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燕,陈金,张靖超
因传播低俗、恶搞、荒诞甚至色情、暴力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盗用篡改他人版权影视作品,炮制推荐“标题党”内容等问题。
近日,监管部门联合约谈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NASDAQ:BILI)、秒拍、56视频等16款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并对其中12款平台做出应用商店下架处置。
对于此次事件,秒拍方面向《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表示:“将积极认真落实相关处罚决定,强化内容机制和编审监;全面复查历史内容,对格调低下、恶搞荒诞、暴力血腥、‘标题党’等不良信息予以彻底清除;加大审核技术与人员投入,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发布违法违规内容的创作者一律永久封停。”
B站方面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审核不严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跟不上内容增长,所以此次B站将重点扩编审核人员。
本报记者发现,监管压力之下,暴露出的不仅是上述企业在内容审核方面的风险漏洞,还有商业化难题。
夹缝生存
上述产品中,新近上市的B站与微博旗下的秒拍备受关注。虽遭到下架处置,B站和秒拍的软件功能在使用上并没有受到影响。
记者发现,通过秒拍官网与微博提供的下载地址仍能顺利下载使用秒拍。同时,在微博上传视频会自动同步到秒拍APP中的作品里。B站则在官网提供二维码,用户可通过手机扫码继续下载APP。
“B站下架和我们这些up主(在B站经常性上传视频的用户被称为‘up主’)没有什么关系。审核在以前就很严了。”一位有近20万名粉丝的B站up主说道。另一名粉丝量达5000人的up主也表示,最近审核较严,但是只要不过分,就不会有大问题。
不过记者发现,上述短视频平台中,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用户量减少等衰弱现象。
以秒拍为例,背靠大股东微博,拥有大量的明星、红人、大V等多数头部创作者。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依靠明星的加持无法撑起秒拍的影响力,只能让秒拍的生态变成名人明星的秀场,反而给了抖音、快手机会。
据易观提供的数据显示,秒拍2017年9月的1806.1万人次的月活跃数量,到2018年6月骤降到842.1万人次。同期,抖音则从2439.9万人次增长到18526.1万人次。
互联网分析师唐欣认为,秒拍过于依赖微博,而微博并非针对短视频而设计,所以秒拍在内容推荐这个核心的运营机制上有很大劣势。在目前基于大数据推荐算法的机制下,明星的价值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内容本身的质量变得很重要。素人某种程度上更容易激发用户的学习模仿,形成病毒式的社交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也在发展自身的短视频业务。在推出“微博故事”后又在近期推出了独立小视频APP“爱动小视频”,分割了秒拍原本在微博上的流量。
可以说,这一早于快手、抖音的短视频产品,正面临着来自内外两面的冲击。
作为秒拍的大股东,微博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秒拍正按照要求加强整改。微博作为开放社交媒体平台,会继续优化短视频产品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短视频行业的发展趋势,最终一定会形成寡头,这是互联网业界的规律。所以秒拍及其他的腰部乃至尾部平台必须面临在头部企业间的站队,或者面临竞争对手所在阵营的挤压。”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说。
产品危局
秒拍的节节败退,也为商业化进程带来了隐忧。
来自推广公司商企云的客户经理倪超(化名)告诉记者,如秒拍等横屏短视频平台主要会通过信息流的方式,来为广告主进行流量导入,收费主要有CPM(千人展现费用)、CPC(单次点击费用)、CPA(用户发生实践转化的费用),其中CPM和CPC是应用最多的收费标准。
但本就急需流量反哺的秒拍相比之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变现平台。
“互联网的头部效应明显,如果无法崛起成为头部平台,那么就必须要在垂直领域形成自己的差异化定位。”易观分析师马世聪说。
而以二次元为定位的B站似乎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竞争对手的路径。从2009年成立以来,历经4轮融资后,B站于今年3月登陆纳斯达克。
通过查阅B站的招股书可知,B站在2017年游戏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为83.4%。
记者从B站方面了解到,占据该公司收入最多的游戏业务,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B站负责运营的游戏,另一类是B站自主研发的游戏,此外还有一类则是B站为之进行引流的其他游戏。
但本报记者于今年8月2日浏览B站的游戏中心时,发现在“精品推荐”中有一款名为《女装妹妹从没少过麻烦》的文字类游戏,记者查询此游戏名称,发现其并无游戏版号。
据悉,游戏版号是原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同意相关游戏出版上线运营的批准文件。2016年6月2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从当年7月1日开始,未经过该总局批准的手游产品不得上线运营。
记者就此问题向B站方面询问。对方表示此游戏并非B站的游戏,而是属于游戏推广业务,并表示暂时无法联系到该游戏的相关人员。但记者发现,在不久后,该游戏从B站游戏中心突然下架。
另外,在其他此类“推广”游戏中,也存在没有版号的问题,B站的官方客服告诉记者,B站只是提供给用户一个下载渠道。
“游戏虽然是互联网的一大金矿,但是也面临着监管问题。”风云资本创始合伙人侯继勇表示,游戏一直都面临着国家监管,只是缺少一个进行“重拳出击”的导火索,一旦出现重大舆情事件,这个行业可能就会面临很大的打击。
侯继勇表示,2014年处于移动视频、媒体社交化与二次元文化发展的三个风口,而随着后续竞争对手的涌入,再加上用户红利的减少,资本开始看淡这一项目,风口也不复存在。他认为,风口之后,B站在商业模式上很不清晰,虽然发展了很多创新模式,但是思路比较混乱。“系统性的站位出现了偏差,那就会造成整个系统上的风险。”他如是说。
资本动摇
记者梳理发现,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短视频领域已遭遇近10次内容安全事件。
监管政策的收紧也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文娱产业带来了影响。同时,牌照、政府资源和流量变现的模式也成为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
在今年之前,短视频行业凭借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有想象的商业空间,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艾瑞咨询在去年12月发布的《2017年中国短视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从2014年开始,短视频行业的融资数量开始快速增长,2013年至2017年,分别发生3次、15次、22次、41次和48次融资事件。
在资本催化剂下,短视频行业开始野蛮生长,低俗内容、审核不严、违规广告等现象的曝光引起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于是从今年第二季度起,整个行业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整治。
GGV纪源资本政府事务负责人王立栋表示:“从去年年底开始,风险投资机构在文娱业的出手明显谨慎了很多,在文娱上的投资比例明显下降。在具体考察项目的过程中,应关注创业者和公司,对中早期项目及拿牌照的能力和可能性要重点关注,否则项目无法长期运行。除了商业考量,还要考虑对方在政府资源的铺垫情况。对以内容、流量变现商业模式的项目考察,要看其合规和内容审查团队的能力,能不能健康持久发展。”
“这是一轮系统性风险。”博大创投董事总经理曹海涛认为,当前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政策法规,且爆发早有预兆。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偏思想领域,从2016年开始,国家的管制逐渐加严,而且在这一年还禁止了跨界并购。强监管是政策风险,一直存在,只不过之前没有深入新经济领域。”曹海涛说,“但我们也应看到,国家对互联网的创新还是比较包容的,比如共享单车。而且态度明显,先鼓励,一两年后问题暴露,进入严监管。因为这种顺序,最后出现的监管都是偏内容的政策限制。”
人人视频联合创始人苗昊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对于内容平台来说,需要将更多心思放在内容是否合规上,至少不应该去碰‘红线’。此次各部委联合执法加强对视频网站的监管审核力度,对于内容平台并非坏事。很多‘标题党’内容博眼球、抓流量的成分居多,而这些内容并不是优质内容,通过整改能够使更多真正优质的内容发展为头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