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加密货币基金研究公司最新分析显示,虽然2018年加密货币价格不断下跌,监管环境也依旧不够明朗,但是依然没有阻止投资者投资加密货币行业的热情。
加密货币矿业公司Argo Blockchain PLC
近日,成为第一家加入伦敦证券交易所(LSE)的加密公司,筹资约3200万美元,总估值约为6100万美元。
那么,“加密货币亚马逊”
能否跨越加密货币生死红线呢?
01
百家争鸣,亦可一枝独秀
Argo Blockchain是一家相当年轻的公司,其成立于2017年,旨在建立一个国际数据中心管理业务,以协助开发加密采矿即服务(MaaS)。
出租加密采矿权
但Arg不是一个以区块链颜色重新粉刷的传统公司,也不是一个可以加密价格的可交易实体。相反,它向那些可能无法建造和部署自己矿机的区块链爱好者。
而Argo能在一年内发展迅猛,自然有其独特的蹊径。
首先,Argo本身并不持有或储存货币,这让它避免了监管的冲击。
而且,由于Argo采取的是传统的IPO,所以它也不会成为法律陷阱的牺牲品。 Argo IPO后希望成为“加密的亚马逊网络服务”。“Argo进入伦敦主要市场是公司发展的重要一步,将使我们处于有利地位,以执行我们的长期增长战略,”执行主席乔纳森比克斯比在文件中说。“我们对投资者的强烈反应感到高兴,这将使我们能够在多个司法管辖区内发展业务。”而如今,加密货币行业可谓是百家争鸣,Argo凭什么有能力做到“一枝独秀”呢?
成本领先战略:
为了挖掘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矿工们使用特殊的软件来解决数学问题,并交换了一定数量的比特币。
消耗大量电力
比特币挖掘是一种分散的计算过程,当足够的计算能力用于块并在每个块中创建新的比特币时,以可靠的方式确认交易,所以加密货币开采。
但Argo的采矿商店位于加拿大魁北克,该公司可以在那里获得低成本水电,从而节省运营成本并减少气候影响;SaaS模式
Argo允许用户以固定成本租用其采矿能力,并为其软件系统收取定期费用,即不随加密价格改变,此举在加密货币领域也并不多见;
简单易用的平台
用户通过订阅加密货币产品,访问公司采矿设备,开采的代币可以直接进入用户的钱包中。
其平台本身设计易于使用,可通过家用计算机和移动设备访问,并支持四种加密货币:以太坊,以太坊经典,比特币黄金和Zcash。
所有这四种产品都具有GPU挖掘友好性,市值超过10亿美元。该平台也为Argo吸引了大批新用户群,最初于今年6月推出,现在所有月度订阅已经售罄,并且还有五万等候客户名单。
发展热情
就目前形势,矿业的将随着比特币数量的减少,毕竟矿业并不是长久发展之际。
在熊市和监管两大压力之下,矿工的生存环境变得异常的艰难,所以很多采矿企业都选择上市,例如市场领导者Bitmain将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前的融资并考虑上市,另外两家中国采矿硬件制造商Canaan Creative和Ebang Communication都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IPO申请。
为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Argo Blockchain PLC上市之举也是明智之举。
02
加密货币价格向左
加密货币基金向右
已降至2018年来最低水平
即便加密采矿公司上市火热,但一个事实仍摆在众人面前所有加密货币的总市值当前。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推迟对VanEck与SolidX提出的比特币相关ETF申请作出决定后,所有数字货币的加总市值跌至2300亿美元,为去年11月17日以来最低水平,较1月7日触及的纪录高点低了6000亿美元。
过去48小时
在,加密货币市场失去了290亿美元市值,主要加密货币的价格下跌了10-25%不等。但是可是根据加密货币发展的形式来看,新成立的加密货币基金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并且还会越来越多。
已经快超过100家
截止2018年的七月底,新成立的关于加密货币对冲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其发展速度令人侧目。
这就出现了“加密货币价格向左,加密货币基金向右”的现象。加密货币“过山车”行情其实并不少见,而不可否认,无论是各大企业还是各国,似乎都不愿意放弃加密货币这块未知的香饽饽。
Facebook高管离开Coinbase欲发行自己的代币;
美国德州
比特大陆(Bitmain)斥资5亿在建加密货币大矿场;第一家加密货币银行将在澳大利亚开业;
瑞士从去年少数几家银行将加密货币产业拒之门外以来正在采取措施,遏制国内加密货币项目的大量流失,试图再登加密货币宝座……
根本上,加密货币是金融科技的高端品种,是金融科技的极端表现。加密货币来势汹汹,并不是简单、孤立的货币或金融现象,而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产物。
所以如果说2017年是比特币的繁华开始之时,那么2018就是“加密货币基金年”。
而加密货币迷雾从未散去,要知道比特币已经有近200次被国际知名人士在权威媒体上表态终将死亡,“骗局”、“泡沫”的警告从未离开比特币。
但事实上,在过去几年,在各种看空比特币的警告和预测的“中伤”下,比特币不仅从2009年的1美元买1300个涨到最高1个就要16000多美元,还带热了整个加密货币,搅动全球。
即便今年全球性政策收紧,大环境风声鹤唳,加密货币价格大幅下挫,但主要加密货币并没有像预测的那样价格将“归零”。
“但为何加密货币价格仍旧波动不止?“
监管因素
原因仍旧归结为和让投资者缺乏信心两大块。
所以类似Argo这类矿机巨头也加紧上市忙变现,也不经让人思考虽然矿机商作为上游企业,但随着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持续大幅波动,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就是矿业市场。面对市场的不断考验,
也就引发了矿机商的信仰之争。
靠资本市场进行变现
矿机商作为加密货币的生产者,现在却要。它们都在鼓吹数字货币很赚钱,但背地里却是用股权市场来完成资本退出,这又令加密货币市场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目前,加密货币市场虽然吸引一些投资者加入,但是如果持续下跌,保持熊市的情况,那么会不会对加密货币基金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我们还不得而知,只是根据现实的市场情况,加密货币基金数量在不断增加,虽然他们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加密货币能否越过生死红线,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