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却已安全为由屡次刁难,导致华为在澳洲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澳大利亚向华为捅刀,这个事性质非常恶劣!一是华为在澳洲提供无线技术15年,说突然就变脸了;二是第一个禁止华为5G的国家;虽然澳大利亚在华为海外市场份额并不大,但他开的这个先例,非常具有破坏性,不排除会引来效仿。
这些年,华为在海外披荆斩棘,为中国在激烈竞争中拼出一片天地,而华为5G更是非同寻常,它不仅是比4G多一个G,更承载着中国人在通信技术及国际标准上弯道超车的梦想!
我们总说科技无国界,但别人却一次又一次把我们关在门外,我们的科技还没崛起,就享受到这种排斥;
澳大利亚特恩布尔政府,口头上要改善对华关系,但行动上却捅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令人愤怒!
今天华为中兴5G业务被禁,也牵动了国人的心,外交部、商务部都出来表态,外交部警告不要“人为设置障碍”和“歧视性做法”,提醒澳方应摒弃偏见,为中企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商务部表态更为严厉,直接斥责澳政府的错误决定,提醒澳方以大局出发,别动辄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和限制中国企业!
为了一家民企,国家多个部门出来撑腰,在中国以往并不多见;可见国家对5G的决心,对华为中兴的重视。
面对中国的崛起,全世界都不理解,并遏制我们科技的发展;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怕了,怕我们强大以后会像他们当初欺负我们一样欺负他们....谁不愿意一直当霸主呢?
面对澳大利亚的挑衅,我们除了谴责,是时候做一些反制措施,既然忍够了,那就无需再忍!要知道,澳洲是少数几个,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国家,2018年,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424亿美元,进口只有256亿,顺差接近200亿美元。
澳洲的牛奶、葡萄酒等,这几年出口中国暴涨,如果加征关税,作为对澳的抗议和惩罚,应该能起到威吓作用!
不过总体而言,中国进口澳洲的商品,66%是铁矿石,由于我们铁矿石外依存度高近90%,如果不从澳洲进口,其它国家几乎难以替代。
但如果咱们强行加征关税,到头来可能像大豆一样,最后国内反而涨价了,吃力不讨好;也许这才是澳大利亚敢于对付华为中兴的勇气!
……
就在一周前,美国当局颁布法案,禁止政府部门及其承包商向中兴、华为和一批其他中国公司购买设备,理由是国家安全,这次澳大利亚的理由也一样。
这足以证明,澳大利公然禁止华为的5G设备,因为背后有老大美国撑腰;而澳大利亚选择封杀,正是来自美国的授意!
此前,美国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把华为排除出利润丰厚的美国市场,现在澳大利亚又故伎重演,坐实了美国“打手”的身份。
封杀华为这种民营企业,这与美国澳大利亚倡导的市场经济原则,显然是背道而驰,可人家就这么干了!你能怎么滴?也是,我们只能抗议,只能警告,但并没有太多反击的武器!
为什么华为中兴只能逆来顺受?有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虽然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架不住世界第一联合一帮小弟围堵,这是客观事实。
即便在5G领域,华为经过多年努力和推动,可以说是一个主要标准制定者,不仅在通讯技术领域有显著优势,在手机研发上,华为也投入巨大研发经费,手机销量已经超越苹果,成为了世界第二!
但在科技的基础技术积累中,我们还远远后落后,首先5G芯片被高通和三星把控,华为虽然也有自己的芯片麒麟980,但要注意,它只是商用芯片,非基带芯片,我们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在国内高精度芯片领域,几乎都是台积电委托生产,国内5G芯片也缺乏成熟的商用工艺支撑,整体落后发达国家两代;
现在5G芯片关键装备及材料配套主要由境外企业掌控;我们的弯道超车,目前看难度非常大!
因此,澳大利亚敢于封杀华为中兴,是因为美国这样的超级老大撑腰;为和中兴凭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冲破他们的阻挠!
所以,华为含泪退出美国市场,对澳大利亚只是控诉...而且终究难改命运,只能把委屈“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记得去年,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说过一句让国人倍感心酸的话:“中国对美国那么开放,而我们在美国却被害成这样”!
……
通过华为中兴事件,我们要认清一个现实,这些年中国国力进步很大,我们过去40年是经济奇迹;但整体实力而言,我们在某些核心领域差距很大!
美国的强大,除了军事,主要就是因为一硬一软,也就是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两大非常核心的产业,其它国家本来遥不可及!
但因为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规划,打乱了美国的节奏,让他们感到了威胁,于是出来制约我们。
在经济实力上,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但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来看,中美差距相当大,尤其是人均GDP,中国是美国六分之一都不到!
因此,大家可以看出,贸易战中国一直对等反击为主,并不希望事情闹太大,一方不可收拾;当然,也没有期望迅速解决战斗。
我们的策略基本还延续了此前基调:韬光养晦!怎么才能争取发展的机会?必然是一定程度的让步和让利!
这就解释了,我们企业总会受到窝囊气;只不过由于今年的特殊,导致华为和中兴更引人注目而已。
经济实力强,美国在科技的投入,也堪称天文数字,去年就超过5000亿美元,大约是中国的2倍;比你强的人比你更狠,投入更多,咱们现在输一些, 好像也没特别丢人!
至于澳大利亚,宁愿承受高昂的网络连接费用,也要与美国打压华为同步,因此这完全是政治行为,而不是企业行为,别说华为无能为力,世界上任何企业都只能认栽。
但幸好,华为已经不再是默默无闻的企业,也不是襁褓中的婴儿;他要变成巨人,就要学会承担挫折和风浪,这是使命也是责任。
头条君相信,接受考验的华为,一定会脱胎换骨的;而总有一天,我们会连本带利,把收到的委屈,失去的机遇都拿回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财经头条。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