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许家印为何要坐上贾跃亭的车?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08:54:3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01 如果站在未来回望历史,会发现2018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份,说不清道不明。虽然每个季度公布的经济数据都是稳中向好,从春季到夏季一派欣欣向荣;但嗖嗖一阵冷风,麻烦还是来了。进入6月份以来,上证指数
【战略】许家印为何要坐上贾跃亭的车? 01

如果站在未来回望历史,会发现2018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份,说不清道不明。

虽然每个季度公布的经济数据都是稳中向好,从春季到夏季一派欣欣向荣;但嗖嗖一阵冷风,麻烦还是来了。

进入6月份以来,上证指数下跌幅度超过20%,专家解读说,已经进入技术性熊市。这专家,A股是不是在熊市,打开账户一眼就知,还用你们来告诉?

据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一边是经济数据的稳中向好,一边是股市黑熊的闪电风暴,这算是哪一门子的晴雨表。

股市跌不休,房价却涨不休。

虽然调控措施越来越严厉,可是据任志强说,今年一季度是有史以来房价涨幅最大的一季,而且是普涨,遍布神州大地的三四五六线城市里,房价就像郊外农田的麦子,呼呼向上窜。


麦子长高需要雨水,春雨贵如油;房价上涨需要资金,已经推进了几年的棚户区大改造,今年迎来大爆发,前5月,国开行发放棚改贷款4369亿,相比之下,整个2017年的贷款规模才6350亿。 麦子长高需要雨水,春雨贵如油;房价上涨需要资金,已经推进了几年的棚户区大改造,今年迎来大爆发,前5月,国开行发放棚改贷款4369亿,相比之下,整个2017年的贷款规模才6350亿。

这种贷款,就是我们独创的抵押补充贷款PSL。简单说,就是央行把钱发给国开行等几家政策性银行,国开行再按棚改项目发给地方,地方大拆大建,把钱补偿给拆迁户,拆迁户拿钱去买房,把楼市炒热,跟风者入场。房价推高后,地方顺势卖地,然后拿卖地的钱还贷款。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钱从哪里流向了哪里,算起来不难。

今年1-5月,50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高达1.5万亿元,较2017年同期上涨57.6%。至于房价到底涨了多少?说不清道不明。

说不清道不明的2018年,有人在哭有人在笑。

02

按说,作为地球最大地产商之一,恒大(HK:03333)掌门人许家印应该要笑得合不拢嘴才对,但是情况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

房价涨了,地价也跟着涨,楼市火爆带来的油水,并没有跟着流进地产商的口袋。相反,随着资金面的收紧,地产商的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干完一个项目,利润甚至不够还利息。

地产商都是高负债运营,每天睁开眼就是一堆债务,拖得越久,债务利息越高。所以,地产商要加速周转,最有名的是碧桂园,从拿地到开盘,时间一再压缩,工期一赶再赶。直到前天,碧桂园(HK:02007)上海售楼处塌了。


碧桂园困难,恒大也不容易。“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地产商,虽然为经济贡献良多,却被弄得有点抬不起头来,穿衣服都必须低调。 碧桂园困难,恒大也不容易。“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地产商,虽然为经济贡献良多,却被弄得有点抬不起头来,穿衣服都必须低调。

在吃瓜群众眼里,地产商都是声名赫赫,能量巨大;但在某些人看来,地产商就是干活的,拼命盖房子,赚点辛苦钱。

拿地要听命令,贷款要听命令,发债要听命令,规划要听命令,如今楼盘定个开盘价,也得听命令。要是哪个地方捅出篓子,还要首当其冲被处罚。唉,设身处地想一想,遇到这样的老板,伺候起来够辛苦吧。

所以,许家印想转型,他不愿再以地产商的面目见人了。上市公司的名字从“恒大地产”改为“中国恒大”,去掉地产二字后,恒大加快了多元化的步伐。

但是,多元化谈何容易。

搞粮油搞矿泉水,利润微薄,声势挺大,实际赚不到多少钱,干了几年后,恒大干脆打包卖掉了相关业务。

搞金融做保险,前两年挺火,这两年很悬,出头鸟被打了,金融不是想搞就能搞。

搞健康产业,办医院,做养老,看似前景广阔,但是有钱有闲能享受高端医疗服务的,只是少数人群。

搞体育玩音乐?音乐办了两年就凉了;足球风风火火那么多年,用途还是赔钱赚吆喝。

多元化走了一圈,赚钱还是要靠地产。

03

有点焦虑的许家印,来到“说不清道不明”的2018,终于看到了方向。

2018什么最火?硬科技啊。

芯片热足足炒了几个月,温度还没降下来,手机厂商小米就要上市了,据说估值达到了700亿美元。要知道,辛辛苦苦盖了那么多房子的中国恒大,市值也才2500多亿港币啊。


市场冷热,以钱之名。 市场冷热,以钱之名。

谁被热捧?就是美其名曰的科技独角兽,比如今年上市的工业富联(SH:601138)、宁德时代(SZ:300750),都是市值过千亿的大盘股,就因为是科技独角兽,就可以快速过会,上市融资。

谁受冷落?数一数,这几年来,哪家房地产企业能在A股拿到上市资格了?

时至今日,最美的事就是成为科技独角兽,就像做新能源电池的宁德时代,上市后连续涨停板,市值超过了1500亿,成为创业板第一股。

有点焦虑的许家印,也盼着转型高科技,打造独角兽。

但是,高科技真要搞起来,可不像盖房子能够速战速决,虽然恒大的目标很远大,未来十年,投资1000亿,建设科学研究的“三大基地”,打造全球顶级科学家的聚集地。

可是如果真要等上十年,黄花菜都凉了。我们熟悉许家印的风格,就像他搞足球那样,砸钱狠,见效快。

于是,已经造出整车,只等量产的贾跃亭,走进了许家印的视野。

04

消息年初就开始传,恒大收购了贾跃亭的FF汽车,并且帮忙在广州拿了地。但那个时候的贾跃亭,刚刚荣登征信黑名单,正是被权威部门确定为老赖的飘摇时刻,双方没有公开承认。

直到前两天,恒大发了公告,香港上市的恒大健康,67亿港元买下FF汽车,成为大股东。

消息一出,市场一致看好,恒大健康的股价一天就飙升了70%。有人笑言,恒大花了67亿买车,一天的功夫市值就增加了200多亿,这炒股水平.......

据说,恒大虽然是大股东,但贾跃亭仍旧说了算,就像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一样,实行特殊股权制度,马云股份比例是少数,但投票权占多数。

许家印内心的愿望,也许是想做中国版的孙正义。这位矮小的日本人,不仅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还掏出322亿美元收购了英国芯片公司ARM,这家公司有多牛?无论高通、三星还是华为,芯片用的都是ARM的专利技术,这是一家真正掌握着核心科技的公司。


【战略】许家印为何要坐上贾跃亭的车? 322亿美元,相当于我们50大城市一个月的土地出让金了,代价不菲;核心科技这么贵,我们舍得掏吗?

即便舍得掏,也要有人愿意卖给我们啊。当ARM被日本人收购的时候,英国首相梅姨感到很开心,公开表达支持。

许家印的名字,在我们这里如雷贯耳,但放到外面,也许别人并不感冒,不就是一个国内首富嘛。

于是,60岁的许家印,老夫聊发少年狂,坐上了贾跃亭的车,向核心科技发起了冲击。

只是,贾跃亭的车里,到底装了多少核心科技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