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美团要上市!600亿美元估值如何撑起?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08:42:0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6月22日,美团点评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6月25日,招股书正式在港交所官网披露,拟在香港上市,媒体报道的估值要价为600亿美元(约4000亿人民币),超越了京东最新市值583亿美元!根据彭博社报道,

 

6月22日,美团点评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6月25日,招股书正式在港交所官网披露,拟在香港上市,媒体报道的估值要价为600亿美元(约4000亿人民币),超越了京东最新市值583亿美元!

根据彭博社报道,这次IPO美团的目标是以约600亿美元的估值募集60亿美元资金。美团上一轮融资为40亿美元,估值300亿美元。

从“百团大战”脱颖而出,在巨头环伺中杀出血路,美团做对了什么?王兴又如何带领美团成长为今天的体量?


01

从招股书来看,美团2017财年交易额为3570亿元,总营收为人民币339亿元(约合52亿美元),净亏损为人民币190亿元(约合29亿美元),调整后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亿元。

除2017年的28亿元亏损,2015年、2016年美团亏损依次为105亿、58亿,调整后为59亿元、54亿元。
图片来源:腾讯财经 图片来源:腾讯财经

美团亏损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它多线作战,无边界扩张;另一方面各个业务线均有强有力地对手,即便大手笔投入,也难以看到胜负终局。因此亏损一度被媒体认为是美团IPO的最大障碍。

招股书显示,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持续收窄,从2015年的-59亿元收窄至2016年的-54亿元,2017年进一步收窄至-28.5亿元,三年内亏损减半。美团拥有稳健的现金储备,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共计452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亿元,短期理财258亿。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了美团的7个主要优势:

1.生活服务电子商务行业的领导者,享有显著的规模与网络效应;

2.刚需、高频服务领域中家喻户晓的品牌;

3.覆盖消费者生命周期价值的一站式平台;

4.助力商家取得成功的多元解决方案;

5.最大的同城即时配送网路;

6.专利和创新技术;

7.富有远见及强大执行能力的管理层。

02

美团的多级进化

王兴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却是互联网领域成长速度最快的人之一。

快速找到商业模式的本质

王兴曾经讲到美团在百团大战中存活,其实是找到了团购的商业本质,即通过交易的匹配,把商户在搜索上的流量费用节省下来,回馈给消费者。

但当时大多数的团购公司还停留在单纯的补贴抢用户。

想清楚了这层商业模式本质,美团的战略路径就清晰了,连接海量的商家和用户,并通过技术不断提升交易的匹配度,走“高科技、低毛利”之路。

个人和组织快速进化

在高速发展的赛道上,文化和制度同等重要。

王兴的开放和对新事物的好奇,让他得以不断进化,并给公司注入快速学习的文化基因,持续推动组织的进化。

与此同时,美团在内部和外部都大力挖掘创新。公司内部有一个类似雷达的扫描团队,每天会监控能够搜集到的所有互联网交易,并挖掘出高频、刚性的需求,作为业务延伸参考。

美团鼓励内部员工创业,美团外卖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快速生长。2017年2月,美团点评还专门设立了产业基金——龙珠资本,对大消费领域的外部项目投资。

定位和构建核心壁垒

美团的业务延伸布局,曾让业内人士困惑。团购、外卖、酒旅、电影、出行....好像没有美团不做的。

这源于美团的定位,是成为最好的本地服务商。

美团内部有一个T型战略,T的一横是主业务团购,一竖则是能够独立出来的细分领域业务,围绕本地生活,不断做业务延伸。


美团业务扩张情况 美团业务扩张情况

03

潜在风险及业务的未来

在招股书中,美团提到了面临的几大风险,其中之一就有“美团点评历史上产生了较大亏损,未来可能会继续产生较大亏损”,“美团从外卖服务中获得大部分收入,倘若无法继续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及偏好的创新服务,以及留住餐饮外卖的消费者群体,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餐饮外卖贡献了较多的收入,但其销售成本更高。三大业务的销售成本在2017年分别为193亿元、12亿元、11亿元,占比分别为89.1%,5.9%和5.0%。

美团目前除外卖外的其他业务已经实现整体盈利,但外卖业务的补贴大战仍然没有结束,目前还受到了来自滴滴的竞争。目前滴滴外卖已经在无锡、南京试点,6月25日登陆成都,美团不得不采取措施应对新入局者的高额补贴战略。

对此有效的解放方案或许是提高匹配销量。在招股书中,美团提出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美团的智能调度系统能根据骑手的实时位置进行订单匹配,高峰时期每小时执行约29亿次路径规划算法。同时美团还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用无人车来配送。

而美团另外两项业务,也面临来自巨头的竞争。

在酒旅业务方面,2013年,美团推出酒店预订服务;2014年,推出门票预订服务。招股书显示,在美团平台上预订的国内酒店间夜量共计约2.05亿,较2016年增长56%。2017年美团售出约9700万张国内景点门票,但携程的老大地位仍然难以撼动,阿里旗下飞猪也是该领域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共享单车和网约车两个战场也是硝烟不断。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还没有跑通,美团打车则在进入上海后放慢了脚步,目前只开了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

提高市场渗透率,就需要持续地投入。好的一面在于,美团业务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这能为它带来更多消费者。

04

根据美团披露的报表,我们可以看到,2015-2017年度,美团的总营收分别是40亿元、130亿元,以及339亿元。2015-2016同比增长223.2%,2016-2017同比增长161.2%。

但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触顶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团想要持续保持这样高的增长率,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美团的业务增长,本身就依赖于投放大量销售及营销活动,公司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产生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分别为人民币71亿元,人民币83亿元及人民币109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177.7%、64.2%及32.2%。

美团形成的规模效应并不能类同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其扩张过程中的边际成本依然高昂,亏损额虽然在过往三年中明显收窄,但仍有28.5亿之巨,扭亏压力巨大。

如今饿了么、亚马逊等都在尝试通过无人机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美团在降低成本方面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兴曾表示,只要是围绕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都会去做。其实从定位来看,美团希望成为最优秀的本地服务商,就不得不如此。

因为用户关于生活服务的任何事情,都会先从美团找,它才算赢。相比单个垂直领域的竞争对手,美团相当于同时面对多个对手,不仅需要围绕本地生活做无边界的延伸,且每个细分领域如果没有成为佼佼者,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就会有缺口。

踏上IPO之路,对于美团来说是新的开始,也是更大的挑战。

*美团大事记:

2003年,大众点评网创立。

2010年,美团网创立。

2012年,推出电影票线上预定服务。

2013年,推出酒店预订及餐厅外卖服务。

2014年,推出旅游门票预订服务。

2015年,美团收购大众点评,拓展到店餐饮及生活服务品类。

2016年,推出面向商家的服务,如聚合支付系统及供应链解决方案。

2017年,平台交易笔数超过58亿笔。年度交易金额达到3570亿元。为3.1亿交易用户及440万名活跃商家提供服务。通过平台预订的国内酒店间夜量超过2亿。

2018年,首次推出《黑珍珠餐厅指南》,包含位于中国22个城市及5个国外城市330间顶级餐厅的名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