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祖 爽
移动内容聚合平台趣头条日前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递交IPO招股书,公司将最多筹资三亿美元,主要用于拓展与加强内容体系、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事实上,这款上线于2016年的APP仅仅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就已经成为苹果应用商店中国区排名第三的新闻应用之一,获得腾讯投资后,趣头条也被看作是腾讯狙击今日头条的利器。但与此同时,趣头条刷新闻赚现金的模式却广受诟病,对于急速扩张后的趣头条来说,谋求上市或许只是其迎接挑战的开始。
主攻下沉市场
猛攻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是趣头条目前的核心获客方式。
招股书显示,趣头条今年上半年营收为人民币7.178亿元,其营收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今年上半年广告收入为6.69亿元,2017年同期为1.06亿元。
从融资情况来看,趣头条在2017年下半年获得成为资本、红点创投、华人文化的4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亿元)A轮融资后,今年上半年完成由腾讯领投、小米及其他财务投资者跟投,超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亿元)的B轮融资,整体投后估值超过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6亿元)。今年8月,趣头条还引入了包括人民网(603000,股吧)旗下基金在内的战略投资者,投资额近8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5亿元),投后估值达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5.6亿元)。
从股东结构来看,目前腾讯是趣头条第四大股东。趣头条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持有2712万普通股,持股比例39%;趣头条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磊持有712.5万普通股,持股比例10.2%。高管和董事合计持有3425万普通股,总持股比例49.2%。其他趣头条主要股东为Qu World Limited持有950万普通股,持股比例13.7%;腾讯旗下投资基金持有542万普通股,持股比例7.8%。
近年来,互联网流量获取成本日益增高,一二线城市流量红利基本殆尽,三四线为代表的下沉市场成为了目前互联网增量红利的全新蓝海。猛攻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是趣头条目前的核心获客方式。易观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下沉市场总人口是10亿人,移动设备约5亿台,平均每人0.5台移动设备,下沉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此外,今年上半年,腾讯与今日头条掀起了一场互联网战争,闹得沸沸扬扬,而这场“头腾大战”以腾讯与今日头条都把对方告上了法庭而暂时告一段落。现如今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背靠腾讯的趣头条已经有杀出重围之势。
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7月,趣头条APP的累计装机量达1.54亿次,月活用户4880万人,在两年多时间内跃居内容聚合领域第二名,仅次于今日头条。同时,易观数据显示,今年7月,趣头条APP日活用户渗透率(即趣头条日活/全市场移动设备日活)达到4.2%,在移动内容聚合领域仅次于今日头条,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趣头条能否成为腾讯的狙击武器仍然有待观察。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装机量并不意味着用户量,不排除是作为手机预装。这些应用很难转化为消费,因此单纯突出装机量,或许只是一种有选择的宣传形式。经济学家宋清辉也表示,近年来,趣头条背靠腾讯这棵大树,得以迅速发展。总体来看,趣头条至多算得上是“资讯端中的拼多多”,目前还不能对今日头条造成威胁。
发展模式存隐忧
趣头条“用现金换流量”的模式饱受诟病,甚至被认为存在变相传销的嫌疑。
趣头条区别于其它资讯类APP的最大特色,是所谓的“网赚模式”。在趣头条看新闻、阅读、分享链接、评论、签到都可以获取现金或金币,金币亦可以兑换为现金。更值得一提的是趣头条类似于直销的获客方式。下载趣头条之后,在任务栏可以看到,每邀请一位好友可以获得八元现金,拉来的好友每在趣头条上看一篇文章,用户都可以获得一定金币的“进贡”。
中国商报记者注册趣头条APP后发现,趣头条更加侧重于以奖励为中心发展的各种方式,激励种类也比较多样。当用户注册成为趣头条的新用户之时,首页马上就会弹出一个新人红包,在APP主页的任务一栏,用户每天可通过完成邀请好友、开宝箱分享、唤醒好友等任务赚取金币。据APP显示,1600金币可以兑换成一元,签到五天以上可获得一次一元提现机会。
不过,趣头条“用现金换流量”的模式也饱受诟病,甚至被认为存在变相传销的嫌疑,这也从侧面折射出趣头条迅猛扩张的隐忧。对此沈萌表示,趣头条目前的发展模式可以看作是在花钱买流量,这不是一种可以长期稳定发展的模式,属于单纯金钱交易,这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收益。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趣头条最直接的变现模式就是广告。据媒体报道,从2017年4月,趣头条就已经开始了面向中小广告主的商业化运作。2017年趣头条单月广告收入峰值高达7000万元,全年广告收入为数亿元。现在的起步价是5600元,其中,5000元为广告费,600元为服务费。
虽然趣头条的营收增长迅猛,但面对巨大的现金投入和补贴,其目前仍然处于巨额亏损之中。该费用在招股书中被列为主要营销推广费用,数据显示,其2016年投入5090万元,占同期收入的87.8%;2017年投入4.196亿元,占同期收入的81.2%。今年上半年投入6.119亿元,占同期收入的85.2%。在2016年亏损1086万元、2017年亏损9476万元之后,今年上半年又亏损5.14亿元。
除了发展模式隐患颇多外,趣头条还面临着商标侵权的风险。招股书显示,由于某家竞争对手以“趣头条”商标与自身商标类似为由提出异议,趣头条目前仍未完成“趣头条”商标的注册,趣头条对此已向商标局提出抗辩,但若抗辩不成功,趣头条或将面临诉讼压力,并被迫为其旗舰APP采用新的品牌名称,从而产生额外的营销成本,并可能需要赔偿大额损失,使其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趣头条的发展模式存在的隐患较多,例如趣头条目前尚未获得“趣头条”商标,这意味着未来趣头条在盈利模式不变的情况下,若继续使用“趣头条”或会面临商标侵权的风险。”宋清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