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还没有结束。拼多多又摊上大事,这次是美国人出手了。
美国六家律师事务所宣布,将代表投资者们展开对拼多多的集体诉讼,以追回投资者们因此蒙受的损失。
当地时间8月1日,包括罗森律师事务所(Rosen Law Firm)在内的多家律师事务所宣布,将代表拼多多的投资者对拼多多提出集体诉讼,以对潜在的证券索赔进行调查。
罗森律师事务所表示,拼多多可能向投资大众发布了具有重大误导性的商业信息,正在准备集体诉讼,以追回投资者所遭受的损失。
Pomerantz LLP则表示,调查涉及拼多多及某些高级职员或董事是否从事证券欺诈或其他非法商业行为。
此外,Schall律师事务所、Law Offices of Howard G. Smith、Bronstein,Gewirtz&Grossman,LLC、Howard G. Smith律师事务所、Faruqi&Faruqi,LLP也均发布了诉讼公告。
各家律所都在其声明中附有表格链接,邀请购买了拼多多股票的投资者们加入集体诉讼。股民只要打开网页,简单填写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就能作为原告之一参与到对拼多多的诉讼当中。
上述律所多在声明中指出,2018年7月31日和2018年8月1日,媒体报道称,社会舆论热议拼多多购物平台上涉嫌销售侵权假冒商品,中国国家市场监管局发布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力度的通知,要求各地监管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网络交易平台(网站)。根据这一消息,拼多多的美国存托股票价格在2018年8月1日的盘中交易中大幅下挫。
拼多多在7月27日上市后一度暴涨逾40%,但随后几个交易日不断下跌,截至记者发稿,拼多多下跌逾6%,逼近19美元的发行价。
值得注意的是,罗森律师事务所、Pomerantz LLP、Law Offices of Howard G. Smith,Bronstein, Gewirtz Grossman均曾在2015年参与调查阿里巴巴平台“假货”事件,但与当时略有不同的是,中国工商总局当时表示,淘宝白皮书只是会议记录,不具法律效力。Pomerantz LLP当时表示,将代表阿里巴巴投资者,调查阿里巴巴公司及其高管涉嫌违反美国证券法。
上述多家律所也多次参与对中概股的诉讼,2014年遭遇做空的世纪互联、聚美优品等中概股的“集体诉讼”名单中,均有Pomerantz LLP等律所的身影。
上市5个交易日就遭遇集体诉讼,也使拼多多成为中概股首例。
据了解,六家律所分工明确:
罗森律所在公告中称,正代表拼多多股东对潜在的证券索赔进行调查,原因是有指控称拼多多可能向投资者发布了具有严重误导性的商业信息;
Pomerantz LLP表示,正调查拼多多及公司某些官员、董事是否参与了证券欺诈等非法商业行为;
霍华德史密斯律所和Bronstein, Gewirtz Grossman LLC两家律所则都表示,拼多多及公司高管可能违反美国联邦证券法;
Faruqi Faruqi LLP没有指明调查的具体内容,但表示“鼓励那些损失超过5万美元的投资者联系该所”;
绍尔律所宣布正在调查拼多多是否违反美国《证券交易法》的10(b)和20(a)条款以及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颁布的10b-5规定。
对于拼多多的问题,目前分为三种评价。
1、拼多多以消费升级之名,行售伪劣货之实,是在作恶。
尽管黄峥强调平台的假货“没有那么多”,但不可否认,拼多多总是给人以低价低质的印象。这不仅是因为大家调侃的“五环内视障”,恐怕还与拼多多自身的推荐算法有关,比如拼多多推荐的多是 9.9 元的“月亮之上”洗衣液、8 块钱的蓝牙耳机;同样是搜索手机,比起淘宝和京东,拼多多的搜索结果总是让人心生疑虑。
有评论说:“五环外需求”这个概念成功的转移了群众视线。一分钱一分货,各取所需,这道理从来都没错。可是明目张胆的山寨,不管这是不是五环外需求,是缺德,是违规。老于妈、粤利粤、雷碧、康帅傅、娃娃哈、大白免、太白兔、七匹狠、绿剪口香糖、可日可乐、必相印纸巾,abidas、小米新品、松下新品。你说这是不是骗子。就算八环外骗子它也是骗子。
2、使用拼多多的人愿意买山寨货
黄峥说过,“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让偏远地区的人民实现了消费升级。
有人搜集了拼多多上一众消费者的“土味”晒单,崭新的电视与简陋的房屋显得格格不入,却也能让人从中感受到质朴的乡镇人民的真情实感。
精英们一味指责拼多多山寨、劣质,是“何不食肉糜”。即使拼多多上的产品全部换成正品,以其用户的收入水平也难以负担。拼多多的用户未必不知道自己买到的东西有问题,但他们就是愿意买山寨货,对山寨产品的需求不会因拼多多的消失而减少,所谓存在即合理。
3、中国还有低收入人群,这才是比拼多多的假货问题更值得关注的事
魅族的李楠,他认为手握话语权的中产们与其站在道德高地指责拼多多,不如关注这一现象背后的问题。拼多多假货泛滥还能做大做强乃至上市,揭示了一个更重大的事实:中国还有低收入人群,这才是比拼多多的假货问题更值得关注的事。
跨越“有没有”的阶段,直接套用“好不好”的价值观的评论,是在用中产阶级价值观,评论20年前的自己。
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么评拼多多上市:
需要明确的是,低价产品不一定都是低质产品。低价是市场需求,低质是商家失责,售卖假货则是违法行为。不管是拼产品,还是拼市场,拼到最后,一定是拼质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比特港大数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