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油管博主逛深圳商场
Linus Tech Tips 是Youtube 上的著名科技博主账号,Linus出身于渠道供应商。这位加拿大小哥妙语连珠,言辞犀利,面容清秀而有辨识度,嬉笑怒骂口音爽朗,在美帝国主义诸多PC厂商和欧美科技发烧友中获得了极高的认可。这些年,诸如怒喷Intel的超频瓶颈和漏洞、盛赞AMD ThreadRipper 乃至给铂金至强超频、疯狂鼓吹RGB之类的诸多个性行为让他吸睛无数。
中国科技发烧友开始熟悉这位博主,最近最直接的因素还是他评测了小米笔记本。日前,这位加拿大博主同另一位科技博主Scotty来到了深圳华强北,录制了一次节目。从过程和结果来看,毫无疑问他们的体验是复杂的,我们似乎可以从中读出一些有意思的内容来。
在尝试购买最便宜的二手笔记本这一临时目标受挫后,Linus 决定为Scotty的剪辑师配一台主机——在中国电脑卖场DIY一个。经过一系列颇具起伏的奔波和讨价还价后,他们完成了任务,但却也吃了一些亏。按照他们自己的计算,同样的配置在ebay 上大概比华强北便宜20美元。不过,考虑到工包GTX1060与市面流通正式版的价格差距,这两位被坑几百块人民币是确定无疑的了。
Linus Tech Tips 在Youtube 的频道以及国内的A站、B站都有这期节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前往观看。我们今天主要想要聊聊这位博主如此遭遇能够反映的一些问题。
第2页:中国式捆绑装机
中国式装机往往和中国式DIY捆绑在一起,成为比较扭曲的现象。Linus 知道华强北,但对中国卖场和中国线上市场的了解显然没有普通国内发烧友那么深入。作为外国人,他能总结出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中国DIY的普遍特点,但也会因为自己的交流障碍而面临很大的认知困难。从Linus 的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从五金通讯到线缆电器,从手机电池到电脑主板铜柱一应俱全的大型商贸市场,在北美市场是见不到的。Linus 对能够在这里找到冷门奇葩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但也怕路边随处可见的劣质、无规范灯具伤到自己的孩子。
Linus 可以在华强北找到交换机、找到多年前就淘汰的LGA 775主板,找到50美元售价的1800瓦服务器电源,甚至找得到厂商大宗订货的双路服务器主板,这些都让这位小哥渍渍称奇。中国的电脑卖场虽然已经开始衰落,但特殊的集散模式确实是全球独此一家。这其间的利弊很复杂,老外的浮光掠影观感能够大致反映出他的本质问题——集散交通效率很高,交易沟通成本低廉,但极度不规范带来的各种隐患也非常显著。
中美的PC市场,在线上部分是非常类似的,考虑到科技产品的互通性,Linus 几乎没有在华强北见到什么他不认识的品牌(除了国产朗科SSD被识别成了杂牌),唯一图新鲜购买的战斧主板还是他认识的七彩虹品牌。从这个角度来讲,科技进步确实是全球化的集中体现。虽然我们在科技体系中的定位还不够高端,但巨大的市场规模也加重了我们的话语分量。Linus 或许不至于像欧美二次元崇拜香港九龙城寨一样猎奇,但这种颇具影响力的大V博主能够以相对平等、重视地姿态来到中国本土特色浓郁的华强北卖场“朝圣”,本身就是对中国力量的肯定。
Linus 等人购买的主机是锐龙CPU和七彩虹B350主板平台,机箱是本土特色的动力火车变色龙,电源则是矿老板最爱的长城。加上金士顿8GB DDR4内存、朗科的SSD和一块三无工包GTX1060(疑似是5GB)显卡,这些东西总共花了1160美元。
从简单的逻辑分析,Linus一行三人一直没有掩饰节目的录制,虽然作为老外博主,华强北卖场的伙计们并不认识他们,但对他们有所敬畏和警惕还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说除了在显卡问题上工包货确实很坑外,其他部件的价格并没有明显异常——不算贵的离谱,当然也算不上好价。
如果换成中国人来卖场购买差不多的产品,因为沟通便利,完全可以选择不那么冷门又相对高性价比的型号。Linus 多花的钱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他考察异域国度的猎奇新鲜感上,他所经过的店铺即使听不明白Notebook和Laptop的区别,但多数人对他们还是采取了相对公平的态度。当然,可能是老外见得多了,我们华强北的店铺伙计们也并没有多么高看或者低看这些国际友人。与本土科技公司筚路蓝缕创业时期不同,今天的中国人已经能够以非常淡定的姿态来看待中外交往。
不知道国内的自媒体爱好者,或者媒体朋友是否有兴趣和机会回访北美地区的PC部件零售商店。从论坛和海外友人的反馈来看,那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虽然北美地区线上零售是主流,但线下的体验也非常值得探索。我们期待相关内容的诞生,祝愿中外科技交流积极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