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逝者社交账户的继承权与隐私权之争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0:12:0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文扬据路透社7月12日报道,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继承者有权继承过世亲属的社交账户。该判决是德国境内的终审裁判。当天各大媒体转发了路透社新闻,判决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无法登录的纪念账户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文扬

据路透社7月12日报道,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继承者有权继承过世亲属的社交账户。该判决是德国境内的终审裁判。当天各大媒体转发了路透社新闻,判决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无法登录的纪念账户

2012年,一名15岁女孩在柏林地铁被列车撞倒过世。女孩的父母想了解女孩是不是因为受到网络暴凌而自杀,另一方面,也为了向列车司机索赔,他们想登录女孩的脸书(Facebook)社交账户。

虽然这个账户是女孩14岁的时候,经父母同意,在脸书上申请注册的,女孩母亲有账户密码,但脸书已经收到女孩一位脸书好友的信息,获知女孩已去世,将女孩账户转为纪念账户,父母无法登录女孩账户。

于是,父母只能向脸书申请登入女孩账户以获取信息。脸书出于保护用户隐私,特别是未成年人隐私考虑,拒绝了父母登录女孩账户的要求,也拒绝提供透露过世用户的相关信息,但脸书承认所有账户信息都完好地保存在服务器上。

女孩母亲在柏林中级法院对脸书提起诉讼,要求获得女孩账户的完全管理权限,获取存在脸书服务器上的包括私信在内的全部账户信息。

为让遗属和过世者朋友能有途径倾诉悲伤表达哀悼,脸书于2009年推出了纪念页面功能,过世用户的社交账户不再能登录,账户内信息不能被下载,但账户页面转为纪念页面,仍正常可见,页面上不会出现广告,也不会在过世者生日前提醒他的朋友。

2015年2月,脸书经过用户调研,更新了纪念页面功能。用户在世的时候可以设定自己过世后账户自动永久删除;或者用户可以选择一位朋友或者家庭成员在自己过世后继续使用账户的部分功能。

承继用户可以进入过世者账户,但只能使用一般账户的部分功能。例如,管理过世者账户的承继用户可以在纪念账户页首发布一条信息,可以加新的好友以及更新账户头像和首页图片,还可以下载过世者存在账户里的照片、已发布的信息和账号信息,但不能获取过世者与他人的私信。

如果用户没有为自己指定承继用户,脸书会管理过世者账户。当脸书“发现”用户过世后,过世者账户将不能登录,过世者的社交账户页面自动转为纪念页面,其他用户可以正常访问过世者的纪念页面,寄托哀思。

一波三折的漫长诉讼

女孩的父母与脸书之间的诉讼耗时漫长。德国是联邦制,一般的民事刑事案件由普通法院审理,分四个审级,地方法院、地区中级法院和邦高级法院,不服邦高级法院的案件可以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

2015年,柏林中级法院一审支持了父母的主张。脸书上诉到柏林高级法院,2017年,柏林高级法院推翻了一审判决,转支持脸书的上诉申请,驳回父母的起诉。父母再次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

这个案件将网络数据继承、谁有权管理过世者互联网账户以及知识产权归属的问题推到了司法者面前。德国一审法院认为,根据有150年历史的德国继承法,父母有权继承子女信件、日记等私人物品,脸书账户内的社交信息等同信件、日记,父母同等有权继承。脸书认为该案应该适用德国宪法所支持的法律原则——公民的电信通讯隐私应受法律保护,于是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权衡了德国电信隐私保护法转为支持脸书。电信隐私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通话隐私,2009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将它扩展到邮件。二审法院没有就继承法下过世女孩的脸书账户是否可以由父母继承进行认定。法院认为,脸书用户协议中未约定父母可以继承管理过世子女账户,因女孩去世,女孩与脸书之间的用户协议终止。而且无论用户协议是否涉及女孩过世后的账户处理,二审法院认为德国电信隐私法均禁止父母在内的第三人获取过世子女的网络数据。

在该案中,法院将电信隐私保护范围扩展到社交网络中的用户私信。这样的话,除非因技术必要性(该案不适用)或私信交流方的同意,父母是不能获得过世子女私信的。当然,获得过世子女同意未免有点诡异,但即使将这点放一边,女孩父母也未获得女孩私信交流相对方的同意,所以二审法院判决支持脸书拒绝女孩父母获取账户内的私信。

社交网络适用继承法

二审法院的判决没有解决继承问题,只是明确未成年人的隐私和社交账户内的私信在过世后仍受电信隐私保护法保护。尽管脸书欢迎二审判决,对女孩父母表示哀悼并承诺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但女孩父母快速向德国终审法院提起了上诉。经过将近一年的审理,德国最高法院在近日作出了终审判决,推翻了二审判决,重申了一审判决原则。

终审判决认为,社交网络的用户协议同样遵循普遍适用的继承规则。继承权不能被合同条款排除在外。用户协议不包含法律法规,协议里即使有纪念页面相关条款,也不能当然生效。换句话说,这些条款因违反继承法而无效。

终审判决也考虑到,互联网用户协议的性质,不是针对用户个人的协议,不具有普通类型合同的稳定性,互联网用户希望保护隐私的普遍心理,希望脸书等网络服务运营商保护通信秘密,不让第三方获知用户信息和通信内容。

但是,脸书在用户设立账户开始承担起的合同义务是与账户相联系,不是与特定人相联系。私信发送者知道是发送私信给自己选定的社交账户,换句话说,私信发送者的合理预期不是只有账户持有人能看到信息,其他任何第三人都不能阅读,而是能预期到有非账户持有人阅读到私信的。

账户持有人在世的时候,授权或未被授权但侵入账户的第三方都有可能阅读私信;账户持有人过世的时候,合同关系继承者可以进入账户。过世者的继承者有权向互联网服务运营商要求登录和使用账号,获取通信信息。运营商对账户财产和个人信息的保护是随着继承发生转为向账户继承者提供。因此,等同于私人信件和日记,数据内容一样可以依据继承法被继承人继承。

终审判决还认为,电信隐私保护法没有否定女孩父母的申请,继承者是继承了过世者的法律地位,不能被认定为法律规定的不得接触通信内容的其他人。继承者拥有过世者的全部权利,可以去获取和使用通信内容。

终审判决最后认为,女孩父母的要求也不违反数据保护法。2018年5月25日,适用的一般数据保护法(the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DS-GVO),GDPR)只对在世者适用。曾与过世者有过私信沟通的向对方的个人数据的传输、使用等仍受到GDPR的保护。

过世者数据保护处于灰色地带

该案中,德国最高法院对数据可继承性作出了肯定性的判决,判决中还支持父母了解未成年子女在网络上交流沟通的相对方身份的权利。德国一位法官对媒体说,父母可以继承过世子女信件和日记等私人文件,对网络数据没有理由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终审法院判决前,脸书用户过世后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账户转为纪念页面,继承者和其他人只允许哀悼,不能获取过世者个人信息;另一种是继承者或遗属可以向脸书申请删除过世者账户。现在,脸书还未更新自己的纪念页面政策,但继承者和遗属可以通过法院判决要求登录和管理过世者的社交账户。

据悉,女孩父母已经进入并开始管理女孩的脸书账户。脸书发言人在判决当天对媒体说,如何平衡遗属的心愿和保护第三人隐私是比较困难的判断。脸书有义务保护用户之间的私人交流不被泄露。脸书尊重法院判决。漫长的诉讼过程显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脸书会研究分析判决以保证它能得到完全执行。

过世者的网络数据保护仍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美国尚未有明确的立法支持。脸书的谨慎也来自于它在欧洲面临的多起隐私调查和诉讼。作为互联网巨头,它在用户隐私保护和非法信息删除上被要求比一般公司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各个互联网公司和IT公司对用户网络数据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据2016年的媒体报道,一位意大利父亲希望下载过世儿子的苹果手机中的个人数据,包括照片、短信等,苹果公司提供了协助。但苹果公司在同一年拒绝了美国联邦调查局要求协助解锁犯罪嫌疑人手机以调查犯罪证据的要求。

德国作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法律领域的先行者,该案的判决会影响欧美国家对过世者数据保护的立法方向。无论互联网运营商还是网络用户都期待更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判例指引。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