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扶持支撑下,我国普惠金融事业成绩显著。以银行业为例,据来自银监会的数据,2017年末银行业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均达到3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5.1%和9.6%。但就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
一是普惠金融对象选择上存在扭曲。
民营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信用、缺信息,依然面临资金可获得差、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小微金融供需不平衡突出。在去杠杆背景下,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意识更加强烈,普惠金融政策的优惠催生了部分金融机构倾向性地选择普惠对象,例如大量以小微经营贷为名的放贷大量流入个人房抵贷,有普惠之名,无普惠之实。金融机构的资金之所以无法真正流入普惠金融领域,根本在于大量金融机构缺乏应用金融科技低成本开展小微服务和弱势个体借贷群体的经验以及对小微产品进行市场化定价的能力。
二是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存在不对称性。
整体而言,市场上真正以普惠金融业务为主营的大型国有金融机构数量不多,大机构更多作为政治任务,无法满足普惠金融市场的庞大需求。真正愿意集中精力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大多还是中小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受限普惠金融的业务特性,在渠道建设、运营、融资及风控等领域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较之大型金融机构处于劣势。此外,金融监管对于普惠金融的政策优惠更多落实在商业银行等机构,针对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及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制约了多层次普惠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
要解决普惠金融发展难题,推动普惠金融相关举措落地,需要借助科技的手段。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革新,又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格局。在2016年G20“数字普惠金融”倡议的引导下,如何充分应用金融科技,借力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式,优化信息搜集、风险识别的方法,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让普惠金融更加便捷、易得、平等,成为普惠金融发展新阶段的重要课题。这一历史任务为度小满这样的金融科技巨头提供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为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模式大展光彩提供了宝贵的试验田。
一是普惠金融对象选择上更加精准性。
度小满是从学生贷款开始的,本意就是帮助职业教育需求的用户获取求学的机会,从而改变命运,改善生活,截止,目前已经为114万人提供130亿的职业教育的贷款,其中70万人是大专以下,这些客户是很难得到常规服务的,属于真正的弱势群体,但是通过度小满的技术和项目,得到了学习的机会,掌握了一技之长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度小满的有钱花信贷业务服务客群里,有34%是小微企业主,2018年上半年已经有几百亿的规模,这些资金大多来自度小满的的银行机构合作伙伴。银行先前不愿意服务这个客群,而现在愿意转身服务这个客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了度小满帮助以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解决服务成本、真实有效进行风控、市场化定价等问题。
二是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主体更加对称性。
度小满金融愿意未来与各种类型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通过拥抱智能金融时代,通过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让普惠的道路走的更稳健更深远。两年前,度小满前身百度金融在成立的时候,就没有追求金融牌照的获取,在BATJ等几家巨头中属于最明确定位为金融科技企业的一家。度小满在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在客户授权的情况下,将尽可能完备的客户信息和合作机构进行共享,努力提供客户的全面画像,让合作机构的风控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因此,在度小满的合作伙伴中既有农业银行(601288,股吧)这样的国有商业银行巨头,也有温州银行这样的中小银行,还有马上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机构,度小满的技术赋能促使这些机构在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过程中能力上更加对称,使得普惠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极大扩容。
在朱光为度小满勾画数字普惠金融征途的第二天,7月5日起,央行定向降准释放资金7000亿,其中2000亿用于支持关于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实体企业经济发展。在政策红利的刺激下,普惠金融的市场无比广阔,在普惠金融+AI等科技手段形成的数字普惠金融市场中,诸如度小满等专业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更是大有可为。
作者陈文,系百舸新金融智库创始人、北京大学新金融和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