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晚8:30,声称要“引发短视频界地震”的钉钉召开了「新工作方式超级发布会」,发布会尾声,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的身影出现在蓝色大屏上,以“短视频简历”的方式向大家打招呼。
2017年,作为短平快时代的内容消费新形态,短视频的发展呈井喷状态。2017年前三季度短视频领域融资就多达48笔,移动端月活跃设备数3.1亿。快手抖音一飞冲天式的发展更是直接加快了整个行业的战斗节奏。
短视频基于丰富的内容承载与强互动性,逐渐成为继图文之后又一新型社交模式,社交赛道所有参赛者都难以绕过它。无论是微博、百度,还是腾讯、知乎,各家都在短视频领域力争上游。当然也包括阿里。
用“愚公移山”自喻,着实幽默了一把,来往的确承载着马云的“愚公精神”。然而在急速飞驰的互联网列车上,没有时间留给愚公们慢慢移山。来往运营一年,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并没有任何靠拢微信的迹象。
来往大业未半,可愚公精神犹存。2015年,来往团队又打造了专注职场社交的钉钉,这个软件倒是出人意料地起来了。直到钉钉出现,阿里才算在二度人脉领域站住了脚跟,但钉钉的天花板依旧显眼:它很难从办公场景延伸到普通生活场景。稍作观察你就会发现,身边不少人非工作需要根本不碰钉钉,它终究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社交产品。
再之后,阿里又将社交重任转移给开山功臣支付宝。为强化支付宝的社交属性,阿里做了很多努力。给集福活动狂砸钱,每砸一次就是几个亿;给支付宝添加“生活圈”,试图打造另一个“朋友圈”,还将这个功能放到正中央;最近借着世界杯的势头又开始砸钱弄集卡活动;年度账单、最密切的三个人等等......一系列举措并未有效盘活支付宝的社交属性,大写的强调也没能让生活圈真正走进广大用户的生活。
许是社交领域屡试不顺,阿里后来一度不愿事必躬亲了——自己做不行,就找行的人做。2012到2013年间,阿里投资陌陌,把陌陌投到赴美上市;投资新浪微博,占股达到18%。微博如今已是阿里在内容生态上的重要发声口。
这种格格不入让阿里旺旺空有用户沉淀没有用户粘性,人们聊完一单买卖就关闭窗口,旺旺场景下,越过商业交易的语境,更进一步的沟通难以施展;支付宝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个行走的银行,商务气质浓烈得让人敬而远之。坐拥5亿用户的淘宝,向来不缺忠实而庞大用户群,甚至不用依靠搜索引擎导流,也只能让阿里在社交围城外几经辗转。
前不久,淘宝掀起了一阵“抖音爆款”龙卷风。一些猎奇的,萌萌的,魔性的小玩意在抖音上产生了病毒式传播,且用户发现,抖音视频界面出现一个“购物车”小按钮,点击即可跳转淘宝,这一关联让诸多用户在刷刷刷的同时可以顺便剁手,给淘宝带去了福音。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小猪佩奇社会人手表”。
诚如某网友所言:阿里五行缺社交。愚公移山精神可嘉,但也辛酸几何,钉钉要用短视频做什么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否缔造或者发现社交新场景,并结合自身优势尽可能地突出重围。毕竟社交产品的尽头还是变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