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不必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拼多多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0:05:06]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拼多多崛起速度堪称奇迹,据说今年GMV有可能会超过京东,但在这个迅速崛起过程中,就声势而言,拼多多一直属于低调潜行,直到最近要上市,才开始在公众媒体平台上大声量做宣传,一首广告歌曲魔音绕耳,脍炙人口
拼多多崛起速度堪称奇迹,据说今年GMV有可能会超过京东,但在这个迅速崛起过程中,就声势而言,拼多多一直属于低调潜行,直到最近要上市,才开始在公众媒体平台上大声量做宣传,一首广告歌曲魔音绕耳,脍炙人口,使拼多多知名度大增,但同时质疑声也大增,核心就是拼多多上“便宜没好货”。

其实,在拼多多没有脍炙人口之时,在互联网圈内,围绕拼多多一直有类似的意见在流传,除了说拼多多上“便宜没好货”,还说拼多多是“消费降级”,尤其是后者,在全国一片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这实际上一种很严重的指控。

在几个月前,拼多多为了回应这些质疑,拉了据说两车记者到江西的两家供货工厂进行实地调查。

入驻拼多多的这两家江西工厂,在短短两年内,卖出了2.61亿包纸巾,称得上江西制造业的一个小传奇,然而便宜真的能有好货吗?“9.9秒杀”成本真的不计成本吗?


答案出乎意料。在现场,记者们被大为震惊了一下:在拼多多和“拼工厂”的相互成就下,两家工厂销售的卫生纸确实做到了便宜有好货,虽然每包卫生纸只有3.2分钱的净利润,但凭着拼多多平台上的海量销售,工厂和工人依旧有不错的收入,工厂通过定制化产品+压缩供应链把成本降到更低,而拼多多则是通过爆款的形式,把原本那些过剩的产能,输送到那些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手里。 答案出乎意料。在现场,记者们被大为震惊了一下:在拼多多和“拼工厂”的相互成就下,两家工厂销售的卫生纸确实做到了便宜有好货,虽然每包卫生纸只有3.2分钱的净利润,但凭着拼多多平台上的海量销售,工厂和工人依旧有不错的收入,工厂通过定制化产品+压缩供应链把成本降到更低,而拼多多则是通过爆款的形式,把原本那些过剩的产能,输送到那些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手里。


拼多多上商品的价格摆在那里,一个十块钱的商品,其质量当然不能完全和几百块的国际大牌相提并论,但仅仅因为价格低就引申出质量恐有问题,其实是一种不严肃的说法,属于小道消息式认定。现在拼多多有过千亿的GMV,如果要查假货,查不合格商品,或统计假货比例,直接在销售的商品中抓现行就可以了,这比很多言论以价格或者“因为你便宜”或者“你的商标很像谁”来认定谁有问题要有力的多,被擒着也无可辩驳。 拼多多上商品的价格摆在那里,一个十块钱的商品,其质量当然不能完全和几百块的国际大牌相提并论,但仅仅因为价格低就引申出质量恐有问题,其实是一种不严肃的说法,属于小道消息式认定。现在拼多多有过千亿的GMV,如果要查假货,查不合格商品,或统计假货比例,直接在销售的商品中抓现行就可以了,这比很多言论以价格或者“因为你便宜”或者“你的商标很像谁”来认定谁有问题要有力的多,被擒着也无可辩驳。

在舆论中,拼多多最吃亏的地方就是他的主要消费者虽然对身边人有巨大影响力,但却没有什么公共话语权,而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群,却往往不是拼多多的主要用户,他们甚至没打开过拼多多,就能凭“9.9元一包的卫生纸”总结出消费降级。

对于用惯99元一包卫生纸的人来说,再去买9.9元一包说消费降级倒也没错,但问题是在拼多多上9.9元一包卫生纸的消费者大部分可能以前根本不用卫生纸,它们要不是用旧报纸解决如厕问题,要不就是买的更便宜的地摊货......对这些人来说,在网上买9.9元一包的卫生纸就是消费大升级,你如果跟他们说干嘛不一步到位用更好的卫生纸,那就是一出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换句说法,从摊贩到拼多多电商,这在本质上就是消费升级,拼多多不是通过“收割屌丝”,而是通过服务下沉实现崛起。

毛主席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这个道理说穿了不难懂,但很多人不信,不信是因为以前难以做到,像十八线城市、农村这样的市场,对很多企业就是先天的沼泽地,属于赔本的买卖,阿里巴巴、京东也是在盘子做大以后才搞村淘、搞乡村推广员。

但拼多多为什么能做到?有一种说法是关键在于拼多多抓住了目标市场的人、货、场三要素,从“人”的角度来看,借助微信这一社交超级平台,拼多多的人群渗透率是在微信8亿日活用户中渗透的,这比淘宝在手淘1.9亿日活用户中渗透范围要更广,这种渗透也决定了在拼多多上更受消费者欢迎的商品,往往是能满足8亿最广泛需求的商品;

从“货”的角度来看,拼多多是站在巨人肩头成长,而非完全从零再造。除了拼多多直接整合的拼工厂和拼农货的供应链类商品以外,淘宝的亿万商家也是拼多多存在的基础,2013年阿里和微信两大生态互相隔绝之后,小商家为了成长往往两边开店,这在客观上成就了拼多多。这一点来说拼多多必须向开拓商品库的先驱和前辈淘宝感恩与致敬。

而从“场”的角度来看:京东、阿里等之前的主流电商平台一直围绕“消费升级”主题,“五环内”用户成为主要目标客户,低客单价商品遭到冷落,大量商品和商家遭遇深埋,而拼多多则凭借社交平台链路的打通杀出另一片天地......


通过以上逻辑可以看出,拼多多的崛起,并不是赖于重新发现了假货--拼多多在本质上和其他电商平台是一盘货,但主要是通过社交平台链路为以前的既有货品对接了新的市场与新的买家,拼多多上的商品低价,更多的是因为拼多多的流量成本远远低于市场,导致其商家成本也远远低于市场,从而形成了更低的终端价格。 通过以上逻辑可以看出,拼多多的崛起,并不是赖于重新发现了假货--拼多多在本质上和其他电商平台是一盘货,但主要是通过社交平台链路为以前的既有货品对接了新的市场与新的买家,拼多多上的商品低价,更多的是因为拼多多的流量成本远远低于市场,导致其商家成本也远远低于市场,从而形成了更低的终端价格。

事实上,在今天的互联网业,走拼多多路线的并不只一家,还有快手、云集、斗米等各种产品,它们在看似很难成功的互联网下半场实现了成功,不是依靠大资本投入、高科技、或者依靠国际市场,而是借助五六线以下城市人群的支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其蕴藏的市场机会远超一般想象,中国基层人群虽然不如一二线城市有经济实力,但他们的消费欲望与需求一旦被合理激发,威力也是无穷的。


毛泽东在五六十年代曾经将中国描述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八个字从此也深入人心,而六十年后,再看中国互联网市场,这八个字依旧有效,对于互联网业来说,除了向高科技,向国际化发展,向更广阔天地发展也是一大出路,关键是看能否找准需求,看是否吃得住苦。 毛泽东在五六十年代曾经将中国描述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八个字从此也深入人心,而六十年后,再看中国互联网市场,这八个字依旧有效,对于互联网业来说,除了向高科技,向国际化发展,向更广阔天地发展也是一大出路,关键是看能否找准需求,看是否吃得住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信海光微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