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19日)开盘前,小米官方微博称,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的方式在境内上市。
随后,证监会迅速回应称,尊重小米集团的选择,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88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小米的CDR发行申请在证监会火速上会,刷新了富士康光速IPO的记录。小米6月7日向证监会申请发行CDR,同天被受理。6月14日,小米更新招股说明书,当晚收到证监会下发的反馈意见。由此,小米发行CDR排队的时间,前后仅12天。
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向优聚金融透露,从以火箭速度推进在国内上市到临门一脚被刹停的180度大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早前一日(18日)上市基石投资者名单出炉,结果大出监管层的意外,在中外资本市场的博弈中先失了一局。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小米的股票故事非常令人兴奋,一个新的科技新贵故事必将改变中国内地和香港两地资本市场的格局。对于小米IPO的估值一度曾被传言将达到2000亿美元。
因此,中国证监会非常重视小米作为第一家CDR的发行,希望小米作为第一家CDR可以顺利发行,后市表现强劲,并一炮而红,并提出了三点要求:
1、CDR的发行必须早于香港IPO一天;
2、CDR的募资规模必须大于香港IPO的募资规模;
3、CDR的定价区间的上区间,会取香港IPO定价区间的下区间。
小米的上市时间表也可谓十分紧凑,最终上市时间也定为7月9日和10日:
2018年6月18日:签署小米香港IPO基石协议;
2018年6月19日:中国证监会进行小米CDR上会;
2018年6月20日:小米获得中国证监会的CDR批文;
2018年6月25日:小米进行香港IPO招股;
2018年7月2日:小米进行香港IPO和CDR定价;
2018年7月9日:小米CDR正式发行;
2018年7月10日:小米香港IPO正式发行。
但是,到了18日的基石投资者确定的时候,才是小米、老股东、投资银行、中国证监会、港交所、中资机构和外资机构真正拿出真金白银进入博弈的最后阶段。
而最终的结果让大家眼镜碎了一地,中资机构与外资机构给出了非常不同的价格区间,之前敲锣打鼓一路追捧小米的外资机构给出了远低于中资机构的价格。中资机构给出的价格区间为650亿至800亿美元,而外资机构只能给到400-500亿美元,分歧悬殊。
而更为夸张的是,全球最大的两间投资机构——贝莱德(Blackrock)和富大(Fidelity),甚至直接退出基石份额的参与,连TMD的价格都懒得出了。
外资机构普遍认为小米回归的财务数据一般,无法完全支撑起高估值。同时,外资机构认为,小米的估值应该在硬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市盈率中间取一个合适的点,没有理由以高达50倍的市盈率去碾压苹果只有15倍的市盈率。
最终,小米IPO的麻将桌上坐满了一群中国人。小米香港IPO的基石投资者包括:中银资管、农银资管、工银资管、建银资管、交银资管、光大资管、保利和上海城投。
雷司令!ARE YOU OK?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你曾经错过的精彩内容
新兴市场美元负债高达19兆,美元开始“收割”全世界
昨天,股债汇三杀,人民币遭遇“811汇改”以来最大跌幅!
弱势美元,特朗普正在为全球经济下个套…
重磅|最高法院颁布夫妻债务解释,明确共债共担(权威解读!)
优聚金融——通向海外财富的第一门户海外股票 | 海外保险 | 海外移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优聚金融平台。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