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周中,出行领域发生的变化颇多。受业务规划影响,Uber方面缩减了自动驾驶团队规模;ofo小黄车宣布退出德国,距离其开始运营仅有3个月;滴滴与软银达成合作,将进军日本市场……
近日,据外媒报道,滴滴出行宣布与软银成立合资公司,即将在日本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滴滴计划2018年秋季在大阪开始运营,并陆续在京都、福冈、东京等主要城市向乘客、司机和出租车公司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滴滴大中华版APP也将推出定制化的日本漫游功能,包括APP内的中日文字信息实时互译和本地中文客服功能。
简评:目前为止,滴滴已经连接了全球超过5.5亿的用户,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强大的资本支撑,而此次进军日本的表现也十分值得期待。
2.丰田:自动驾驶系统检测行人存在盲区近日,丰田车主手册中针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盲区作出了说明。该手册中提到,自动驾驶技术对于行人的识别存在一定盲区,而这些局限并非丰田汽车独有,而是目前自动驾驶车辆所共有的特性。行人检测软件可能无法准确识别的情况包括:身高低于1米或高于2米的行人;穿着宽大服装的行人;弯着腰或蹲下的行人;紧密相邻的一群行人;靠近墙壁、栅栏、护栏或大型物件的行人等。
简评:相比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路况更为复杂,但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需求却并不因此而减少,这或许会在自动驾驶技术推广的起始阶段产生一定矛盾。
3.ofo小黄车宣布暂时退出德国 仅运营3个月继宣布即将推出澳大利亚市场后,近日,ofo小黄车宣布将暂时退出德国市场,这距离ofo小黄车进入柏林仅3个月。据悉,ofo小黄车在进入柏林后投放了大约3000辆共享单车,在与当地单车平台Nextbike和DB Connect的竞争中并未占据足够的优势。目前,该地区最大的共享单车平台是摩拜单车。据悉,ofo小黄车将在未来几周内负责任地暂时退出德国市场。但与此同时,ofo小黄车并未否认未来重返德国的可能性。
简评:此前有消息称,ofo新加坡团队员工已经有50%的接到了裁员通知,海外团队进展并不顺利,而近期相继推出澳大利亚和德国似乎也印证了这一消息。
4.美交通安全局:给自动驾驶制定法规还过早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副局长海蒂·金表示,鉴于这项技术才刚刚出现,现在就去管制它还不合适,它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但每一天我们都会去评判时机是否合适。NHTSA愿意利用故障调查、召回和其他执法权力,遏制无人驾驶汽车带来的危险,但更令人担忧的道路安全问题是酒驾和不系安全带,这两种行为每年在美国会造成数千起交通死亡事故。据NHTSA估计,2016年美国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37461人,相比2015年增长了5.6%。
简评:每次自动驾驶车辆出现的车祸都会引起外界的广泛议论,但实际上人类驾驶的汽车每天都在发生交通事故。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提前为自动驾驶技术制定法规,将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5.Uber缩减自动驾驶团队规模 裁员100人此前曾一直在自动驾驶领域表现积极Uber已经向当地媒体承认,已经对自动驾驶团队进行了大约100人的裁员,其中大部分人都属于匹兹堡团队,但没有透露这些员工的职位。Uber方面强调,该公司仍然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期待在未来几个月内重返公路。据了解,Uber正在重新规划自动驾驶项目。
简评:虽然Uber路测车辆撞人致死事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Uber计划调整业务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研发进展不如预期。
//article.pchome.net/content-207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