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8小时,腾讯二季报引发了一场大大的恐慌,虽可能只是虚惊一场,却却让腾讯感受到浓浓的恶意。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腾讯的游戏收入出现环比大幅下降,网络游戏收入252.02亿元,较上一季度下降12%。腾讯第二季度净利197.16亿元,较上一季度下降23%,随后彭博新闻一篇报道称中国游戏审批的“版号已被冻结”彻底引爆了对腾讯的担忧,今日收盘腾讯控股再跌3.04%,周二、周三腾讯股价已连续重挫。
从产品研发、运营和发行等几个核心指标来看,腾讯游戏也确实继续保持健康,特别是品类储备非常丰富合理,且近期将有15款过审新游戏陆续推向市场,海外市场数据也相当强劲。
腾讯总裁刘炽平认为游戏业务下滑“偶然因素”,雪球创始人方三文也力挺腾讯的战略,认为股价回调也是好事情,不少投资人也开始讨论是否要抄底。
但对腾讯来说,过去24小时乃至72小时是刻骨铭心的,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经过怪物猎人下架的猝不及防,和昨天外界怀有敌意的做空论调,在腾讯上市十周年的日子里,马化腾可能头一次感受到了烦恼。
多位知情人士称,目前版署已先采取临时措施,发放收费测试许可,待三定方案敲定后开始发放牌照,这两天已经陆续有企业拿到牌照了,网上炒作的消息不准
事情似乎变得很简单明了,近日外媒热潮的所谓“冻结“游戏审查,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导致腾讯卖不了“吃鸡”游戏的皮肤了,而解决方案也很简单,那就是——等。
市场恐慌可能很难被这种解释抚慰,不仅是腾讯的投资人也包括马化腾本人。科技媒体人雷建平认为,手游、端游收入双双下降反映了腾讯业务的空心化,这将是马化腾的烦恼。
也有人认为,这一事实不仅讽刺,更是一个重大信号,监管风险这个幽灵被放到了最大。2016年7月1日起,移动游戏必须获得版号后方可正式上线,如今看来过去25个月,这一政策虽未导致手游开发商大批死去的情景,但未来版号政策更严厉可能将是新常态。
有知情人士向数娱梦工厂分析,以前版署的规章是国产游戏司里发,进口游戏总署发,以后审批部门还将包括中宣部,也就是说游戏审批需要三定,所以将“不是一般的慢”。
有观察机构称去年月均审批游戏100个,而今年只有50个,数量几被腰斩,预计更多游戏公司计划8月下旬发布中报,这一数据会更加惨不忍睹,对于换皮实现用户拉新的大量A股游戏公司,下半年的数据显然将持续难看。
在二季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腾讯并未回答游戏界最希望澄清的几个事实:
第一个,审批有没有时间表?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电话会议中坦言,国家广电总局正在进行重组,目前暂时停发了手游许可证,但至于何时能够发放,表示依然需要国家广电总局的许可。
第二个,审批的标准有什么变化?
《怪物猎人:世界》遭下架,用户表示很蹊跷,因为并无常规的暴力色情等元素,腾讯总裁刘炽平回答:“实际上我们已经获得了这款游戏的商业化许可,但是游戏内容却并没有完全符合监管的要求,所以我们暂停了这款游戏的内容销售,并且与开发者协商后决定之后继续申请销售许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全程都与政府人员和监管机构密切沟通和合作,希望之后的检查流程可以有所改进。”
看来目前为止腾讯自己也不太清楚游戏被下架的具体原因。
第三个,现在主管部门对游戏是什么样的态度?
这显然是更加牵动业内敏感神经的一个问题,在“王者荣耀”精神鸦片论等舆论发酵后,过去半年,腾讯、盛大游戏等头部游戏厂商全力投入所谓“新文创”,摸索游戏与传统文化概念的结合,这显然不仅是简单的商业化行为,更是在为游戏寻找背书实现正名,整个行业“满满的求生欲”已经不言自明。
二季财报显示,小程序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目前微信小程序生态内正在积极扶持“小游戏”类目,截至7月10日,微信团队官方公布的小游戏累计已超过2000款,7日留存率达45%,目前,小游戏已经开始了安卓道具内购、小游戏广告组件等商业模式探索,通过分成获得收益。
此外,上半年腾讯海外游戏收入超过10亿美元,在中国区IOS榜单中,腾讯有2款游戏长期位居top3,商业变现能力依然强劲。
二季报透露,会重新调配资本至高优先级项目,“近期积极投资于腾讯认为可促进腾讯游戏平台业务发展的游戏直播服务。对虎牙直播和斗鱼两大平台多支持。”可见游戏直播将成为下一个发力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数娱梦工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