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投资京东5.5亿美元,标志着京东国际化战略的开始。在国内与腾讯合作,实现社交电商的蓬勃发展。在国外,通过与谷歌合作,为谷歌提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数据土壤,让谷歌流量在电商领域做最好的匹配,从而提供京东人工智能技术实力与全球化市场拓展能力。
之所以选择京东物流作为国际化的排头兵是因为:
1、全球电商市场的最大短板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网络、软件、支付技术则水平相差无几。
2、京东在物流仓储和供应链上拥有10年的技术积累,成功验证了仓配一体化模式对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用户体验的本质性提升。
3、全球电商市场发展情况并不相同,京东不可能在全球彻底复制一套中国模式。而京东物流和供应链技术完全被模块化,因此可以通过搭积木的方式,让全球不同国家与地区实现本土化发展,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
因此,京东全球化战略的本质是对外赋能模式,从单纯的商品交易向更高级别的提供电商、物流、供应链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有利于快速打开全球市场,并提高利润率。
京东618下单金额突破1500亿元的同时,又迎来了谷歌的5.5亿美元投资。刘强东发内部信称,这正式标志着京东国际化战略的全面启航。未来,腾讯、沃尔玛、谷歌等战略投资者将与京东一起形成“无界零售”的生态联盟,并肩服务全球的消费者和品牌商,把大量中国优质的品牌和商品带向全球市场。
首先,物流和供应链是全球电商发展的最大短板。
6月份,我去泰国出差,听了泰国副总理颂吉的一场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泰国的电商市场已经达到800亿美元的规模,但是仍然是一块非常小的市场。泰国年轻人越来越喜欢网上购物,泰国已经有很多电商网站、网络金融服务,泰国需要借助电商普及的机遇提升GDP。
据商务部数据,2017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7%,对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形成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另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达到14707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电商营收规模8946.2亿元,占比超过60%。
刘强东在内部信中说,过去十几年,京东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强有力的B2C物流体系,并成功地将物流成本(对比社会化物流)降低了50%以上,流通效率(对比社会化流通)提升了70%以上。
现在我们中国网民购物,全国绝大多数城镇实现了当日达、次日达,甚至还可以做到分钟达,物流最难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被京东物流仓配一体模式,和不断创新的比如前置仓、众包协同等得到有效解决。
电商网站、移动支付,这些业务属于软件、网络等“轻”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水平都相差不大,发展起来并不困难。但是物流、仓储、供应链则是“重”业务,发展需要时间。而物流、供应链又是电商这辆“高速汽车”快跑所必备的“高速公路”。
因为物流和供应链的水平决定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商品的成本以及用户的购物体验。我们为何能在网上买到比实体店更便宜的商品?我们为何早晨下单,晚上就能收货?这都是物流和供应链的功劳。所以,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许多国家,电商普及的最大短板就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其次,京东在仓配一体化上进行了十年的积累,模式被成功验证。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京东自营网购的体验非常出色,比任何其他平台都要快。这得益于京东十年来在仓配一体化上巨大资金、研发、人才投入。
在2018年618媒体沟通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规划发展负责人傅兵表示,今年618期间京东物流开放业务仓配一体单量同比增长约200%,其中大件物流的开放业务表现最为抢眼,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000%,格力、美的、奥克斯等家电企业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些出色体验的物流服务背后,是京东全链路智慧化的物流体系在发挥作用。该体系包括智能化决策、数字化运营和无人化作业。
在细节方面,仓库之间、仓储量与交易平台之间、不同地区的热销商品与非热销商品等等,都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保证仓储、供应链的智能匹配。
再次,技术模块化才能差异化赋能全球物流和供应链。
全球各国电商发展水平都不相同,各国各地区的用户习惯、交通、仓储模式也都不相同。全球化战略不可能在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复制一个京东,而是要根据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因地制宜,实现真正的本土化发展。
而这就需要采取“搭积木”的模式,将物流和供应链技术彻底模块化,哪里需要什么模块就提供什么模块,让全球化业务变得柔性、可塑。
在泰国则是与当地最大的零售企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将物流和供应链技术以赋能本土化企业的方式提升泰国电商企业的物流效率。
在巴西,京东通过入驻南美洲最大的电子交易平台Mercadolivre及搭载京东物流国际供应链为中国商家提供境内揽收/仓储,分拣,打包等订单生产服务。
在美国,通过进驻沃尔玛美国电商平台,搭载京东物流国际供应链一站式出口通道,将更多中国商品卖至美国。同时,通过智慧供应链技术帮助沃尔玛实现“爆品补货建议”“商品临期下架预警”“销售预测监督报表”等先进的服务。
通过将京东先进的物流和供应链技术以“模块化”方式向全球赋能,搭建以中国制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进入中国的双通网络。京东提出830枢纽布局,即国内八大物流枢纽加全球三十大核心供应链节点。目标是通过设立海外仓、开通跨境专线、智慧化多式联运等方式,实现体验和效率的双重优化,只需48小时就可以做到“低成本、高效率的中国制造通全球、全球商品通中国”。
结论:
刘强东在端午节内部信的最后写道:京东做成全球供应链服务,成为一家真正的技术和创新驱动的国际化企业是我们今后十年最大的梦想。
显然,京东的国际化与物流、供应链的国际化密不可分。更是因为京东物流十余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独一无二的仓配一体化模式,让京东能够依靠物流的优势快速实现自己梦想。
京东全球化战略的本质是对外赋能模式,从单纯的商品交易向更高级别的提供电商、物流、供应链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有利于快速打开全球市场,并提高利润率。(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磐石之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