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随着汽车愈来愈科技化且人性化之趋势,车内的人机界面演进自然是成为消费者及厂商在意的焦点。
显示、触控技术依然为车内主流人机界面
事实上,车内人机界面一词可泛指车内任何能与使用者互动之方式,最普遍且最传统的莫过于方向盘、排档杆、仪表板、油门、煞车等,但以现今各科技大厂所广泛定义之内容来观察,自然是指车内能与使用者互动之科技。
车内各项人机界面科技中,车用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绝对分别是输入(Input)、输出(Output)领域中,最具数量规模之两大科技。其中台湾的宸鸿、业成、友达、群创、华映等,皆不约而同地于近年内在公开场合中,表示公司将会把此市场列为未来数年重要的营收来源。
手势控制、语音助理、生物识别即将爆发
除了上述之显示及触控技术外,这两年各大车厂皆有关于未来人机界面技术之概念车发布,当中皆可看出不少台系厂商未来有望取得之商机。除硅统前年便与美商MicroChip合作开发车用手势感测模块外,原本就有相关感测技术的原相、钰创、义隆也同样有机会收割车用手势控制之商机。
此外,语音助理于CES 2018展上,透过智能音箱大放异彩,不意外这样的技术将很快也会在车内得到扩大采用,以数位MEMS麦克风为强项的钰太,未来亦有可能跟着水涨船高。
最后,车内生物识别系统当中,无论是早已实现的指纹识别技术,或是正在酝酿的虹膜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技术,从各大车厂的现行及概念车种来看,配置生物识别技术之车种绝对会是未来大趋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拓墣产业研究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