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时间,互联网圈里圈外都在讨论阿里被孤立和不得人心。有自媒体帮闲说,最近委屈你了!然后给马云写了一封长信,看完只剩尴尬。
众口铄金,很多人恨不得把一个健壮男子说成是阳痿。
古人总是把不得人心和王朝覆灭联系在一起,这是最致命的攻击。
气得马云必须怼回去,他说:
信不信我今天真搞个饭局,可以把全世界的人都请来,请来一帮土豪,在全世界都是顶级的,还真没几个请得起我的饭局。
半年过去了,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地。
那是马化腾的高光时刻,马云的灰头土脸之时,现在情况却是反转,换成马化腾灰头土脸,而马云更接近高光时刻。
半年的斗转星移,似乎没人再把这两人对比,现实令人唏嘘。
马云操持百年大业,马化腾原地停留
6月26日,马云的罗汉堂在杭州成立。罗汉堂,顾名思义供奉罗汉的殿堂。罗汉堂供奉的罗汉数量不一,少则十几,多则上千。
这里的罗汉们指的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这些文科领域学者。
前两天,首批15名全球顶尖学者和马云等阿里高管开了两天闭门会议。其中就有6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Bengt Holmstrom(本特·霍姆斯特罗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契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201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Lars Peter Hansen(拉尔斯·彼得·汉森):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3.E. Roth(阿尔文·罗思):哈佛商学院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会主席,
201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4.Alvin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2010年因在市场搜寻理论和宏观经济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5.Michael Spence(迈克尔·斯宾塞):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6.Thomas Sargent(托马斯·萨金特):纽约大学教授, 201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是,罗汉堂要解决的不再只是技术问题,更多是社会经济问题。
此前,马云说过,即使阿里不在了,达摩院还要继续存在。阿里巴巴已经活了18年,我们还有84年要走,达摩院至少得活85年。
也就是说,在马云的计划里,达摩院至少得存在85年。但是,罗汉堂一问世,马云就说要存在300年。
马云的目标和野心更大,而且走出了自己擅长的领域,企业家的帽子已经罩不下他了。
一发生热点事件的时候,马云就站在潮头,指点江山。
贸易战愈演愈烈之时,4月10日,马云对美隔空喊话,如果中美经贸关系恶化,去年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的承诺将宣告无效。4月11日,马云在《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等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贸易战扼杀就业、机会和希望》。
4月16日,中兴被美国禁售,接下来发生两件非常巧合的事情。
4月19日,阿里对外宣布正在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运用于图像视频分析、机器学习等AI推理计算,按照设计,性价是目前同类产品的40倍。
当时团队只有十人,但计划年内扩张达百人。难免中兴事件的刺激。
4月20日,阿里宣布收购大陆唯一一家CPU量产的芯片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意味阿里拿到船票。
这些略显刻意的反应,必然早就在酝酿,但反映了阿里的野心。
马云似乎急于向外界说明,阿里正在扛起保卫祖国的大旗。
相比于马云的高歌猛进。马化腾则低调得多,对贸易战鲜有表态,对芯片技术,马化腾也表态说不会直接研发芯片。相比之下,更像是务实主义者。
这种风格的差异还体现在马云另一项百年大计湖畔大学和腾讯对标的青腾学院上。
湖畔大学被称作马云的“黄埔军校”,谈的都是“改变世界”之类话题,学员以成功的企业家为主;而后者聊的只有项目,学员以创业者为主,不少还和腾讯沾亲带故。
也是因为如此,湖畔大学会被别有用心者批评为“东林党聚集地”,逼得柳传志都出来正名了,而青腾大学从来不用有这种担心。
马云的精力放在了他的百年大计中,去年底,当被媒体问到蚂蚁金服是否投资ofo时,他说“投了一点点吧,不多吧”,一脸无知。
阿里224亿入股高鑫零售至今已过半年,人家老总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一直想见马云却不得。
某种程度上,马云操持的事情更高大上了,而马化腾还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一亩三分地上,阿里和腾讯的形势大不一样
5月15日,腾讯一季度财报发布前一天,股价下跌3.35%,这个小数字,相比1月股价,腾讯跌掉了两个网易。
财报显示,腾讯最为依赖的网游收入一直在下降,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到今年一季度,收入分别为328亿元、297亿元、287.78亿元。
疯狂打call的王者荣耀早在去年9月,MAU和DAU均比6月份下降,降速明显。而腾讯重押的“吃鸡”未见得能够取得多大的市场份额,况且尚未商业化。
能够依赖的只剩投资。腾讯二号人物、主导投资的总裁刘炽平说,投资公司的总价值比腾讯市值高,增速也不比我们慢。
2017年,腾讯投了120多家企业,比百度阿里的总和还多。
不过,据互联网KOL秋源俊二指出,腾讯在虎牙上市的5天后发布财报,将虎牙上市后的股权溢价折算为腾讯的投资收益,金额达到56个亿,勉强达到投行预期。
这个小细节凸显了腾讯的窘境。
依靠网游和投资收益的前景并不明朗,因为腾讯未必能再出一款王者荣耀,而投资收益的波动又相当大,例如腾讯系公司搜狗、阅文上市并不尽人意,这是市场看衰腾讯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腾讯被市场唱衰,阿里则显得有点春风得意。
5月4日,阿里发布2018年财报,股价大涨3.53%,市值达到4847.89亿美元。在市值上,阿里一下子超腾讯约215亿美元。
从数据看,无论是整体营收还是电商收入,阿里都创下IPO以来的年度最大增幅。
这是阿里发展最好的时刻,恰恰是腾讯遭遇瓶颈和危机的时刻。
张一鸣阻击马化腾,阿里掌握主动权
腾讯或许没精力与阿里较量,一个张一鸣就足够让它焦头烂额了。
6月20日,马化腾发了条朋友圈,向黑公关宣战。一篇题为《教育专家诤言无昧:腾讯、共青团为何一再为网游洗白?》的文章中,留着一段本应抹去的话:这一段去掉吧……不然会让文章变成为黑而黑。
腾讯报案的同一天,头条同样表示遭遇大规模、有组织黑公关,也向警方报案。不同的是,头条的反击更加露骨,直接指出涉嫌黑公关的工作人员曾为腾讯视频服务。
5月8日,张一鸣在朋友圈为庆祝抖音国际版获得了Q1 App
Store免费下载量第一名的同时,点名批评微视抄袭,迫使马化腾罕见加入骂战。
5月30日,一篇出自新华网的气势汹汹的稿件《新华社: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被头条编辑成新华社稿件推送给亿万头条用户。
头条请了当年3Q大战时360的公关总监李亮。去年一年,更是拉拢多位在360工作多年的资深公关人士加盟。这或许能够解释头条如此凶悍的原因。
头腾大战源于微信对抖音的封杀,从今年3月开始,抖音等头条系短视频被朋友圈屏蔽。
这是腾讯对这款恐怖增长的软件的自卫,此外,腾讯重启了关闭五年之久的微视项目,由刘炽平亲自负责。
根据5月数据,微视的月度有效时长为244万小时,而抖音的数据为116235万小时,悬殊差距达到476倍。
腾讯正在陷入与头条的视频战争、口水战以及肉搏战的泥潭。
腾讯越用力、越紧张,越能说明头条的强悍,腾讯和头条,这两家估值天壤之别的企业正在人们的心智中被划上等号。
马云显然有必要感谢张一鸣,腾讯从来没有如此被动过。
5月8日,原阿里大文娱长、阿里eWTP投资工作小组组长俞永福转发张一鸣与马化腾争论截图力挺张一鸣。
在80后这一批企业家中,张一鸣还是不错的一个。
他能把企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带到这个高度,同时产品创新力十足,确实不容易,值得我们学习。
阿里的站队姿态明显。但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5月底,有媒体爆料头条新一轮融资出现云峰基金的身影。意味着阿里和头条可能真正统一战线。
腾讯的口碑形象危机,或为兴衰的重要标志
激烈的竞争并没有引起足够多的围观,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只局限在行业内,对于腾讯而言,未必需要担心。
但是,更危险的是,腾讯用多年建立的企业口碑正在遭受打击。7年前的3Q大战,腾讯虽然官司赢了,但还是遭受孤立,后来通过开放重新赢得认可。这是腾讯的命门。
和腾讯相比,阿里的竞争形势和口碑形象并没有特别的变化,但腾讯的颓势让阿里拥有了优势。
在张一鸣和马化腾的口角之前,《腾讯没有梦想》引发海啸般的舆论危机,文章公众号阅读达到百万,批评腾讯失去做产品的梦想,而走向投行化,迫使腾讯多位高层出面回应。
腾讯总裁刘炽平和公关总监张军
这篇文章是对腾讯股价跌跌不休的深刻分析,不乏精辟观点。但是,背后少不了头条的助力,张一鸣第一时间转发,其作者潘乱也如期获得头条的金字节科技报道奖。
知名自媒体“caoz的梦呓”指出,他所陈列的某些基本事实,绝不可能是他自己的胡编乱造,其出处一定是头条高层。
如果说它一定破坏了腾讯多年建立的创新口碑,那么,腾讯的投资也遭遇了诘问。
5月,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科技自媒体公司差评三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这笔小投资也掀起了巨浪,差评在业内存在“洗稿”的嫌疑和争议,让诸多互联网KOL不满。
《腾讯大如藏獒,说到底还是狗》、《给腾讯一个差评》等文章指责腾讯纵容“洗稿”,迫使马化腾不得不出面回应。
腾讯想用开放和投资来打捞这些外部的创业,同时用内部的市场化,避免大锅饭,来激励原生的战斗力,但这两手不可能完全奏效,内部没有长出张一鸣,同时也投资不到张一鸣。于是才有今天的背水一战,以及头条的猛烈还击。这对腾讯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必然。
这篇一周阅读量不过6万的文章也引来马化腾的反驳。
结语
时间再拨回2017年12月,当时,互联网资深观察家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是马化腾、刘强东、唯品会CEO沈亚等人的合影。刘兴亮说,江湖上有一个“反阿里同盟”。马化腾在底下评论说:物极必反。
事实上,马化腾非常不屑阿里是投资风格,当时在2017《财富》全球论坛,马化腾还刻意谈了腾讯和阿里的不同。
我知道马云也讲赋能,我趁机讲一下不同。赋能者最终格局是被赋能者的安全程度”。
中心化的赋能,会让大家觉得以后百分百的渠道都在赋能者的生态里,命运就掌握在别人手上,而腾讯推的就是去中心化的赋能。
这是阿里最受指摘的地方,投资意味着收购,这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太过残酷。
如今,阿里CEO张勇怼了回去。
这恰恰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就要对这个事情负责任。说白了,收购是一种担当,如果你不担当,只投钱就行了。投五个一样的,其中有一个行,就赚了。第为二种不负责任的投资策略是我先投一匹马,那匹马跑得不好,跑瘸了,那我再投另一匹。
现在看来,到底谁对谁错,只有历史能够决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八卦女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