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今天无屏电视品牌极米发布3款新品,和百度合作成立AI无屏实验室,并将声纹识别、个性化内容推荐等AI能力带入无屏电视。
智东西5月15日消息,今天,极米科技在成都举办春季新品发布会,现场发布两款无屏电视和一款激光电视新品,分别为售价4999元的无屏电视H2,售价3999元的无屏电视H2 Slim和首发价10999元的激光电视皓LUNE。
在于百度DuerOS合作推出的极米AI系统中,此次极米还上线了声纹识别、个性化内容推荐以及儿童模式。此外,极米还和百度合作成立AI无屏实验室,围绕无屏电视和AI进行更多探索。
今天,极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钟波西装革履走上舞台,先为家乡成都做了一波宣传。他谈到极米之所以在成都创业/发布会,一方面是他生在四川,学在成都;另一方面,成都是适合极米埋头做研发的地方。
他再一次谈到做无屏电视的初衷,就是在智能手机占领人们生活的情况下,用户回到家中,不应该是前倾式看手机屏,而应该是后仰式慵懒的看大屏电视。而现在家庭的屏幕不过70吋,极米希望做一个超大的屏幕,不再用多少寸来衡量观影效果。
钟波称,之前为极米在2018年立下了20亿的销售小目标,但是根据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情况,极米又把市场目标调整到30亿。
此外,当下市场上还存在一股乱象,很多无屏电视产品在强调性价比的时候,却忽视的品质。钟波表示,一些产品对性价比的追求,导致企业不愿意投入研发成本,形成抄设计、降规格、造概念的市场乱象,因此要做感动人心的产品,就不能脱离价格谈品质。
今天极米带来了3款硬件产品,分别是无屏电视H2(售价4999元)、无屏电视H2 Slim(售价3999元)售价和激光电视皓LUNE(首发价10999元)。
之前的极米无屏电视H1尽管效果不过,但在体验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白天需要拉上窗帘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在使用时它还需要用户来对焦、调整画面大小,像单反相机一样,需要用户了解专业知识等。
在软件方面,无屏电视H2也和百度DuerOS合作,推出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极米AI,其中一项技术就是智能辅助校正,使H2即开即用,让小白用户也可以方便的使用。
极米的另外一款重磅产品就是激光电视皓LUNE。极米CMO杨蓉介绍到,去年极米上线了3款激光电视,但是价格在2万~8万之间,很多人觉得价格很高。而到了今年,随着激光显示技术的成熟,极米也带来了一款万元激光电视皓LUNE。
钟波表示,极米要做的远不止如此,极米也在加强AI、内容平台与基础光学技术以及全球化的布局。
他谈到,极米互联网运营收入年增长288%,ARUP值是电视行业5倍。它也在变成一个内容平台,包括电影、音乐、演唱会、游戏、体育、购物等。在内容方面,极米内容平台已经接入芒果TV、银河奇异果、PPTV聚体育、搜狐视频、蜻蜓FM、百度音乐等资源。
极米2014年在成都成立第一个光学实验室,目前已获得400余项专利。钟波称之所以布局上游技术,是因为仅仅依靠他人的技术创新,企业是活不长的。
在他看来,光学是未来的支柱产业。比如,智能汽车需要摄像头去捕捉道路和障碍物,用户想要在车窗、顶棚上看视频等,这里面就需要基础的光学技术。
他还认为,未来AI的驱壳会是全息投影,实现这些其中很重要一项就是基础光学。极米将在成都打造一个基础的光学产业,让极米成为一个硬件品牌+内容平台+基础光学产业的公司。
今天,极米还和百度合作,成立AI无屏实验室,围绕无屏电视和AI进行更多探索。
在今年3月份,极米刚刚获得百度领投的6亿元D轮融资,而此次极米与百度又推出AI无屏实验室,加深了二者在无屏电视和AI领域的合作。
在极米今天推出的新一代极米AI系统中,极米和百度合作引入了声纹识别和个性化内容推荐。智东西了解到,在声纹技术方面目前业界还不够成熟,极米为何要采用声纹技术,以及具体有哪些应用时,极米产品经理唐传奇回答到,尽管声纹技术目前还没有那么精准,但如果只是用于家庭场景,家庭单位比较有限,不同成员声纹相差也较大,这个场景就可以达到相对精准。
引入声纹解决了无屏电视公共属性和个性化服务之间的矛盾,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家庭成员提供一些个性化展示,尤其是在儿童方面做了更多的尝试,比如推儿童桌面,家长可以设定儿童观影时长,并且过滤掉一些不适合儿童的内容。包括兴趣搜索、明星搜索等功能,下个月的系统版本就会上线。
此外,针对激光电视高昂的价格,钟波也谈到,随着光学技术比如光驱的发展,其价格已经从去年的2万以上下降到万元左右,随着光学技术等的继续进步,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
通过极米今天发布的3款无屏电视产品,我们可以看到,身为无屏电视这一领域的“老大哥”,极米也在加速AI的布局,除了自身加强光学技术的研发外,还和百度成立AI实验室,将更多的AI技术落地无屏电视。
此外,随着激光电视的发展,尤其是上游光学技术的进步,激光电视的价格也在不断降低,这对于激光电视在家庭的普及至关重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智东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