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瑞幸咖啡、连咖啡等品牌崛起星巴克遭遇“成长的烦恼”-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09:19:3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本报记者 陶娅洁 中国咖啡市场的较量越来越好玩了。 就在上个月底,星巴克首家多重体验式旗舰店、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开业,这是除了上海烘焙工坊外,星巴克在全球市场中面积第二大的门店。有业内人士预测,

本报记者 陶娅洁

中国咖啡市场的较量越来越好玩了。

就在上个月底,星巴克首家多重体验式旗舰店、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开业,这是除了上海烘焙工坊外,星巴克在全球市场中面积第二大的门店。有业内人士预测,星巴克在中国还将继续开出第三大、第四大门店,更大范围地占领中国市场。

这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已经成为星巴克重要的战略市场。星巴克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曾说,星巴克历史上最强大、最吸引人的增长机遇就是中国,中国是除了美国之外,星巴克最主要的驱动力。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星巴克宣布将提高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此前,星巴克计划2021年前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增加到5000家,现在星巴克计划在2022年末就将门店数量增至6000家。

就在星巴克着力布局中国市场时,其他咖啡品牌也异军突起。近几个月新晋的网红咖啡——瑞幸咖啡就是其中具有竞争力的玩家。成立不过半年,瑞幸咖啡就在今年5月的发布会上抛出了一系列看似耀眼的数据:开通13个城市、400家门店、130万客户、500万杯咖啡。

瑞幸咖啡的玩法很有意思。首先,在制造噱头方面,瑞幸咖啡可谓不遗余力。就在5月,瑞幸咖啡在媒体会上宣布将起诉星巴克涉嫌垄断。瑞幸咖啡发布一封公开信,指出星巴克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第14条和第17条的有关规定,拟向有关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同时向国家反垄断行政执法机构进行投诉。仅仅这一举措就赚足了人们的关注。其次,瑞幸咖啡主打品质和性价比。在品质方面,瑞幸咖啡声称选用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上等阿拉比卡豆,并邀请WBC冠军咖啡师调配,主打所谓的大师咖啡。最后,瑞幸咖啡在营销层面也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在整个咖啡购买环节,消费者必须使用其APP,加上零售门店的房租、水电等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瑞幸咖啡的获客门槛。

除了星巴克和瑞幸咖啡,许多新的咖啡品牌也在崛起,比如“连咖啡”。连咖啡是以微信公众号为入口的咖啡外送平台,一开始以提供星巴克、Costa等咖啡的外送服务积累用户。2015年8月,连咖啡剥离了星巴克等第三方品牌的咖啡外送服务,自己做起了咖啡品牌。据央视报道,连咖啡单日销售峰值已达到40万杯。

面对众多新入局玩家的挑战,星巴克难以视而不见。有分析指出,此次星巴克开设北京坊旗舰店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和巩固行业壁垒,进一步布局星巴克的核心门店,通过细分吧台拓展细分市场的想象空间,将精品咖啡与网络咖啡品牌进行区分,以应对互联网咖啡品牌对星巴克造成的冲击,提升星巴克的品牌形象。还有消息称,星巴克可能在近期重启外送服务,以应对互联网咖啡的强力冲击。

一方面星巴克面临挑战,另一方面新崛起的咖啡品牌也面临着生存压力。有分析指出,就互联网咖啡的发展轨迹来看,和之前火暴的O2O、共享单车很相似。有了资本加持,这些品牌活得很好,未来一旦资本用尽,这些品牌还能维持下去吗?无独有偶,根据《2017中国饮品店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市场奶茶店的数量快速上升,咖啡店则在退步。2017年6月与2016年1月相比,奶茶店数量上涨60%,咖啡门店数却下降21%。这也从侧面反映,咖啡在中国的普及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当下,中国市场人均年消费咖啡仅为5-6杯,在一线城市也只有20杯。这和动辄人均年消费咖啡400杯的美国和200杯的韩国相比,中国咖啡市场的消费还未成气候。如何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传播咖啡文化,是这些新晋咖啡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就连进入中国多年的星巴克至今也没能完全解决这个难题。

有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超万亿,中国咖啡市场的玩家难以忽视这一块大蛋糕。可以遇见的是,未来,一场由咖啡触发的“饮品革命”已悄然拉开了大幕。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