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品化的要求是什么,各自最想改变、最反对的是什么?”在6月16日网络视听大会的网络剧分论坛上,主持人向台上的嘉宾们抛出提问。
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优酷事业群剧集中心总经理马筱楠则表示:“首先价值观上一定要绝对正确,反对没有辨识度和重复的内容。我们最想改变和推动的,还是想要全剧本拍摄,有更长更有效的筹备期,引入科学的制片体系。”
“为什么我们现在要被这些大咖绑架,剧为什么那么长?因为成本高。
应该多用新人,如果有了很多带流量的演员,那些咖就没那么贵了,不会那么难伺候,我们不要捧他们。”著名制片人/编剧白一骢说,这一建议和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前一天的观点不谋而合。
“互联网平台的标准跟传统电视台会日趋一致,之前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反复的不定项的修改,甚至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去进行无可辩驳的修改,希望互联网平台不要重蹈覆辙。”著名编剧张巍也结合经验给出告诫。
最后一个回答的五元文化创始人、导演五百是这么回应的:“方方面面都说到了,我的期望就是你们的期望都能实现吧。”
五百此话一出,台上台下立刻笑成了一片。
大家都明白,提问题容易,谈梦想也容易,但想要改变现状依然很难。但好在,一些改良的行动似乎已经在切实地进行了。尤其是在明星高片酬的阵阵讨论声中,对明星高报酬的抵制再次成为了论坛不小的主题。
“最近两年片酬上涨很快,很惊人。大家也经常会说,是因为平台方肯出钱,为了追逐流量总是想用这些演员?”开场不久,明星高片酬问题便被抛给了腾讯和优酷的两个平台方负责人。
“我们必须斩钉截铁地说不是,我们平台不能背这个锅。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们三个平台是第二次站在一起发声,演员的高片酬占比太高,部分演员的不敬业已经影响到了作品质量。”王娟表示,“我们无数次告诉给我们提案的公司,尤其是提案里有各种演员的写真照,我们都会说,我们是要买一个好的故事和创作,而不是一个漂亮的只有演员名字的PPT。”
王娟希望影视公司方面能够理解平台方的商业逻辑。“看待一个天价剧,好的故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也需要你们明白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怎么去回收这样的投入。坦白讲,尤其是很多艺人会觉得,我家新人突然火了,他就是有这么大号召力,但我想讲,当一夜蹿红的价值已经超过了我们平台长远健康发展的天花板的时候,我们可能还是要忍痛割爱的。”
而在对演员的要求上,腾讯视频方面也细化了一些标准。王娟举例表示,“我们现在对演员签约时间也会有更细的标准。之前比如说是三个月,但后来发现不行,因为有些演员请他来研读剧本,会发现根本请不动。现在我们一些戏是需要提前培训的,这些时间我们现在会包含在签约时间内。”
(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优酷事业群剧集中心总经理马筱楠)
马筱楠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近日她在接受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专访时已经透露,当演员报价太高,三家平台间会相互通气来暂缓,此次她又表示,可能以前吃过亏或者上过当,但是不会一直持续,互联网和视频最讲究KPI的,如果演员成本大于制作成本,在内部会被纳入高风险评估,往后的定制和自制剧,要更多的启用新人。
现在我们三家之间抢人和抢项目的情况其实越来越少了,行业上的通气和联合其实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去做的。”马筱楠说。
电视剧的制片管理系统要来了?
如今,三家视频网站似乎因为抵制明星片酬而难得走在了一起。但明星高片酬是否能够有效遏制,尚不得而知。
日前某知名电视剧公司高管便向数娱梦工厂谈了谈自己对于限制明星片酬的看法。
“明星是稀缺资源,他就应该拿这么多钱,只是说应该交税。所以为什么要限价呢,我认为没有道理。你赚钱你还要限制人家赚钱,有道理吗?如果你赔本,我明星挣钱,这不应该,但是你怎么可能呢?这个就是盘子的分配问题,这么分配一定是价值的体现。但是明星要交税是应该的,不应该让企业代缴。如果明星自己交税,哪会有阴阳合同?”
这样看来,似乎限酬也成为了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除了明星片酬话题,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在白一骢的一番话里被牵扯而出。
他告诉数娱梦工厂,他在做的就是一套管理制片生产的系统,简单理解就是一套专业的制作类ERP。“目前国内市场肯定是不容易打开的,但不管别人,我们自己用。”
同时数娱梦工厂了解到,这套系统大概在今年9月成型,具体进度由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主抓。
在白一骢看来,最简单的方式是,不要天天在现场出现诸多低级失误。低级失误不是主创造成的,全是层级不高的人造成的低级失误,你把他开了又怎样?一天就几百块钱,但是带来的损失非常大。
现在整个内容和互联网的发展是没有匹配的,所以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活得比较迷茫,不知道怎么弄,所以有时候假装一意孤行,或者假装无所谓。但是其实我们内心都知道怎么做,我们明知道怎么做可以做好又不去做。所以一直在反思,反思自己到底能为这个行业做多少?做出一点点贡献,大家都为这个方向而努力。这个时候是影视人最难的时候。没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别饿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数娱梦工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