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被贸易摩擦追着打!这艘美国大豆船比你想象得还要惨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1:50:16]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英国《卫报》截图7月初,一艘名为“PEAK PEGASUS”(飞马峰号)的8.2万吨级散货船莫名成了网红。由于美国方面宣布,7月6日起正式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决定,7月6日12
英国《卫报》截图 英国《卫报》截图

7月初,一艘名为“PEAK PEGASUS”(飞马峰号)的8.2万吨级散货船莫名成了网红。

由于美国方面宣布,7月6日起正式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决定,7月6日12:00起对原产于美国包括大豆在内的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此前,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的关税仅为3%。

为了赶在7月6日 12:00 大豆加征关税生效前抵达大连港(601880,股吧)," 飞马峰号 " 曾在黄海使出了“洪荒之力”,以近14节的航速在黄海中“狂飙”。


被贸易摩擦追着打!这艘美国大豆船比你想象得还要惨后面的结果都知道了:这艘大豆船最终没能在关税生效前抵达,前方等待它的,则是高达 600 万美元的关税。

当时也有观点认为,飞马峰号的加速“狂飙”并非单纯为了“避税”。只是恰好受台风影响耽误船期而加速弥补,希望尽快抵达大连港以便起算装卸时间。

但整整一个月过去了,截至8月9日上午10点,该船仍在大连港附近徘徊,并不断绕着中国大连港转圈。

一个月来," 飞马峰号 " 在海上绕圈的每一条航迹都被实时记录了下来。看来,两个大国间的贸易摩擦不会有真正的赢家,但总会有受害者。
被贸易摩擦追着打!这艘美国大豆船比你想象得还要惨 " 飞马峰号 " 航迹图(图片源自网络)

每一天都在 " 烧钱 "

目前来看,绕着大连画圈,是 " 飞马峰号 " 所作的最保守选择。

按照农产品(000061,股吧)出口原则,一旦被退货,不能运回原产地,只能另寻买家。

“飞马峰号 " 上 7 万吨大豆的所有者——路易 · 德雷菲斯公司也是进退两难。卖给中国要多加600万美元税,总损失或将超千万。但贸然改道其他国家的成本同样高昂。

他们之所以仍绕着大连港徘徊,就是在赌这船大豆仍有在中国打折出手的机会。不过,在没找到中国买家前,他们不得不面临一天12500美元的租船成本……

这艘货船让网友心疼治愈,也成了调侃的对象:不知道再等下去,会不会大豆变酱油…
被贸易摩擦追着打!这艘美国大豆船比你想象得还要惨自 6 月 8 日从西雅图出发的那天起," 飞马峰号 " 至今已在海已经漂泊了两个月。从7月6日到抵达中国后,这一个多月来额外的费用高达 40 万美元。
被贸易摩擦追着打!这艘美国大豆船比你想象得还要惨 但即便如此,对 " 飞马峰号 " 而言,漂着也已经是它所能选择最为省钱的一条路了。

有分析师表示," 飞马峰号 " 除了在等中国买家出手,还寄望于中国有朝一日能给大豆进口商补贴,这样就使进口美国大豆又变得划算了。

目前,中国进口商正寻求巴西等国作为大豆的替代性进口来源,但美国大豆商人仍认为,巴西大豆产量或难以满足中国需求,因此一段时间后,当巴西大豆卖完了,再把美国大豆卖给中国不是没有可能 …

" 飞马峰号 " 并不是唯一不幸的存在。自 6 月中旬以来,已有四艘大豆船从美国开往中国,目前只有一艘船完成了卸货。

与此同时,新加坡《联合早报》也于 8 月 7 日报道了这样一组数据:前 7 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 8.6%。

除了美国大豆陷入困局,美国玉米和高粱的处境也不好。

数据显示,加征关税新政直接导致美国玉米、高粱等农产品进口完税成本提高300元/吨左右。

今年4月份,有五艘高粱船从美国港口出发开往中国,每艘船的运货量为5万吨—6万吨。

4月18日,中国商务部称,要求进口原产自美国的高粱向中国海关缴纳178.6%保证金

彼时,五艘船未行至中国港口。据路透社报道,这五艘高粱船只能临时改变航向,向其他国家低价抛售这批高粱。虽然目前五条船上的高粱最终卖掉,但“损失惨重”,金额不详。

据路透社报道," 其中四船高粱转售给了沙特阿拉伯和日本,另一船货物正在前往西班牙,但毫无疑问,与此前计划相比,价格大打折扣。"
此前曾运输美国高粱的货船 RB EDEN 号 此前曾运输美国高粱的货船 RB EDEN 号

美国网友们也纷纷借 " 飞马峰号 " 喊话白宫,呼吁政府拿出更理性的举动解决问题。


美国农民喊话特朗普 美国农民喊话特朗普

在美国不断升级的关税行动中,美国农民损失惨重。

随着中方反击,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今年6月初还是每蒲式耳超过10美元(1蒲式耳大豆约为27公斤),截至当地时间周四收盘,已经跌到了8.34美元。

以美国艾奥瓦州为例,大豆的保本价格是8.22美元。这也意味着,当地农民忙活了一年,几乎没有钱赚。

与大豆密切相关的美国猪肉也深受其害。从3月初至今,生猪期货价格已下跌了10%~15%。

“相当于每年损失1000多万美元。”美国最大的家族猪肉生产企业马斯霍夫(Maschhoffs)董事长肯·马斯霍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这次受损严重的农业大州多是在2016年大选中投票支持特朗普的州,包括艾奥瓦州、印第安纳州和北卡罗来纳州。

为了弥补农民的损失,特朗普也在为此积极寻找解决对策。比如,向美国农民提供120亿美元紧急援助,计划将向美国的玉米、大豆、乳品、猪肉、小麦、高粱及棉花种植者提供补贴。然而,美国农民并不领情,“我们需要的是市场,而不是补贴!”

此外,特朗普也开始与欧洲盟友寻求和解,以期待欧盟能够消化一部分美国农产品库存。
7月25日,特朗普和容克用了近三个小时达成了一份细节不详的意向性贸易协议:美欧双方将朝着“零关税、零非贸易壁垒和非汽车类工业产品零补贴”的目标共同努力。 7月25日,特朗普和容克用了近三个小时达成了一份细节不详的意向性贸易协议:美欧双方将朝着“零关税、零非贸易壁垒和非汽车类工业产品零补贴”的目标共同努力。

在会后,特朗普兴致勃勃地在对农民们大声宣布:“我们刚刚为你们农民打开了欧洲的大门。”
但特朗普的话传回欧洲,随即引发轩然大波。实际上,欧盟并未在协议中答应开放欧盟的农业市场。但特朗普的话传回欧洲,随即引发轩然大波。实际上,欧盟并未在协议中答应开放欧盟的农业市场。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这份美欧声明发现,欧方承诺的是降低贸易壁垒,而非大量购买大豆。有关零关税、大豆以及农民这三个,是分布在两个自然段落、三句独立的表达之中,体现了美欧谈判队伍在形成文字期间的博弈。

在容克返回欧盟后,欧盟方面就开始以官员匿名接受主流媒体采访的方式试图澄清这份声明中的有关疑问,特别是在有关大豆方面。

欧盟官员指出,欧盟执行的不是计划式经济,最终需要市场来决定欧洲要进口多少美国大豆。

而且即便是大豆,欧洲又能买多少?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大豆规模,两个欧盟都填补不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 " 飞马峰号 " 再度引发热议前,全球贸易争端再起!

当地时间8月7日,无视76位代表的反对,美国方面公布了将于 23 日起对 160 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 25% 关税的清单。

中国随即表示,中方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决定对 160 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 25% 的关税,并与美方同步实施。

160亿美元清单"硬凑",反对无效!美国给中国产品挖坑

针对此次 160 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清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最近专门为是否加征关税举行听证会。共有来自美国化工、电子、光伏等行业的 82 位代表发言。

他们普遍担忧加征关税会提高企业成本,造成就业岗位流失,最终损害美国经济,降低美国产业竞争力,甚至使有些中小企业被迫关门。最终,与会代表当中只有 6 人赞同加征关税,占比约为 7%。

此外,社会普遍关注的美欧贸易休战的消息,一度被演绎成一起阴谋论式事件美欧“珠胎暗结”建立零关税贸易区并力拉日本入伙,而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从此形如虚设。

但当美欧协议迷雾散去,显露出的文本事实却与上述猜测截然相反:

此次美欧协议的四项核心合作原则包括了“三零(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增加美对欧盟能源贸易出口”、“降低美欧双方贸易障碍(就标准进行对话)”以及“对WTO进行改革”。

在建立零关税贸易区方面,美欧之间仅仅是达成了有限共识;而双方表述和立场最为接近的恰恰是在“对WTO进行改革”这一诉求上,且其指向性非常明显,即谈判聚焦于WTO规则的更新,种种迹象表明在此方面日美欧已达成共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