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7日电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个春天对滴滴出行而言,并不好过。
针对当前备受各方关注的网约车乱象,佛山市交通、公安部门联合约谈滴滴公司在佛山的相关代表,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协调。
会上,佛山市交通部门明确要求,滴滴公司方面要在5月底前将滴滴出行平台上的佛山在册车辆以及驾驶员数据提供给佛山交通主管部门,由佛山公安、交通部门组织人、车安全背景审查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并要求在10月1日前完成对滴滴出行平台上的佛山不合规车辆及驾驶员的清理工作。
上述报道还称,从2013年开始,滴滴出行平台全面“进驻”佛山市场,但截至今日,佛山交通部门表示,滴滴公司仍然只是一家“未获得当地经营许可的非合法运营企业”。
此外,在浙江多城市,滴滴也未取得“经营许可证”。
4月19日据新华社报道,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日前召集全省11个地市运管部门负责人共同约谈滴滴平台,要求滴滴尽快办理经营许可证,同时在4月底前拿出清退不合规车辆、司机的方案,规范网约车市场。
据了解,2017年初,浙江11个地市的网约车细则已全部落地,但目前滴滴仍未在湖州、嘉兴、衢州、丽水和台州5个地市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浙江省运管局要求滴滴在9月底前,在还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地市尽快办理,合法经营。
交通部:别拿约谈当耳旁风
近期,交通运输部多次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批评网约车平台乱象。交通部称,今年以来,互联网交通运输企业被“约谈”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省级或市级交通运输部门,就网约车企业非法营运、扰乱市场秩序、运营安全、信息安全等突出问题约谈了有关企业,通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交通部表示,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在被约谈时,态度很诚恳,承诺很到位,但约谈后,就将承诺抛之耳后,继续我行我素,视约谈为“耳旁风”。甚至有的企业被多次约谈,却仍置若罔闻,违规变本加厉,毫无诚信可言。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折射的是公司对依法经营的漠视和侥幸心态,损伤的是公司的信誉和投资人的信赖,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交通部指出,针对“屡谈不改”的网约车平台公司,严格依法加大加重处罚力度,公开曝光企业违法违规事实、企业承诺及处罚情况,引入社会力量共同监督,确保约谈成果落地,保证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满意出行。(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