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不断取得高票房成绩的同时,除了影片质量深入人心之外,也离不开在线电影票务平台的助推作用,无论是在线选座、点映预售,还是电影的宣传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根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Q2在线电影票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6月份,国内电影购票线上比例已经高达87%,网络购票现已成为用户观影购票的主要方式。
然而光鲜的背后,却是平台持续亏损的状态,相关数据显示,淘票票在2018年第一季度亏损超过14亿元。面对持续亏损的局面,在线票务平台不断烧钱究竟意欲何为呢?
毋庸置疑,在线电影票务平台确实带来了更好更便捷的观影购票体验,也几乎替代了传统购票方式,然而在最初的竞争环节,为了吸引用户,票价大多很低,19.9元或者更低价9.9元屡见不鲜。不过如此低的价格不仅难以实现盈利,也达不到发行方或是院线限定的最低价,最终还是得由在线票务平台来补齐差价。
当然,不断烧钱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低廉的票价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用户,使更多的观众频繁进入影院,最终渐渐形成观影习惯,同时也能提升市场的活跃度。
在线电影票务平台推动了电影票房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样,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在线票务平台的份额高速增长。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长期亏损都不是好的结果,终归还是要努力走向盈利,在线电影票务平台又是如何摆脱亏损的困局呢?除了大幅度地削减票补外,向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也成了在线票务平台的发展趋势。
在线电影票务平台有着巨大的用户量,可以依托沉淀的数据向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目前,在线电影票务平台除了售票、影评、相关资讯、票房实时记录等,还参与到了电影宣发、出品等环节。
另外,还可根据用户的观影偏好,对影片的内容制作进行指导,创作符合大众品位的佳作,不至于票房扑街。或是根据预售模式提前反应市场需求和影片热度,使影片更好地与市场真实需求对接,并根据需求匹配排片时间和排片量。
在线电影票务平台想要摆脱亏损,除了要减少票补,还需扩宽服务场景,只有向全产业链延伸,精细化运营,才能更好地发展。通过票补赢得市场份额是在线票务行业初期竞争惯用的打法,一旦赢得了市场,就必须考虑改变策略方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速途研究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