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无人货架企业“果小美”被披露已获C+轮融资,投资方为湖畔山南资本。
今年4月,果小美被曝出负面消息,其因为拖欠货款被供应商封仓,原定好的融资遭到阿里反悔,员工工资也被拖欠。随后的5月,果小美CEO阎利珉对外表示,公司将把办公室线下场景延伸至线上拼团等全应用场景,通过快速铺进办公室吸引流量,然后把流量导入线上,用电商的爆款思维复制聚划算或拼多多的模式。
毫无疑问,果小美绝对是无人货架行业里面的头部玩家之一。截至目前,果小美已经吸引了超过6亿人民币的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蓝驰创投、峰瑞资本等。
不过,与猩便利在宣布融资消息的新闻稿表示自己转型为智能货柜类似,果小美在这一轮获融资的原因也不再是“无人货架”,而是为基于办公室应用场景延伸到线上社交拼团等全应用场景的新零售升级版业务。
果小美相关负责人表示,果小美的线下办公室无人零售点位已实现了战略性升级。从重模式到轻模式的转变,将让果小美线下业务实现从点位数增加转变为点位质量的提升,从单点的运营补贴转变为单点的盈利,从单点的无人货架转变为智能硬件的升级,以及从精选的预包装零食到生鲜水果商品品类的升级。
从猩便利到果小美,两家无人货架的头部玩家尽管相继获得融资,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获得融资的原因都不再是他们从前让他们快速吸金的“无人货架”。
猩便利宣布转型做智能货柜,事实上,果小美也有相关尝试。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无人货架转型做智能货柜是“自我救赎”的一条途径。众所周知,无人货架企业面临着高损耗率的问题,而智能货柜的载体相对封闭,且搭载了自动识别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货损率。与此同时,智能货柜在场景上更加多元化,其可以扎根的用户、社区市场价值更大。
而此次果小美获得融资的投资方向也有所调整,从做重到做轻,联合第三方供应链;试水办公场景拼团,还被称为“办公室拼多多”;发力云端电商......果小美一直表示,坚定看好办公室零售场景。而这笔融资足够多的话,除了被果小美拿来解决内部问题,没有意外也会用于新业态的转型。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果小美此前曾被传出未能获得阿里融资,但是此次被爆出来的C轮投资方湖畔山南资本实际上也是阿里系的。成立于2014年的湖畔山南资本,是由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的谢世煌创建,是阿里系中专注于早期投资的VC基金。湖畔山南的合伙人如牟雪、李钧、盛森等都曾供职于阿里,IT桔子也有资料显示,阿里是其最大的LP(有限合伙人)。而果小美创始人兼CEO阎利珉本人,也正是出身于阿里的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而此前蚂蚁金服战略投资猩便利,在业内人士看来,可以让阿里的无人技术落地,猩便利数万个无人货架,可以成为阿里无人技术的试验场,从而推动相关技术的成熟。
把时间再往前翻,半年前,每日优鲜便利购,宣布分拆为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并完成2亿美元A+B轮融资。其中,腾讯领投A轮合计5300万美金。是不是跟其他领域很类似,又要称为AT互掐的势头?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AT来说,其中的一个战略布局就是抢占支付场景,无人零售就是其中布局之一。有无人零售的创业者就认为,在新零售大潮下,各种零售业态都在进行数字化升级,当所有的管理、日常运营、支付都线上化以后,以前一个门店10%的交易发生在线上,未来可能90%的交易都在线上完成。可见,支付的争夺,对于阿里腾讯来说至关重要。
可以说,有价值的无人货架企业必然会被巨头收割,以争夺支付场景,虽然看起来像壁垒不太高的创新项目,但最终还是会演变成巨头之战,成为阿里、腾讯布局新零售的重要布局之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创业资本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