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向俊:"互联网+"的给予与伤害!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2:34:0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房租暴涨还未完全过去,今天一件让我们痛苦的事情:温州20岁女孩乘滴滴遇害。我们是否应思考"互联网+"给予我们了什么,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伤害! 今年已经连续两个女孩子因为乘坐顺风车失去了生命,这两起
房租暴涨还未完全过去,今天一件让我们痛苦的事情:温州20岁女孩乘滴滴遇害。我们是否应思考"互联网+"给予我们了什么,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伤害!

今年已经连续两个女孩子因为乘坐顺风车失去了生命,这两起案件是目前我们知道的影响最大的两起“滴滴事件”,虽然犯罪分子得到了惩罚,但是失去生命的女孩无法再次生命!她们的家人将会承受太多太多的悲伤,白发人送黑发人,在我们中国绝对是最伤悲的事情!


向俊:"互联网+"的给予与伤害! 滴滴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滴滴也道歉了,但是这个道歉似乎还是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警方的执法流程也被社会质疑!可是,应该检讨的只有滴滴或警方?警方与滴滴是不是应该保持沟通,银行有报警系统,为什么滴滴关系到老百姓(603883,股吧)生命财产安全就不能警方同步系统?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伴随改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巨大痛苦与伤害!

资本逐利是本性,让现在资本更加喜欢介入互联网行业,因为这类企业的估值很容易放大。但是我认为现在某些互联网企业,真的有点过了,其估值根本匹配不了其价值或者社会影响力。

互联网+文化=文交所,让我们都知道了邮币卡;互联网+租房=互联网中介,让我们知道了房价房租暴涨;互联网+金融=P2P,让我们知道高利贷校园贷……但是,但是我们又得到了什么?

不可否认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乐趣与便捷,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就一味否定其价值,但是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为什么现在的这些创新,怎么样才能我们带来的伤害可以降低?

以下是我的一点想法,可能还不够成熟,也可能没有一点点意义,但是我还是想表达出来。有不同观点的还望勿喷,也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留言写出自己的观点。

我固执的认为现在互联网企业普遍的估值模式: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真的不符合我们目前国情。因为我们又庞大的人口基数,但是信用体系都还不够完善,很容易被某些不法分子钻空子。

一个创新的互联网+企业,一旦得到社会的初步认可,资本就疯狂介入,其目的是什么?好像是潘石屹前几天说过,即使房租再涨一倍,也无法让互联网公寓企业实现盈利,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的资本介入?

简单来说,现在互联网企业被资本热捧,其目的是要获得更多的用户数据,这个数据是什么,我不多说各位朋友应该是知道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商品现货。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