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专家建议对手机回租穿透式规范-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07:48:2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以“回租”“回收”为关键词,在手机应用市场进行搜索,法治周末记者发现此类以手机为中介进行回租或者回收的App不在少数,例如,回租宝、现金回收、有米淘、老猪回收等。京师律师事务所互联网金融法律事务部主

 

以“回租”“回收”为关键词,在手机应用市场进行搜索,法治周末记者发现此类以手机为中介进行回租或者回收的App不在少数,例如,回租宝、现金回收、有米淘、老猪回收等。

京师律师事务所互联网金融法律事务部主任左胜高分析,这类模式兴起的原因,首先是现金贷业务的强监管,牌照趋严;其次,面临整改的平台,为谋生存和出路,企图寻找监管漏洞、突出重围;另外,手机回租等模式的迷惑性、复杂性,极易同售后回租模式混同,达到逃避监管,实现套利。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石大龙则认为,这类模式兴起的主要原因还是现金贷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大量拥有资金需求用户的借贷需求在传统金融机构得不到满足,只能通过此类平台进行借贷。

“从目前来看,手机回租业务进行监管套利的意图已相当明显,若持续发展壮大下去,将严重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对于用户来说,由于此类回租业务大多利息高昂,可能很多借款群体无法承受此类高昂的利息,而暴力催收又将严重干扰用户正常的工作生活,如果不加制止,甚至有可能会造出惨案。”石大龙认为。

对此,石大龙建议,媒体等外部机构加强新闻监督,监管部门尽快出台监管办法。对于触碰红线的业务、模式、从业人员,要加大整治力度,一方面加大对此类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建立诸如从业者黑名单等机制,对于屡次触犯红线的主要从业人员,禁止其从事此类金融业务,加大威慑力度。

左胜高建议,一方面,应将手机回租模式纳入统一监管,监管方应联合工商、网监等部门,进行穿透式规范;另一方面,开展手机回租专项整治活动;同时,还要引导从业机构的有序退出;另外,加大对违法高利贷、暴力催收的处罚力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