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自从来到世间,它从头到脚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卡尔·马克思
8月24日17时35分,温州乐清警方接群众报警称,其女儿赵某(20岁,乐清本地人)于当日13时,在虹桥镇乘坐滴滴顺风车前往永嘉。14时许,赵某向朋友发送“救命”讯息后失联。25日凌晨4时许,警方在柳市镇抓获犯罪嫌疑人钟某(男,27岁)。经初步侦查,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奸杀的犯罪事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但是更让人震惊的是,据《温州都市报》报道,乐清的林女士前天下午曾坐过犯罪嫌疑人的车。在从乐清虹桥到翁垟的途中,司机将林女士带至偏僻处意欲不轨,但林女士侥幸逃脱。林女士随后将此事投诉至滴滴平台,但截至在赵某受害案案发,林女士都没有收到滴滴的相关反馈和处理结果。
1
这已经不是滴滴第一回出事了。
今年5月6日,21岁的空姐李某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了滴滴顺风车赶往市内,但此后整整一天,李某的父亲李先生无法联系上女儿,于是选择报警。8日,李先生接到警方告知,李某的遗体被找到了,身中多刀,非常惨。
针对这一凶案,5月10日中午滴滴平台发布声明称:
对于郑州顺风车乘客李女士遇害一事,我们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在这样的悲剧面前,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我们沉痛的自责。滴滴真诚地向李女士的家人道歉,作为平台辜负了用户的信任,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后滴滴顺风车停业整顿,开启了限时操作和人脸识别系统,以求降低乘客人身安全风险。
客观地说,想要完全绝对地杜绝风险是做不到的。在滴滴之前的出租车时代,此类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在5月里的许多网络声讨之中,也不乏有替滴滴打圆场的声音。很多人寄望于滴滴利用科技手段,建立更及时、更高效的反应机制,从而实现对车主和乘客双方人身安全的最大保障。对此,滴滴郑重承诺,客服将在两小时之内对乘客的投诉进行回复,并及时进行调查处置。
然而,8月25日,滴滴给出的是第二份道歉声明。
滴滴没有学习碧桂园那种让人心寒齿冷的做法,而是选择了道歉,这似乎是一个还过得去的态度。然而现在是8月底了,整改后的滴滴本有机会在林女士举报之后,赵小姐遇害之前,将嫌犯钟某这颗雷拆掉,但滴滴什么都没有做。滴滴的所谓“两小时之内作出回复,并及时调查处理”的承诺不过一句空话,这叫人如何相信滴滴的诚意?
5月里郑州的空姐遇害案、8月里温州乐清事件,它们真的能够引起滴滴关于安全问题的反思吗?
就在乐清案爆发前一天,滴滴CEO程维的一段视频在网上爆红。
吴晓波在视频里问他:“滴滴为什么会涨价?”程维很坦诚地说,涨价确实是真的,前两年的低价打车完全是因为有滴滴公司在背后对司机进行高额补贴,也会通过各种满减、优惠券的形式来贴补乘客,所以才会出现当时的低价,但是现在高额补贴已经不再推行了,所以也就是说,现在提高了的价格就是原先本来的价格而已。
“现在涨价就是你们还前两年补贴的债!”
网友们都笑了:“当初是滴滴强行要发补贴,我们不接受滴滴还不乐意呢,怎么现在滴滴会认为这是我们欠滴滴的债呢?”“这其中的逻辑很让人费解啊,我们谁找滴滴借过钱?”
然而滴滴不这样想,在滴滴的逻辑世界里,这笔“债务”是个客观存在,而欠债是要还的!
这笔债务是否成立,相信法律界的专家会给一个靠谱的说法,作为消费者我们不需要纠结于此。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人们最关心的是服务质量,而安全是所有服务项中第一级别的,如果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其他的服务项都是扯淡。
当然,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滴滴最关心的是赚钱,如果企业不能盈利,那么所有的事情都是扯淡。这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因为它们并不矛盾,鱼和熊掌在此处可以得兼,相信谁也不反对滴滴去赚它本该赚的钱。
然而,安全呢?
2
滴滴一直被视为独角兽公司,滴滴的拥趸们认为,它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先锋,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滴滴的商业模式。
2009年,Uber公司诞生,这是共享出行领域里最早的先锋。
2010年5月,第一个山寨版Uber在中国落地,它叫易到。
2012年,程维带着10万,老同事王刚带着70万,两人离开阿里,在中关村(000931,股吧)推出了滴滴打车。
在那个年代里,打车软件层出不穷,易到、滴滴、神州、人脉团、快的等一大堆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烧钱补贴的方式互相抢夺市场,而在这一场烧钱游戏中第一个阵亡的是出行行业的老江湖——传统出租车公司。
传统模式的出租车行业乱象也很多。它们割据一方,垄断了区域市场,一方面要收出租车司机高昂的份子钱,一方面又以绝对的话语权来制定出行价格。它们滋润地生活了很多年,误以为自己能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但事实证明它们都是纸老虎,当山寨版Uber们拿到了风投之后,这些观念老旧、体态臃肿、行动迟缓的出租车公司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中国Uber们的创新之处在于两点:打车系统在手机终端落地,让叫车变得非常方便;它们盘活了存量,提升了私人汽车的使用效率。有了这两大优势,再加上资本助力,传统出租车公司当然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然而,老江湖的阵亡只是这场大战的起点而已,这些江湖新秀们还必须砍翻其他竞争者,才能赢得一个垄断的未来向金主们交作业,于是烧钱补贴的游戏玩得越来越激烈。在这个阶段,已经没有什么商业模式的创新竞争可言,大家玩的是最简单也是最血腥的模式——价格战。
价格战的江湖,比拼的是新秀们的融资能力,而滴滴在融资方面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滴滴先是不远千里来到深圳收下了腾讯的投资,然后在2014年补贴大战最激烈的时候引入柳传志之女、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柳青,随后在2015年情人节合并阿里系快的,2016年合并百度系Uber。虽然BAT们在许多商业领域互相厮杀,彼此都成了血葫芦,但在滴滴这里却形成了一道奇观:滴滴是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因为补贴大战的背后其实是BAT们的厮杀,但它们谁都弄不死谁,最后各位大佬握手言和,从此后终于可以手拉手一起快乐地割韭菜了。
2017年4月20日,周航辞去易到所有相关职务,滴滴一统江湖的时代正式到来。
回过头来看,这场出行领域的大战带来的实质性创新集中在两个方面:打车系统在手机终端落地,让叫车变得更加方便;盘活了存量,提升了私人汽车的使用效率。但是,它并没有改变出行行业的运营的本质。
再性感的共享经济故事都离不开一个简单的基本逻辑:提供共享自身的成本+提供共享带来的额外成本(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