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红芯,一个装逼过度被雷劈的故事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2:13:0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对红芯创始人陈本峰而言,这大概是人生中最漫长最焦灼的两个小时。因为他不知道下了飞机那一刻,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8月16日上午,红芯被网友踢爆,嘴上说是“世界上唯一属于中国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结果被网
对红芯创始人陈本峰而言,这大概是人生中最漫长最焦灼的两个小时。因为他不知道下了飞机那一刻,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8月16日上午,红芯被网友踢爆,嘴上说是“世界上唯一属于中国自己的浏览器内核",结果被网友重重解压缩之后,都是谷歌Chrome的文件。

舆论发酵之后,正在上海出差的陈本峰,匆匆忙忙的赶回北京。


红芯,一个装逼过度被雷劈的故事红芯宣称的“内核代码超过1000万行,已经相当于Linux系统内核,兼容极佳,兼容Windows XP、IE6等等,中国唯一获得国产麒麟操作系统和飞腾芯片兼容性认证的浏览器”。
红芯,一个装逼过度被雷劈的故事 8月15日,红芯刚完成2.5亿元C轮融资,股东包括森马集团、以及晨兴资本、IDG、达晨创投等大VC。

“如果这次没有挺过去,可能明天公司就不存在了,六年化为乌有。”陈本峰对新浪感叹道。

六年前,陈本峰在香港遇见了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读书的高婧,二人一拍即合,开始创业。

在2018年之前,他们一直做的事情叫做“云适配”,也就是“仅仅通过一行代码"把企业的PC网站、内网、办公系统等转化成移动端网站。
直到2018年,许是因为中兴的芯片事件,陈本峰将“云适配”品牌 直到2018年,许是因为中兴的芯片事件,陈本峰将“云适配”品牌更名为“红芯Redcore”,开始主攻"国产自主”浏览器。

我浏览了红芯白皮书,简单点说,它是给大公司定制了一个浏览器,举个例子,大公司可能存在各种办公系统,红芯设置了身份认证前置、也就是单点登陆,代替了传统的VPN。

以及满足大公司的种种奇特的要求。比方这种防手机拍照泄密的,给浏览器全部打上水印。又比方说本地缓存、数据传输、文档内存全部加密。
可是,开源的Chromium内核 可是,开源的Chromium内核最后一个兼容xp版本,停留在49版,红芯为了兼容xp只能使用这一版。Chrome最新的稳定版已经到了68版,这中间有大量的安全修复,而号称以大型政企为客户的红芯就假装没看见的忽略掉了。有没有可能被不怀好意的黑客攻击?

而高婧把这一切称之为“站巨人肩膀上做了创新”。
如果这种市场需求是真的,那么我觉得 如果这种市场需求是真的,那么我觉得周鸿祎的360更有资格去做这件事情,好过红芯这种草台班子。

当时,360的快速回归A股,也存在着国家网络安全保密的考虑在。

红芯一直宣称,自己有无数高大上的客户,如雷贯耳。高婧很得意于自己死磕客户的能力,陈本峰又很以在投标时仅此一家为傲。但是如今又被国资委、中车集团等纷纷否认。
这是一个 这是一个拙劣的投机故事。你并不能说它是诈骗,红芯是做了点事情的,尽管和吹嘘的大相径庭。陈本峰也的确曾就职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团队,甚至还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然而,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夸大其辞、装模做样、弄虚作假、紧紧捆绑红芯和政府、国企、知名投资机构的关系,试图把自己包装的更宏大一些。

就连陈本峰和高婧的简历都是包装过的。陈本峰自称科大讯飞(002230,股吧)联合创始人,却仅仅是个实习生。高婧自称哈佛大学毕业,实际上只是短期交换。
红芯事件和 红芯事件和15年前的“汉芯事件”有些相像,又不完全一样。汉芯事件要恶劣的多。

当时,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布了“汉芯一号",场面极为盛大,信产部科技司司长、上海市副市长等悉数到场,由知名院士和863计划集成电路专项小组负责人等组成的鉴定专家一致评定通过。

后来发现,所谓的汉芯一号,是陈进从美国买来摩托罗拉芯片,找了两个农民把芯片表面的MOTO字样全部用砂纸打磨掉,然后再打上汉芯的logo。
这件事,是在三年后被一个“深喉”捅破的,随后一些嗅觉敏锐的媒体介入,才逐渐曝光。 这件事,是在三年后被一个“深喉”捅破的,随后一些嗅觉敏锐的媒体介入,才逐渐曝光。

陈进在忏悔书中写道:"

我鄙视那些伯乐,我夸大的简历他们竟然核对都不核对,就照单全收了。本来我还有点担心,但有伯乐的支持,我胆子才大起来。"

我鄙视那些高高在上的院士、组长,事实上他们什么都不懂,只要有ZF一招呼,签字费给够,他们什么都能鉴定出来!真正害我的,正是这些专家学者。"

我鄙视那些不敢承担责任的人。以我陈进的能力,绝不可能形成这一局面。但是,当事情出来后,看看他们的嘴脸,全都狠不得把自己擦干净,曾几何时,他们还为没能给更多支持、没站在最前场露脸而郁闷哪。"

借助“汉芯一号”,陈进曾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事后,陈进及相关人士并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如今已经东山再起。

二十年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变过。

可能陈本峰和陈进的本意是想做好技术的,但是夸夸其谈和往脸上贴金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实在太巨大了,吹牛吹习惯了,把泡泡吹的足够大,大到投资人相信、客户相信、甚至自己也相信的地步,或许就是成功人士了。

想起当时举报人在信中所写的:“我最初愿意加入陈进的团队,因为他很务实,但是汉芯一号的发布,申报项目一个接着一个,陈进感受到了务虚给他带来的好处和便利,他为什么还要那么务实的投入金钱,到时候还不一定能有务虚的来的多。”

特别是整个社会又以“谁有本事赚到快钱”,作为人生赢家的标准。除了靠明察秋毫的网友活捉,实在无解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圈女神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