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以及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对猎云网的大力支持。

对比美国市场,中国的企业服务尚处早期。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任何一个企业服务市场的垂直领域赛道都十分拥挤。

反观国内,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科技产业过于集中在消费级互联网领域,在企业级领域上的关注度严重落后于欧美国家,其总投资额仅不到2%,市场潜力被严重低估。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服务赛道内还有很多领域仍是空白,不管是人力资源、销售、客服,还是包括医疗、物流等在内的垂直领域,都还未出现特别大的企业,但空白往往也代表着机会,可以预见,接下来中国toB的独角兽很有可能产生于这些领域内。

回看这几年国内企业服务行业发展轨迹,市场在经历过2015年的元年、再到2016年资本寒冬,其热度仍旧不减。一方面,互联网C端的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业务创新速度开始放缓,大家转而向B端寻求新的突破。以BATJ为首的互联网大公司也开始基于自身发展基因,布局企业服务,或投资或自己亲自尝试,从不同程度上促使企业服务加速发展。

另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品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其实他们的运用最开始从企业开始。很多传统企业级服务都主张管理流程和信息化,而现在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效率可以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这个惊人的数字有可能会颠覆一个行业。

至于在新技术、新形势下的企业服务如何创造第二个春天,我们可以从相互紧密关联的创业者、企业用户以及投资机构逐一展开。

首先,从踏入企业服务的创业者开始说起,巨头凶猛依旧,谨小慎微的初创企业约谈着同样谨小慎微的资本。在这个市场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两拨人,一种是坚持服务为本,一种认为SaaS产品更重要,坚持的理念不同,其结果导向也不一样。

宏观来讲,产品是交付的主体,服务是维系的保障,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者来说,如何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节省成本、方便管理;行业如何结合互联网集约化服务,推进SaaS产品进展,都是值得思考的议题。同样重要的是,得行业者得天下,企业服务领域的垂直化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不管是从行业还是从细分业务角度,企业级服务商都应当快速搭建其垂直生态。

在用户层面,生产效率是决定经济长期发展速度的唯一要素,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企业级产品的迭代速度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用户发展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没有付费习惯,收费模式必死无疑”这样的声音一直存在。虽然有这样的声音,但事实上,就拿企业来说,当企业用户需要定制化,甚至生态化的企业级应用,市场就会敏锐的捕捉到这样的讯息,连锁反应之下,便会有厂商开始为用户提供这样的产品。同样,现在大家都在讲场景,站在企业用户的角度,如何在新技术的基础下,结合企业新场景产生更大的新市场机会是各位入局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投资人角度来看,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机构从一开始的跑马圈地、只看收益回报的投资逻辑,逐渐趋向于技术导向型的逻辑。现阶段,投资人更加看重企业是否基于用户的场景出发,有效地推进技术和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同时提供多元化的咨询服务,把技术、产品、服务真正结合到一起。正如上面提到的,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满足其需求才是根本。

人口红利正当时,资本的钱都砸向了toC企业。对于企业而言,仅靠市场红利驱动就能轻松赚钱,因此对于新工具、新方法的采用意愿就很低。而当中国经济进入寒冬、增速下行的时候,人们开始思索新的创新,企业服务领域的机会也就来了。2015年的时候,就有人说企业服务的春天来了,来了两三年了,虽然尚未到一个收获期,但浪潮已经开始。

以小程序为例,2018年是小程序的爆发之年,已经深入到零售、社交、内容、餐饮等各个生活场景,红利凸显,创业者、投资人纷纷涌入赛道加大布局,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大家也都知道,企业服务从来不是一门“快生意”,它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美国经历了30年的储备才呈现出今天这样成熟的企业服务市场,投资圈应该给中国企业服务更多信心、更多耐心和支持。

尽管我国企业服务市场规模还不可与美国比拟,但从中国的企业数量上来看,并不比美国少,这也映证着中国企业服务还有很多机会,是一个可堪称为万亿级规模的“超级蓝海”。

对于深耕企业服务领域的各位来说,如何抓住机遇,适应toB互联网创业的新方式,如何在触及各个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上发挥无限的可能性都是值得思考的议题。可以肯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服务行业都将会持续受到投资者和创业者们的热捧,市场热度有望继续,企业服务领域的独角兽同样值得被期待。

谢谢大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猎云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