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小顾讲堂】50岁的英特尔 还会信奉摩尔定律吗?-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0:46:1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FY·1968年的英特尔/FY 7月15日那天,为庆祝公司成立50周年,英特尔清晨在夜空中同时放飞了2018架无人机,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968年创立的英特尔,距今已经过去了50个年头。在成为了

FY·1968年的英特尔/FY

7月15日那天,为庆祝公司成立50周年,英特尔清晨在夜空中同时放飞了2018架无人机,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968年创立的英特尔,距今已经过去了50个年头。在成为了微处理器领域的巨头之后,英特尔在历史中留下了非常多重要的时刻。

1968年,即便当时美国各地都有动荡,也有多个大的社会问题尚未解决,但是其加利福尼亚州依旧是个风水宝地。在加州圣克拉拉山景城(现在的硅谷),几位年轻人开始联手,成立了一家未来影响了行业几十年的半导体科技公司——英特尔。

罗伯特·诺伊斯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戈登·摩尔是一位化学家,两位大佬年轻时在Fairchild(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后二者选择离开,并决定建立一家新的半导体公司。

罗伯特·诺伊斯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戈登·摩尔是一位化学家,两位大佬年轻时在Fairchild(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后二者选择离开,并决定建立一家新的半导体公司。

在创业之初,二位并没有想给公司起英特尔这个名字。当时业内最牛的科技公司是惠普,而它的英文名是“Hewlett Packard”,也就是两位创始人姓氏组合。摩尔和诺伊斯本打算效仿一下,用他俩的姓氏组合“Moore Noyce”作为公司的名称,发音非常像“More Noise”,也就是“更多噪音”的意思。

然而“更多噪音”并不符合一家科技电子公司的形象,起这样的名字不够“Skr”。之后他们便花了15000美金买来了 “Intel” 这个名字,也就是 “Integrated Electronics” (集成电子)的单词缩写。由此,英特尔公司诞生了。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目的是研发新RAM产品。在当时业界使用的磁圈RAM工艺非常复杂,机器难以生产,需要手工制作,成品的质量不太好,而且体积非常大。摩尔为RAM产品提供了新思路,将三极管的制造原理运用在了RAM产品中,设计出了更大容量更小体积、造价也相对更低的存储器。

1969年,英特尔的第一个产品是3101 Schottky TTL 64位双极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该存储器快速进入了小型高速内存市场,它的速度几乎是Fairchild、日本筑波电子技术实验室打造的存储器产品的两倍。

公司成立一年后,就开始盈利,此后每年英特尔都能保持盈利的势头,并且能作为技术的创新者,将技术发展作为其产品主要的导向。

当然,创立初期,英特尔还依靠阿瑟·洛克(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的帮助筹到了“第一桶金”。不过阿瑟·洛克不是英特尔的员工,而是投资者,同时也是是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当时英特尔的初始投资总额为250万美元(担保型债券),还有洛克本人投资的10万美元。两年后,英特尔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工筹集了680万美元(合每股23.50美元)。

罗伯特·诺伊斯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戈登·摩尔是一位化学家,两位大佬年轻时在Fairchild(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后二者选择离开,并决定建立一家新的半导体公司。

英特尔的三巨头,从左至右:安迪·葛洛夫、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

英特尔的第三名重要员工名叫安迪·葛洛夫,是一名化学工程师。英特尔的三巨头,也是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在英特尔飞速上升时期,他主要担任英特尔的CEO,带领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车道,这一加速就是整整10年。让英特尔在之后成功成为了半导体市场份额第一的公司。

小顾讲堂50岁的英特尔 还会信奉摩尔定律吗?

阿瑟·洛克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位英特尔的创始人也曾是“仙童八叛逆”中的核心人物。其中罗伯特·诺伊斯还有个绰号叫“硅谷市长”,因为外界一致认为是他赋予硅谷“Sillicon Valley”这个名字。就连为仙童、英特尔做投资的阿瑟·洛克还是“风险投资”一词的发明人。

英特尔的壮大、转变,其实都离不开那些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在英特尔的三位创始人当中,戈登·摩尔是小顾最为感兴趣的一位大佬,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影响了英特尔几十年发展的定律——摩尔定律。

FY·摩尔定律与Intel的不解之缘/FY

在英特尔的创始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个个都是科技界的大佬。其中戈登·摩尔从圣何塞州立大学转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后,于1950年获得了化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摩尔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4年后他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53年-1956年,摩尔还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实验室攻读博士后。

高学历加身的摩尔为半导体行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摩尔定律。当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摩尔定律”时,集成电路这个概念才刚刚诞生六年。而从那时起,摩尔定律便一直指引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1965年4月19日,摩尔还是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工程师,他在《电子学》杂志(Electronics Magazine)上发表了文章《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的组件》,文中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

罗伯特·诺伊斯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戈登·摩尔是一位化学家,两位大佬年轻时在Fairchild(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后二者选择离开,并决定建立一家新的半导体公司。

摩尔定律的实际统计图例(1971-2016) 图片来源:Wikipedia

创办英特尔之后的摩尔,在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将摩尔定律总结成为了下面这段话: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在英特尔的发展阶段中,它也一直在应验和不断改进。

简单来说,摩尔定律的内容就是为了阐述芯片晶体管数量和芯片处理速度之间的关系,当晶体管数量开始按一定周期增长一倍,其处理速度也会随之提升一倍。

早年卖存储器的英特尔在摩尔的带领下,发现了新的转型之路。1971年,英特尔开发出第一个商用处理器Intel 4004,片内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能够处理4bit的数据,每秒运算6万次,频率为108KHz。这是世界上第一块商用微处理器,从这块微处理器开始,英特尔开始了改变世界的进程。

罗伯特·诺伊斯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戈登·摩尔是一位化学家,两位大佬年轻时在Fairchild(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后二者选择离开,并决定建立一家新的半导体公司。

Intel首款CPU 4004

在摩尔定律逐渐完善之后,英特尔开始了飞速发展和转型,从1985年起,英特尔开始同康柏联合研制以80386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新型计算机,于1987年成功地推出运算速度比IBM个人计算机快三倍的台式386计算机。

1991年,英特尔又与IBM公司达成一项为期10年的微处理器协议,研制能用一块芯片代替许多计算机芯址,并且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处理器。

英特尔在技术上的创新足以使其超过同行几个档次,他们一直占据着微处理器市场的极大市场份额,利润连年上升。然而摩尔并没有安于现状,他相信摩尔定律,十分清楚市场会不断淘汰旧的,迎接新的。于是,他决定以极大的频率“自己淘汰自己”。于是在1993年3月,英特尔又推出微处理器的第五代CPU产品——Pentium(奔腾)。

罗伯特·诺伊斯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戈登·摩尔是一位化学家,两位大佬年轻时在Fairchild(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后二者选择离开,并决定建立一家新的半导体公司。

在摩尔主导Intel的十几年时间里,以PC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工业萌芽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个人电脑市场的繁盛也让提供PC核心部件的Intel从一个存储器制造商成长为一个微处理器的领导者,而戈登·摩尔正是这场伟大变革的最大推动者和胜利者。

那么摩尔定律对现在的英特尔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如今英特尔的酷睿系列处理器就是在按照这样的规律不断发展自己的制程。从90nm、65nm、45nm、32nm...到如今22nm、14nm,英特尔的制程工艺发展就是要安排得井井有条。

但是在2000年后,微处理器的需求增长放缓,同时竞争对手开始发力追赶英特尔,各家厂商选择冲破摩尔定律,在工艺制程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样使得各家打造的芯片差距越来越小。AMD在去年就成功推出了14nm工艺的锐龙系列处理器,站在了与英特尔同一起跑线上。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外界对英特尔这种“挤牙膏”式的产品迭代感到不满,不得不说,现阶段摩尔定律与实际发展情况已经逐渐开始出现了偏差。这里也就体现出来,时代在变化,定律也需要改变。所以,摩尔定律虽然不会就此消亡,但是也需要进行一些修正了。

FY·新的一岁 新的开始/FY

如今50岁的英特尔,每个年代里都有着不同的表现,他们经历过低谷也经历过辉煌。但是在众多技术大牛的带动下,英特尔也通过不断地转变和技术进步而有了今天的成就,他们也一度统治了全球个人电脑及服务芯片市场80%的市场份额。然而现在英特尔却在全球半导体芯片市场被三星超越,退居第二。

随着PC市场的饱和,甚至开始衰退,英特尔也开始寻求新的转型方向。智能手机的顺风车英特尔没有赶上,着实有些遗憾。

罗伯特·诺伊斯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戈登·摩尔是一位化学家,两位大佬年轻时在Fairchild(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后二者选择离开,并决定建立一家新的半导体公司。

2005年英特尔赢得苹果的Mac业务之后,史蒂夫·乔布斯提出让英特尔为苹果智能手机设计一款芯片。由于乔布斯的报价低于预估成本,而且当时英特尔误判了iPhone市场的规模,因此并未接受乔布斯的报价。随后苹果便转向ARM芯片制造商,寻求技术上的授权,这时英特尔已经错失了一次在智能移动端的转型机会。

错过移动芯片市场的发展期,而面向未来的5G、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概念已经出现。与此同时,在大数据(Big Data)概念的推动下,存储产品的跨越式进步也开始出现。近两年,英特尔在AI领域一直在研究无人机、深度学习等技术;在5G通讯业务上也正在不断地合作和研发;在存储领域则推出了全新的3D-Xpoint技术......

罗伯特·诺伊斯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戈登·摩尔是一位化学家,两位大佬年轻时在Fairchild(仙童)半导体公司工作,后二者选择离开,并决定建立一家新的半导体公司。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的50年里,英特尔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个人电脑的出现及发展,微处理器性能也正在不断挑战上限,为人类社会高效发展赋予了持久的动力。

人过半百,总会对以往的规律开始有新的认识,诞生50年的英特尔现在也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然而人在50岁要知天命,英特尔则还是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新的一岁,新的开始,祝福英特尔。

(资料来源:Wikipedia、百度百科)

//article.pchome.net/content-2074734.html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