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2018年第6号公告: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披露,2017年5月至6月,审计署对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2016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中国电信总部及所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二级单位,对有关事项进行了延伸和追溯。
审计发现,中国电信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经营管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廉洁从业规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2016年,中国电信总部多计成本,造成少计利润1.6亿元。所属一家企业通过实收资本弥补未分配利润、成本费用列支不规范等方式,多派发股息1312.56万元。中国电信及所属两家企业工资性支出1047.23万元列支不规范。
在经营管理方面,2016年,所属一家企业劳务外包不规范,涉及金额20.32亿元。至2015年底,中国电信未按规定将闲置土地、房屋资产上报,未上报资产涉及账面金额16.84亿元。2015年12月,所属宁波分公司等4家企业违规开展业务,造成损失3013.64万元。2011年至2015年,所属中捷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报备对外签订销售合同,在应收账款逾期后继续发起新业务,致使逾期应收账款1.59亿元难以收回。2016年底,所属北京分公司等3家企业在批准使用期结束后仍违规继续使用公务免费手机卡。2012年至审计时,中国电信未按要求完成资产投资计划以及2项规划事项,同时尚有少量移动用户实名制身份证登记不准确。
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廉洁从业规定方面,2012年至2014年,所属上海市信产通信服务有限公司违规聘任已退休总经理为顾问,未按规定及时免去其在子公司兼任的董事长职务,支付补贴和薪酬168.7万元。
对以上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
6月20日,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审计署2016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结果的公告称,截至目前,审计公告中反映的23个问题均已按审计署要求落实整改。
关于多计成本费用、少计利润问题,相关单位已于2017年底将多计提的成本费用冲回。关于所属某企业多派发股息的问题,相关单位已按照要求完成产权变更手续并进一步加强合规性审核工作。
关于所属两家企业违反内部规定开展货物购销业务造成损失的问题,相关单位已全面停止该业务,并通过法律等手段追讨欠款,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关于闲置土地、房屋未上报的问题,公司通过土地、房屋管理系统,及时了解资产使用状态,并加强管理。关于移动用户实名制登记,相关单位已完善技术手段,全面落实用户实名信息登记。关于所属某公司已退休总经理顾问费及补贴的问题,相关单位已于2015年2月停止发放相关顾问费及补贴,超额支付津贴部分已于2018年1月全额退回,同时加强了退休返聘管理。
中国电信称,本次审计是对中国电信的一次全面深入的经济体检,对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