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拼多多招股书里,黄峥将“Costco+迪斯尼”写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黄峥说,这是他很“严肃”写下的。“虽然很多人不知道在讲什么,但我们确实是这么想的,希望创造一个新的场景,性价比元素和情感元素可以融合。第一步实现多实惠,当第一步Costco实现后,就要两个并重。”黄峥说。拼多多的B轮投资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说,拼多多通过深度洞悉用户的消费需求,把社交关系和产品的颗粒度打磨到极致,拼单模式让商品通过社交的方式来获取用户,促成了高效的信息匹配,在满足用户实际且有效需求的同时,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
上市后,拼多多计划将40%的募资款用于增强和扩大公司现有业务,40%用于技术研发,剩余资金将用于日常公司运营和潜在投资项目。黄峥提到,他们将会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品牌广告中去,因为它能够增加用户的信任。
同时,拼多多还会加大研发分布式Ai智能系统,让它赋能商户,从而形成很宽的护城河。与传统的货架式、搜索式电商的“人找货”相比,拼多多代表的电商匹配场景里,“货找人”,即AI智能推荐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比如,拼多多通过AI实现选品、定价与流量分配,一方面规避了人工选品与定价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情况,另一方面,AI在不断评估市场动态和竞争环境的变化,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更加智能,突破人工的局限性。
将C端的消费行为数据通过平台实时反馈给供应链,而供应链在竞争环境中得到优化,通过AI来更好地实现C2B。这一方面体现在对商家产能与交付能力的把控,另一方面也是通过用户反馈和消费习惯,让更优质的商品更容易找到消费者。未来的电商平台,流量分配将会越来越智能,考虑的因素也会更加全面,商家不必担心流量从哪里来,也不必担心产能跟不上。
尽管如此,拼多多仍旧面对种种质疑,正如黄峥所言,上市仅仅是拼多多的新开始,拼多多要面对的还有很多。
以下为采访实录,由创业邦整理:
问:为什么您这次不去美国,要选择在上海远程敲钟呢?
黄峥:我们这次本来就是想突出以消费者为中心,所以想请消费者来参与,把他们搞到美国挺麻烦的,后来纳斯达克说可以两边,我觉得这样挺好,我觉得在这边也更有意义,一个人跑到那边敲一下有什么意义呢,都什么年头了,PS一下就好了。
问:为什么拼多多三年就可以实现上市?
黄峥:虽然在我做的项目中,拼多多是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它看似年轻,但我们这些人一起创业都快10年了,我自己也一样,即做过电商,也做过游戏,这些都看起来很快,但没有纯粹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同时,拼多多也希望选择一个好的工具和平台让自己公开,公司治理层面也一样,希望避免黄峥脑子犯糊涂的时候把公司搞死。
问:为什么拼多多选择了放弃提高20%的发行价?
黄峥:的确,此次认购量很大,大概有20倍,从认购量来讲确实可以提价,但投资人在下单的时候肯定是不希望提价的,我们也觉得大家来日方长,大家要把利都吃完,这不太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不去占别人便宜,特别是在我们不能够的时候,所以我们就不涨价。
问:您持股比例这么高,在其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里是很少见的,这是有意为之吗?
黄峥:持股多主要是因为公司时间短,还来不及摊薄,这当然很好,但风险就是持股比例高的人脑子一定不要出错,所以要出现制衡,避免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