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谷歌5.5亿美元投资京东:乍看很壮观,细思然并卵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08:17:1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刚过去的6.18,大家都剁手了吗?成功发起、创立 6·18 购物节的京东,已经对外发布2018年购物节的官方数据:京东 618 全球年中购物节累计下单金额已达 1275 亿元人民币,再创新高(这个新

刚过去的6.18,大家都剁手了吗?

成功发起、创立 6·18 购物节的京东,已经对外发布2018年购物节的官方数据:京东 618 全球年中购物节累计下单金额已达 1275 亿元人民币,再创新高(这个新高是年年必须创的)。

同一天凑个“双喜临门”,京东不仅公布创新高的购物额,还在官网和官方微博公布了重磅消息:全球科技公司巨头谷歌公司将以 5.5 亿美元现金投资京东,并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


(图片来自京东官方微博) (图片来自京东官方微博)

拉上了谷歌的京东,不仅成功霸占了各大购物狂的屏幕,还瞬间抢占了中美各大科技媒体的头条。然而,这场投资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密探今天就来带你分析分析。

投资对京东意味着什么?

咱们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自然是牵动眼球的“5.5 亿美元”本身。5.5 亿美元是一笔巨款,可是放在 625 亿美元的京东身上,就只能算“毛毛雨”了,连其市值 1% 都不到。对谷歌来说,投资占比小,获得的又是 A 类普通股,在京东机构持股排名中,都挤不进前五,因此话语权很小。

因此这事儿就是“看着很壮观,细思然并卵”。有个类似例子,就是2016 年,苹果公司投资给滴滴十亿美元,当时宣称两者“强强联手”的不在少数,现在你还记得这件事么?

(注:京东设立了

AB 股的双重股权制度。刘强东所持股票属于 B 类普通股,其 1 股拥有 20 票的投票权;而除刘强东之外的其他股东,所持股票属于 A 类普通股,其 1 股只有 1 票的投票权。因此刘强东持股虽然只有 15.8%,却拥有公司 80% 投票权。)

此外,伴随这笔投资,双方达成了一系列计划和协议。第一,“结合京东在供应链、物流领域的专业能力与谷歌强大的技术优势,双方将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个性化、流畅便捷的购物体验”。

同志们,谷歌最强的技术优势在哪?搜索广告啊!

“京东计划优选一系列商品”,通过 Google Shopping 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领域销售。所以,以后你在谷歌搜索商品,很可能会看到来自京东的推荐。


谷歌5.5亿美元投资京东:乍看很壮观,细思然并卵 但是除此以外,谷歌能给的帮助还真不多。谷歌自己做电商和购物成绩平庸,又不像亚马逊那样有大规模的线下仓储物流布局。即使京东想走出海外,恐怕还得靠自家的物流。

京东发展的核心在于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建设,是其重中之重。上个月初电话会议中,刘强东自豪地说:“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竞争对手。”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虽然国内物流建设起来了,京东也得布局海外业务找机会啊。但是今年以来,京东主要动作都集中在东南亚,且以投资为主要手段。步伐相较于阿里巴巴慢了很多,并且在东南亚市场,谷歌和京东都算“门外汉”。这俩公司联手后的第一步大旗,真不是那么好下的。

最后,我们再说说京东的企业文化。一家公司设想的目标远景和战略规划再完美,最后拼的还是具体执行。事儿做到什么程度,是“做了”、“做好了”、还是“做的太棒了”,得看企业文化是不是有凝聚力,能否调动主观能动性。

京东最近因为“杀熟”(越是资深会员,同一款商品看到的价格反而越贵)、“618 商品涨价再降价”,和刘强东亲自手撕自家快递“兄弟”,屡屡登上社交网络热搜,迎来铺天盖地的差评。


此外听闻东哥性情中人,带的公司也很有“江湖味道”,具体就是知乎上经常提到的“内部斗争严重”。 此外听闻东哥性情中人,带的公司也很有“江湖味道”,具体就是知乎上经常提到的“内部斗争严重”。

小探的看法是:如果 10 万员工的大型企业,没有成体系的规章制度,没有领导以身作则的企业文化氛围,那它会难以井井有条地良性运转。

谷歌瞄准811亿美元零售市场

据京东方面透露,谷歌这次战略投资将获得京东 2710 多万新发行的 JD.com A类普通股作为回报,按照原始发行价格 20.29 美元计算。这么算下来,已经相当于5.4亿美元了。但这次出资 5.5 亿美元并非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投资部门,而是谷歌自己的业务投资。

与京东相对应的,我们来看看谷歌方面发布的官方消息。


在谷歌发布的官方新闻里,谷歌完全不避讳,瞄准的是亚太地区这个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 在谷歌发布的官方新闻里,谷歌完全不避讳,瞄准的是亚太地区这个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

谷歌表示,预计到 2025 年,仅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将在网上花费 811 亿美元。谷歌希望联合京东,探索消费者轻松购物的新方式,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购物。这可以说是谷歌跟京东展开战略合作的最大动力。

苦心经营零售,不敌亚马逊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天(美国时间周一),京东股票开盘价格为45.03美元,但中途一度跌到43.17美元。相反,谷歌却在开盘后,一路上升,达到了每股1173美元。从股市反应来看,似乎美股市场认为谷歌在这次投资中,更占优势,更有利于自身业务发展?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总市值为8172 亿美元,已经被亚马逊 8364 亿美元市值超过。

危机感非常重的谷歌,如今有一个迫切任务,那就是:持续发力零售业,来对抗另一零售巨头——亚马逊。

2014年,时任谷歌董事长 Eric Schmidt 在柏林的一次访问时就指出,人们不认为亚马逊是搜索工具,但是,大家要是想买什么东西,一般会直接在亚马逊上找。他还附了一个研究数据说明: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希望直接从亚马逊搜索——购买东西;这些购物人群的数据,是通过谷歌查询商品人数的两倍多。

当亚马逊越来越像搜索引擎的时候,自然对谷歌造成了威胁。

谷歌在零售业铺展了两个很重要的渠道,一个是 Google Shopping,另一个是 Google Express。

Google Shopping 虽然翻译过来叫做“谷歌购物”,但它的前身是 Google Product Search,简单说,是一种产品比价机制,只要你搜索某个,比如“bike”,出现的就是各商家在售的自行车,供你选择。


对于商家,尤其是外贸商家来说,任何公司都可以提交产品资讯。谷歌购物不仅不收取任何销售佣金,还拥有极大曝光量,确实是更快把自己产品卖向全球的重要举措。 对于商家,尤其是外贸商家来说,任何公司都可以提交产品资讯。谷歌购物不仅不收取任何销售佣金,还拥有极大曝光量,确实是更快把自己产品卖向全球的重要举措。

但是,欧盟在 2017 年惩罚谷歌,开出了 24.2 亿欧元的天价罚单。惩罚理由就是:谷歌在展示商品时,更倾向于展示自家比价服务里面的商品,与其竞争的比价网站通常只出现在搜索结果的第四页。这明显对其他竞争对手不公平。

借助于自家的搜索渠道,再加上比价服务,当更多商家把产品在谷歌曝光后,谷歌还实打实发起了线上线下“联手”零售的举措,那就是 Google Express。

早在2013年,谷歌推出了 Google Express。

刚推出时,它允许会员从美国 37 家知名连锁零售商店订购商品,比如 Costco, Target, Walgreens 等(官网显示目前零售商店数目达到61家),递送时间为当天或者两天,或者一周内。也就是说,比起亚马逊 99 美元的 Prime 会员服务才能够两日达,谷歌速度还可以快上一整天。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为了打通线上线下购物,谷歌还不停琢磨其他办法。

在美国市场,亚马逊就宣布与沃尔玛合作,不仅在 Google Express 中提供沃尔玛的产品,还让用户能够在谷歌的虚拟助手和扬声器 Google Home 上订购零售产品,这是对亚马逊 Alexa 服务直接发起挑战。

沃尔玛与谷歌的联盟,实际上就是双方联手抵抗贝佐斯帝国的威胁。

在欧洲市场,谷歌这个月早些时候宣布与欧洲最大的零售商家乐福一起,向法国人民的家庭提供当日交付的食品,这也越来越像 Amazon Fresh 提供的生鲜送货上门服务了。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但是,残酷的现实是,Google Express 虽然开始交付新鲜农产品,但是目前根本无法成为谷歌盈利的构成,主要由于物流成本高昂。但这一部分对于谷歌维持产品搜索流量,并通过产品广告带来收入至关重要。所以说,谷歌算是“赔本赚吆喝”。

更气的是,Google Express 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曝光中,摆脱不掉的title,还是“亚马逊的替代品”。

面对亚马逊的王者姿态,谷歌只能算是众多挑战者之一。
用福布斯下的结论是,“尽管我们认为 Google 对 Google Express 的投资长期内应该能显示出效果,但该公司直接威胁亚马逊的能力尚未得到证实。” 用福布斯下的结论是,“尽管我们认为 Google 对 Google Express 的投资长期内应该能显示出效果,但该公司直接威胁亚马逊的能力尚未得到证实。”

最后来波总结吧。

谷歌投资京东,是其对抗亚马逊的一部分。亚马逊市值一路上涨反超谷歌;在语音助手语音搜索业务方面,带给了谷歌极大压力;更不提其安身立命的电商业务,是谷歌难以望其项背的。而在中国范围内,谷歌选择“老二”京东,就是站在了阿里巴巴的对立面。

在美国,亚马逊是科技公司中对自己最狠、看来最能“成大事”的企业;而国内,如小探分析,京东自身颇有不完善之处。而谷歌和京东的结合,对双方既不是极为“隆重”的一件事,也不像特别能擦出火花的样子。

最后结论部分——至少从本次谷歌投资京东来看,短中期内的结果仍然是:谷歌争不过亚马逊;京东也很难翻身做第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硅谷密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