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5G”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06:41:3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我国移动通信技术起步虽晚,但在5G标准研发上正逐渐成为全球的领跑者。” 因为确定5G标准的投票问题,最近联想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赛迪顾问在日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以下简
“我国移动通信技术起步虽晚,但在5G标准研发上正逐渐成为全球的领跑者。”

因为确定5G标准的投票问题,最近联想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赛迪顾问在日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指出,要掌握5G标准制定和产业化的主动权。白皮书说,当前正处于5G标准化研发阶段,要继续加强与ITU、3GPP等国际标准组织的沟通,打造国际化5G试验平台,形成全球相对统一的5G标准。

白皮书预测,2019~2026年,我国5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15万亿元,比4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增长接近50%。

“我国移动通信技术起步虽晚,但在5G标准研发上正逐渐成为全球的领跑者。”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朕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5G在部分核心技术方面已经有所突破,同时也基本确定相应的频谱分配方案。但是,全球5G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方为争夺话语权,正处在激烈的博弈中。”

白皮书显示,5G具有较高传输速率、可满足大容量接入需求、大大降低网络时延、采用开放架构等特点。目前4G/LTE的速率为100Mbps,而5G的最低速率将达到1Gbps。在每平方公里的地理范围内,5G的容量比目前4GLTE增长了1000倍。网络时延上,3G网络下手机时延为500毫秒,在4G网络中为50毫秒,而5G在理想条件下端到端时延仅为1毫秒,典型端到端时延为5~10毫秒。

5G打开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大门,其终端设备不仅包括智能手机,更包括AR/VR、无人驾驶汽车、物联网设备等更广泛的接入设备。

白皮书认为,中国将在2018年推动5G的规模实验和试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白皮书预计5G手机渗透率基本与4G手机发展趋势保持一致,预计2018年5G手机渗透率将达到2%,2020年5G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0%,2024年渗透率将达到75%,5G手机出货量将达到3.25亿台。

5G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VR/AR的体验。白皮书预计2020~2025年,5G直接拉动的VR/A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2356.2万台。

预计2020~2025年,5G直接拉动的智能网联汽车数量将达到1.3亿辆;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53.8亿,其中5G物联网连接数达到39.3亿。

5G面向物联网、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场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服务,将远远超出4G网络,“我们保守估计在5G网络主建设时期,在系统集成与应用服务上的投资金额将达到1600亿元。”李朕说。

李朕表示,从5G的技术特点和产业发展变化等方面考虑,未来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基础设施端和应用场景端。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4G广覆盖阶段基本结束,4G基站达到328万个,预测5G基站总数量是4G基站的1.1~1.5倍。

“虽然目前我国5G产业链相对完备,并且已经在部分环节具备一定发展优势,但是仍存在一些发展难点和突破点。”李朕表示,目前5G还存在标准尚未完全确定,部分细分产业链环节薄弱,国内电信运营商动力不足,国内5G频谱资源不够丰富优质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将完成5G的首版完整标准。至此,5G将打破此前通讯网络不同标准制式的藩篱,在3GPP下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发展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