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Smart King是贾跃亭等FF原股东与时颖公司于2017年11月合资成立的新公司,全资持有“FF美国”和“FF香港”,当时贾跃亭等FF原股东占股33%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恒大还将向FF提供67.5亿港元的无抵押贷款,为期三年,贷款利率为7.6%。
总耗资:135亿港元。
贾跃亭或攀上神秘富豪组织大D会
事实上,这一消息几个月前就曝出。当时恒大没有直接承认。而由时颖出来承认。
当媒体去到时颖的办公地点,居然发现地址上的公司叫中誉集团。
谜雾团团之际,发现中誉公司的老总赵渡和时颖大股东的名字是一样的,才证明所谓时颖公司就是中渡公司。
而中渡公司和恒大合作密切,中誉持有恒大健康2.66%股份,并持有恒大9.5%优先票据。
此外,赵渡和香港顶级富豪圈“大D会”核心人物资本大佬张松桥(中渝置地老总)、郑裕彤(周大福实控人)关系匪浅,许家印也是这个圈子里的核心人物。
当时时颖公司人员表态说与恒大或许家印无直接、间接关系,明显打脸!
许家印和大D会有一段众所周知的故事。2008年3月,恒大启动赴港上市,当时市场一片追捧。但金融危机不期而遇,房地产业遭遇寒冬,恒大股价被压低。许家印不甘心就此收场,暂停上市。
恒大的策略是用高负债率快速扩张,负债率一度高达96%。当时恒大急需上市融资。这一耽搁,市场上便兴起唱衰的浪潮,恒大资金链断裂、破产的声音甚嚣尘上。
许家印急需一笔救命的钱。据说许家印找过王石,但被回绝。他为此极力靠近郑裕彤,每周都要去郑家拜访,和大D会成员打牌。
最后感动了郑裕彤,郑裕彤用1.5亿美元入股恒大。2009年11月,恒大地产成功上市,成为国内在港上市的最大民营企业。
除了郑裕彤,大D会其他成员与许家印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比如刘銮雄也以3.5亿美元认购其股份,为其护盘。
在并不久远的2016年的万科股权争夺战里,恒大参与并最终持有万科A股14.07%,成为万科第三大股东。这背后也有张松桥以及郑裕彤势力的身影,前者加持万科H股至8.84%,后者加持万科H股至11.54%。
无论从许家印的巨额投资,以及大D会的行事风格来看,贾跃亭的春天真的来了。也就是,找到靠山了。
许家印为何相中贾跃亭?可能有以下三种动机!
1、同情贾跃亭
许家印可能对贾跃亭有同情,许家印在2008年的那段危机经历与贾跃亭的经历非常像:
起因都是资金链危机;
恒大和乐视都推崇快速扩张的商业模式,都是高负债率企业,在乐视资金链危机爆发的前夜,即2015年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7.5%;
两人同样经历找钱无门,缺钱就死的处境。
所以,许家印更能理解贾跃亭的心情。
2、抄底
当然,许家印肯定不会做亏本买卖,否则他肯定比孙宏斌更积极,比孙宏斌更早入场。
比起孙宏斌入局乐视的2017年初,2017年底才是贾跃亭最艰难的时候,滞留美国不归的老贾被北京证监局责令回国,处境极为尴尬。
而且,贾跃亭是2017年7月出国的,按他自己说,90%以上的工作都在融资。所以,许家印是在贾跃亭融资无门才出手的。因此估值并不高。
比起孙宏斌投资的乐视板块,贾跃亭的造车业务更有抄底的价值:没有复杂的债务关系,而且正处在互联网汽车行业的风口上,行业其他公司都获得了大笔融资,比如:
2017年11月,蔚来汽车完成超10亿美元D轮融资;
2017年12月,威马汽车完成10亿美元融资;
2018年1月,小鹏汽车完成22亿元B轮融资。
这一未来可能诞生BAT级别企业的市场,在2018年可能有全面的爆发。
国内房地产企业的一个主题是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潘石屹卖了不少SOHO广场,王健林极力摆脱地产企业的帽子,包括孙宏斌出手乐视,都是如此。
恒大自然也不例外,一直奉行多元化发展,投了足球等等。日前还计划在未来十年投入1000亿涉足生命科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现代科技农业等高科技领域。
恒大即使不投资FF,也一定会投资另外一个FF,只不过相比于其他企业,FF更具有抄底的价值。
3、看中贾跃亭背后的“资源”
孙宏斌充当乐视的“白武士”,目的就是抄底乐视,这是他一贯风格,之前的例子包括绿城、佳兆业、雨润,当然都失败了,但热衷抄底的风格一直没变。孙宏斌投资乐视,也没捞着多大好处,只能骂娘抹鼻子。
已经当过中国首富的许家印比起孙宏斌,段位或许要更高一些,尤其在抄底上。
在许家印的历史上,有两次“抄底”令人印象深刻,有着浓浓的许氏风格。
2010年,许家印以2000万元接手因反腐风暴而陷入假球风波,并被降级的广州足球队。足坛老人徐根宝说,许家印是不喜欢足球的,他也不看球,更不懂足球。
这是一门生意。恒大地产奉行快速扩张、高周转,需要相匹配的知名度,越多人知道恒大,就有越多人买恒大的房子,而投资体育赛事是迅速打开知名度的捷径。
在足球上,许家印奉行“高薪+名人”策略,并喊出“三到五年内夺得亚洲冠军”的口号,赚足眼球。
恒大每每有重磅的商业活动,少不了借助足球做文章。2011年,以1000万美元的天价签下巴西球星孔卡后的第二天,就推销起来恒大的楼盘,2013年,恒大问鼎亚冠时,又顺势推出恒大冰泉,恒大粮油也是如法炮制。
单纯从俱乐部盈亏和恒大策划的商业活动看,许家印没捞到多大便宜,俱乐部4年亏损28亿。
但另一方面,恒大成了全球最大房企,从2010年的500亿销售额到2017年的5000亿销售额,增长了10倍,许家印成了中国首富。
相比于这些,以上提到的亏损几乎忽略不计。
从恒大参与万科的地产争夺战更能清楚看到许家印的特殊智慧。
恒大用362.73亿元,成为万科的第三大股东,正当人们以为恒大是冲着吞下万科去的,结果许家印把股权悉数转让给深圳地铁,巨亏71亿,助后者成为万科控股股东。
丢了芝麻,捡了西瓜。
与此同时,恒大引进700亿元战略投资,深圳国资参投。
恒大总部迁到深圳。
深圳市国资委旗下深圳投资控股挂牌出让5个旧改项目,其中四个被恒大拿下。当时恒大在深圳储备了21个旧改项目,预计销售金额达到惊人的4025亿。
恒大通过与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重组,借壳A股上市的计划更进一步。
看到了吧,许家印更在意的是获得深圳国资委这样的合作伙伴,或者说高端的政府资源。
总的来说,许家印更看重长远的、背后的利益,眼前的得失并不是他最关心的。
打个比方,恒大足球队可以一直亏损下去,但恒大的品牌价值,许家印在政、商、民三大领域的影响力在成倍增长,这就是一笔成功的买卖。
按照这一风格,FF这笔买卖是否亏损可能并不是他最关心的。
结语
有媒体提到,许家印可能看上了FF的地。最近,FF关联公司睿驰智能汽车以底价3.641亿元的价格,拍得广州市南沙区一块约601亩的制造业用地。
不过,根据恒大2017年年度业绩会数据,恒大土地储备3.12亿平方米,为行业第一。恒大对土地的迫切性并没有那么强烈。
那么,许家印到底看中贾跃亭背后的什么了呢?
做个推测:
贾跃亭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可以为其所用,这是一笔相当宝贵的财富。和许家印类似,贾跃亭也有相当的政府高端资源。所以,在北京证监局下最后通牒,要求其回归时,他还是没有回国。滞留在国外,他也没有遭受任何不便。
假如贾跃亭成功了,许家印可以博得美誉,这是必然的。假如贾跃亭没成功,许家印救人的好名声也可以传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八卦女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