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闭口不提促销 “技术派”京东能为未来零售带来什么?-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07:58:3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舞台灯光之下,坐着轮椅的女孩杨悦,安静地讲述着与“京东微工” 结缘的故事,通过录入的数据教机器人识别图片,她不仅得到了稳定的收入,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价值和尊严。这朴素又动人的一幕发生在京东618启动

舞台灯光之下,坐着轮椅的女孩杨悦,安静地讲述着与“京东微工” 结缘的故事,通过录入的数据教机器人识别图片,她不仅得到了稳定的收入,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价值和尊严。这朴素又动人的一幕发生在京东618启动发布会之上。

作为京东洞察整个零售行业的趋势机会的一个窗口,每一年的京东618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会给品牌商带去更多运营、模式上的创新,给消费者带去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而这背后都是技术在赋能。

当其他平台依然将眼光放置于“大促”之上时,京东已将眼光拉远,着眼于未来,提出“精准、温度、融合、重塑、信任“五大技术趋势,并借由618这个练兵场,展示了自己在智慧物流、智慧家庭/车联网、大数据/供应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值得留意的是,自京东提出下一个战略技术之后,实现这些成果仅仅花了短短两年时间,业界认为这与京东在技术上所投入的心血和花销密不可分,近些年京东在保持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在持续为公司未来的增长进行持续投资。

近些年,京东将绝大部分的费用投在了技术之上,今年Q1财报显示, 京东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同比增长高达87.2%,达到24亿元人民币,成为今年一季度公司在各项成本支出中增幅最高的项目。据了解,这些费用被应用于招募顶尖技术人才、启动前沿技术研究、开展项目合作等方面。

当然,这种投入的显效也非常明显,通过在京东实际应用场景打磨而出的技术,正成为支撑京东走路的另一条腿,来自财报的数据显示,京东早已不止依赖于电商业务盈利,来自服务业务的收入也增速明显。这说明,长期在技术上的投入不但驱动了京东自身的成长,同时也显示了京东正在向外输出、赋能,正在转型成为零售基础设置服务商。

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也向财经网(博客,微博)表示了对京东在技术方面的肯定。他列举,京东X事业部在物流仓储方面所展示的无人技术应用,在电商领域走在了引领的位置,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领先。

谈及京东此次618为何不再提大促而只谈技术,他则认为,每年618大促已经成为常态化,不再具备吸引力,而科技变革正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京东长期在技术的投入使其正由一家零售公司向一家科技公司转型,“谈未来成长型业务、谈核心看好的业务,这是正常的。”

科技具有温度 对内提升运转效率

在不断发展的今天,技术对于每个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互联网巨头也在纷纷发力技术。相较于其他企业所提出的AI、大数据等名词,京东此次所提出的温度、精准等显得更为独特。相比而言,京东技术并没有花式的炫技,更多的是展现了科技的本质,在应有的场景之下实现落地,并展现了其该有的效果。

例如,杨悦的故事就很好的贯彻了京东AI “温暖+责任”的特质。除此之外,京东各项技术也正在内部帮助员工化繁为简、减轻劳动负荷,从不断重复的劳动之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更多精力去完成更简单或更具创意的工作。

此外,财经网科技曾参观京东无人仓。年轻的90后工程师邹瑞就曾告诉财经网科技,机器人解放了人类的体力性、重复性动手工作,能让人类更多地去进行管理性的动脑工作。

据了解,无人仓的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此外,刘强东也曾表示,“随着无人仓、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大规模使用,我们认为京东将来有机会能够把整个行业的物流成本降到更低。”

同时,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也谈到,京东的科技智能和物流正在帮助一线员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他表示,相较于人工物流,无人机器在成本上能有节省,但更主要体现在效率提升上。

“过去拣货一个人一天是400-500单,已经是在仓库里面每天快速的跑动,人一天平均走35公里,现在实现了’货到人‘,人站在那里8小时,一动不动,左边放到右边,右边放到左边,一天5000单,现在设备,前期的投入会相对大,成本会有一些降低,但现在还是相对比较有限,未来随着量产化,均单的成本各方面降低,还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

人机结合正发展成未来科技的一种趋势,而这种智慧化的趋势也为京东内部整体效率提升带来极大成效。未来,配送员不需再风吹日晒,仓库的拣货员不再需要进行马拉松跑,而小哥们也不会再得腰肌劳损。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京东已以其技术独有的温度,率先实现了对内的赋能。

技术重塑价值 实现对外精准赋能

多年来,京东累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通过技术重构实现了对外的精准赋能。

京东集团副总裁、大数据与智慧供应链事业部总裁裴健表示,京东会把所有的行为都转化为数据,数据对下一步的商业决策进行指导,这样不断的迭代循环,不断的升华,就是能够获得精准、全面、安全的大数据决策能力。

京东在通过数据帮助品牌分析市场、洞察市场的趋势、竞争态势,寻找潜在的爆品,以此为品牌定制最具有商品影响力的决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京造“。

据悉,京造是为消费者提供精选、高性价比、有调性的好物,采用ODM/OEM的模式,由京东根据海量消费者数据中挖掘出的规律,设计符合消费者特点和习惯的高质优品,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是一种双向的连接。

京东Y事业部定价创新赋能产品负责人余帅兵对财经网科技表示,京东会利用 “品策平台”去引导和帮助上游合作伙伴(如品牌商、供应商、制造商)们去深入挖掘一些细分市场。

余帅兵介绍,品策平台涵盖了市场分析、品类管理、定价管理、促销管理四大功能模块,能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分析视角和深度精准的数据分析,包含市场、品类、品牌和商品的定位分析,预测和判断市场趋势动向,找准市场中存在的机会,围绕消费者需求反向定制京东爆款,进而通过价格和促销等手段对销售效率予以全面优化。

例如,当发现价格带位于368元—478元之间的20英寸灰色铝合金拉杆箱是目前消费者比较喜欢的,而市场上又比较缺乏,就会建议京造可以在这个方向发力,除了已有市场,品策平台还能找到当前并不存在的但是未来有很大潜力的“市场蓝海”。

目前,品测平台是品牌商赋能和内部采销赋能的智慧型决策平台系统,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京东生态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建议。

可以说, 今天的京东正在零售即服务战略的指引下引领又一消费体验的升级,在未来无界零售的图景当中,生产商、品牌商的界限将会被打破,生产端、消费端、流通端的数据将充分的流动起来,会通过整个行业的效率不断提升。

智能化未来 以科技实现更美好生活

在过去的12年,京东使用技术提升了体验,增强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在未来12年,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技术委员会主席黎科峰表示,将用技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美好。

黎科峰强调,在京东的无界零售之中更多强调多场景、多终端的AI智能商业。在这样的场景之下,消费者渠道不再单一,京东会利用线上积累下来的数据、会员、技术、人工智能等等去赋能到线下,让线下也进行数字化的改造。例如,在线下美妆店,京东正在利用AR试妆镜等线上虚拟现实技术在帮助用户选择最合适的产品。

此外,智慧场景也全面升级,在未来无界零售时代,当用户的冰箱通过摄像头发现水果已经没了,它会自动告诉其去京东上再去补相应的水果,然后马上一键下单给送过来。

不仅如此,场景也由终端走向了多元化,在无界零售时代一个小小冰箱、电视、耳机、机器人都能成为一个零售的终端。

黎科峰表示,京东致力于打造人车家三类场景的生态,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智慧生活体验。在部署上,京东布局了四大智能硬件生态,以及全面建设智能硬件Alpha大平台,之所以能够建成这样一个生态平台,黎科峰认为是因为京东是线上最大的家电销售渠道,拥有最多和合作伙伴关系最好的厂商,以及众多的品牌商包括消费者,以及供应链是京东最基础的驱动力等。

具体到产品上,例如有叮咚音箱与腾讯、喜马拉雅、头条等进行了深度的内容合作,并与飞利浦、博世、科勒等家电模块的合作商进行了互联互通,此外,叮咚还加入了更多生活类、O2O类服务。

而在冰箱上面,京东则利用AI技术进行了升级,通过安装的摄像头可对物体进行识别,知道冰箱里存储了多少东西,并进行消耗、保质期、购买等提醒。据了解,京东联合了三星、格力、美的等等最著名的冰箱厂商,将其解决方案、技术赋能给它们,让他们也实现了智能化的升级,极大的满足了用户需求。

未来将是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世界,生活方方面面都将因技术而彻底改变,京东618洞悉未来趋势,在技术上加码发力,同时能将这些能力以基础设施的能力输出,无疑拓展出了更加广阔的服务空间,也将推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零售变革。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