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上,雷军的讲述围绕手机中的黑科技以及小米正努力构建的生态链,当然,在小米上市的关键时刻,公司也处于缄默期,那么,这场讲述的受众似乎不仅仅是现场的7000多米粉,雷军似乎更需要向资本市场讲述小米的故事。
雷军一直宣称,要做价格厚道、感动人心的产品,这次的发布,雷军能够感动投资者吗?
小米在给投资者讲哪些故事?
小米的硬件产品结构中,核心逻辑是手机,此次发布的小米8无疑是重中之重;当然,小米没有满足于手机的局限,以此为中心向电视、音箱、手环等智能硬件延伸,从而构建一个物联网的体系。
从5月31日的产品发布来看,电视、VR、手环等智能硬件产品对于小米未来发展的意义同样重大。雷军强调了几个主要数据,当然也是希望给资本市场讲述的核心:
一是小米手机2018年第一季度销量大涨87.8%,居全球第四,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41.8%,在印度市场以30.3%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进入海外14个国家市场的前五名。
二是,近期,小米正式进入了法国和意大利市场,2018第一季度 Canalys调研报告显示,小米欧洲市场增长率超过了999%,不到一年时间销量就成为欧洲第四。
三是据调研机构奥维云 网调研最新报告统计,2018年4月小米电视出货量已超越所有品牌,成为中国第1名。
四是继小米和长和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小米手环3将于6月5日开始在长和集团旗下200多家屈臣氏的门店同步售卖。
五是IDC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小米拥有1.9亿MIUI月活跃用户,用户平均每天使用小米手机的时长高达4.5小时。
根据此前小米发布的招股材料,小米的收入主要来自四大业务,智能手机的销售、物联网和生活方式产品的销售、互联网及其他。
其中,智能手机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智能手机销售,2017年实现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65.2%;同期,物联网和生活消费产品的销售收入为234亿元,同比增长88.9%;互联网服务和其他业务分别占总收入的8.6%和0.6%。
当然,这一数据发布后,舆论对小米的质疑也非常多,其中之一是对于一家全年营收1146亿元,但是硬件营收占比超过90%的公司,如何能够自称为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一位小米的卖场渠道商向记者表示,小米做物联网和生态链是大势所趋,谁都改变不了,虽然其它品牌也会有周边设备,但以手环为例,多数品牌的手环定位偏商务,其销量并不如小米。另外一位小米生态链厂商的人士告诉记者,小米生态链产品更像是一个杂货铺,当消费者第一次购买后,其性价比方面的优势就有可能吸引其再次购买。
中银国际证券指出,与其他TMT公司相比,市场将把小米视为平台公司,而非纯粹硬件或软件公司,因为在用户购买小米的硬件后,公司有能力捕捉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中的一大部分(通过其中间件/平台以及互联网和消费者服务)。
CDR上市再度来袭,这些概念股可关注
今日早间的消息显示,为了配合CDR的发行进度,小米将上市时间推迟了1~2周,将于2018年7月9日进行CDR和香港IPO的定价,并于2018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CDR,和2018年7月17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行IPO。
不过,其后有媒体求证指出,据接近小米IPO项目的知情中介人士透露,小米7月16日发行CDR,7月17日在港上市的时间点并不确切,该时间点来自于监管机构及市场各方预估的数个时间点方案之一,最终方案尚未落定,很大程度上将视CDR政策细化确认的进度而定。此外,该知情人士还表示,小米在内地CDR的承销团并未确认。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A股开盘后,小米概念股大幅高开,普路通(002769,股吧)、共达电声(002655,股吧)、精达股份(600577,股吧)、御家汇等个股收盘均涨停。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小米的上市、小米手机的持续高增长,小米在A股的供应商也有望受益。公开资料显示,小米的触摸屏、电池、玻璃、移动电源、面板等均从A股公司采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