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12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2%,其中净服务收入为1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1%,虽然这些数据谈不上多亮眼,但另外一个指标还是给市场以信心。
财报显示,京东商城的经营利润率在第二季度达到了1.1%,较去年同期的0.8%提升了0.3个百分点,可谓是大幅提升,这也标志着曾经被长期质疑的京东盈利能力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
有人说,从0.8%到1.1%只是三个千分点的提升,有多值得欣喜呢?实际上,零售是一个锱铢必较的行业,所有的盈利都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行业中,沃尔玛一直是标杆式的存在。沃尔玛的创始人就说过,“我们赚的钱就是用给用户包装时那个塑料袋的钱”,高效的管理和极快的资金周转让沃尔玛干掉了大多数竞争对手。
作为一家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之上的电子商务企业,京东的净利润率一直很低,但这种情况在近期得到了缓解。财报数据可以看到,京东已经是连续第9个季度实现了盈利。行业很多专家认为,这宣告京东步入了稳定的盈利期。
京东在盈利上的一小步,却是其发展中的关键步骤,因为,只有盈利,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也才能对外有相应的投资跨界合作的能力。财报数据显示,京东用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已经达到了27.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8%,这样的连续投入必须有利润的支撑,也只有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京东才有可能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一般来讲,电子商务企业在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都会因为大促投入增加的原因而影响利润率,而随着竞争的逐渐加剧,各方的投入都在持续增加,京东能在这个季度实现利润率的提升,确实难能可贵。
1、京东在不断地向更多的创新品类拓展,一些高毛利率的商品品类占比在提升,利润率提升是必然
京东商城本来是以电子产品为主,这绝对是一个单价高却利润率极低的品类,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拖累了京东的利润率,而随着京东在产品品类上的拓展,如今,化妆品、时尚家居、母婴用品以及其他高毛利的商品比重增加,京东的利润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从原理上看,京东作为电商企业,需要低毛利以维持其竞争力,所以提高商品的售价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增加高毛利率的商品比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润率问题,京东也是这样做的,虽然步履艰难,但坚持就是胜利,可以逐渐达成目标。
2、智能物流和智能供应链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京东商城本身的管理和运营效率在提升
零售就是一个必须靠管理提升效益的行业,电子商务企业根本上的就是在比拼管理水平和履约成本。京东此前多年不盈利,一方面是因为大量的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达到规模以后才能完成自身成本的降低,才能转化为盈利来源,另一方面也是在摸索着寻找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总结管理经验,然后向精益化的管理要效益。
目前来看,京东的基础设施包括物流、仓储以及支付、广告等等都已经日渐完善,步入到了收获期,而多年的摸爬滚打更是锻炼出了一支富有经验的管理团队,具备了行业里领先的零售管理水平,盈利也就是水到渠成,且这样的盈利可持续。
大环境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但企业的小环境却是事在人为。面对电子商务市场变局,京东也在积极布局和调整,前期搭建的具有竞争力的基础设施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稳定的盈利预期可以实现,京东也正在从探索性创业阶段进入到更稳定的持续发展阶段。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